APP下载

相思袋

2012-04-29张旭波

民间文学 2012年7期

清朝咸丰年间,广西梧州有一制作香袋的艺人,叫王贤达,他三十岁这年,做出了一种相思袋。这种相思袋里有红豆、相思鸟的羽毛和一些药材,还有男女一方的头发。夜晚睡觉时,只要把相思袋放在枕头边,就可梦见对方。王贤达说,他做相思袋只为天下痴心人。

这事很快传到知府杨布仁耳朵里,于是便叫心腹阿仨去看看。三天后,阿仨从马山镇回来禀告说:“前日,属下带着妻子去王贤达的铺子里,当面剪下妻子的头发缝入香袋。昨夜,属下在客栈把它放在枕头边睡觉,果然梦到了妻子!”阿仨说着,从包袱里拿出相思袋。这相思袋与普通香袋也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有股淡淡的药香。杨布仁撕开相思袋,见里面除了一缕头发和一些桂皮、八角、红豆等东西外,并没什么奇异之处。

杨布仁为什么这样在意这相思袋?原来十多年前,杨布仁和王贤达是同门师兄弟,二人一起拜马山镇名匠李阿公为师。李阿公有一女,长得很漂亮,两人都爱上了这个师妹,可师妹却对王贤达情有独钟。李阿公病逝后,师妹却突然嫁给了杨布仁,新婚第二天,杨布仁夫妇就离开了马山镇,师兄弟从此断绝了往来。现在,杨布仁听说王贤达能做相思袋,十分震惊,他知道李阿公穷其一生也没能研制成相思袋。既然如此,王贤达的香袋里会不会藏着妻子的头发呢?

第二天,他就派人去把王贤达的香袋检查了一遍。派去的人回来说,王贤达的香袋里没找到一根头发。杨布仁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这天,杨布仁刚从衙门回来,丫鬟就来禀报:“大人,夫人一整天茶饭不思,快过去看看吧!”杨布仁赶到房中一看,夫人正倚在榻上流泪。杨布仁问她有何不快,夫人说:“相公,还记得后天是什么日子吗?”杨布仁知道,后天正是岳父李阿公的忌日。

九年前,杨布仁夫妇搬离马山镇后,就再没回乡祭拜过岳父。每次夫人想回去,杨布仁就说她身子弱,不肯回去,还特意在府中设了李阿公的灵位,供夫人祭拜。其实,他是怕夫人遇见王贤达。

杨布仁搂住夫人,轻声说:“夫人放心,后天是岳父大人十周年忌日,我一定会带你回乡祭拜的!”

第二天一大早,夫人洗梳后正要出门,杨布仁急匆匆走进房来,说有重要公务,让夫人自去。夫人叹了口气,说:“没事,公务要紧!”说罢,便带着丫鬟出了门。

其实,杨布仁并没有什么公务,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试探夫人。暗地里,他早就叮嘱了夫人的贴身丫鬟,并派阿仨尾随其后紧紧盯梢。

三天后,夫人回来了。杨布仁偷偷问丫鬟:“你可按我的话去做了?”丫鬟忙答:“奴婢谨记大人吩咐,每天为夫人梳头,不敢留下一根头发!”杨布仁点点头,屏退丫鬟,又问阿仨:“夫人这几天有没有和陌生人会面?”阿仨摇摇头说:“没有,夫人只是去李阿公的坟头祭拜了一下,就马不停蹄地赶回来了。”杨布仁正想让阿仨出去,阿仨突然说:“只是夫人在坟头祭拜时,属下突然发现王贤达躲在远处眺望,然后又悄悄走了。”

杨布仁早料到王贤达对师妹余情未了,他眼珠一转:当年自己最擅长的不就是做药枕吗?只要让夫人脱发,王贤达就永远别想得到她的头发了。

当晚,杨布仁就偷偷将几味中药除净药味,塞进了夫人的枕头里。几天后,夫人果然开始大把大把地掉头发,望着镜子内的自己,她不禁惊叫起来。杨布仁闻讯赶来,假装安慰道:“没事,也许是最近心神不宁,过几天就会好的!”

这时,丫鬟慌慌张张地在门外通报:“大、大人,圣旨到!”杨布仁大惊,赶紧换了官服来到正厅跪下,太监高声宣旨:“近日惜妃忽染重疾,朕恨不能夜夜梦见。听说梧州马山镇王贤达能做相思袋,朕已亲手剪下了惜妃青丝,特命你速送马山镇,了却朕之心愿。钦此!”杨布仁听罢,不禁心头一颤:这相思袋的名声竟已传到了京城!

时隔十年,在王贤达的铺子里,师兄弟二人终于又见面了。杨布仁傲慢地问:“师兄,别来无恙啊?”王贤达不卑不亢:“哪里比得上师弟,给师父他老人家挣下好大的脸面!”

杨布仁碰了个软钉子,怒气冲冲地说:“王贤达接旨——”王贤达吓了一跳,赶紧跪下。听完圣旨,王贤达闭上眼睛,良久不语。杨布仁冷冷地问:“怎么,难道你想抗旨不成?”王贤达睁开眼,泪光涟涟,说:“不敢,草民只是被皇上的一片痴情打动。请皇上放心,草民一定做出一个最美丽的相思袋!”

三天后,相思袋做好了,杨布仁接在手里,暗暗惊叹:袋面上两只色彩斑斓的鸳鸯相依而游,还有鱼群伴随左右,凑近去闻,还是那股淡淡的药香。杨布仁一声冷笑,王贤达啊王贤达,你这样费尽心思,不也是想讨好皇上封个大官吗?

不一日,杨布仁赶到了京城,他刚进城门便得知:就在昨天,惜妃已香销玉殒了。咸丰帝正处在悲痛之中,见到相思袋,略感惊喜。第二天,杨布仁刚刚起床,办差太监闯了进来:“皇上有旨,昨晚枕着相思袋,根本没有梦见惜妃。王贤达欺君罔上,着杨布仁将其捉拿归案!”

太监走后,杨布仁不禁哈哈大笑。原来,他偷偷取出惜妃的头发,将早准备好的丫鬟头发塞了进去。

杨布仁回到梧州后,就把王贤达打入死牢。行刑前一晚,杨布仁特意在狱中摆下酒菜,他亲自为王贤达斟了一杯酒,得意地说:“师父早就说过,我俩注定不是同路人!我做药枕只为买官;你做相思袋为的是天下痴心人。师兄,今晚我就让你死个明白!”随后,眉飞色舞地将事情经过说了,谁知,王贤达听后并不惊讶,只是冷冷地说:“这一切,我早就料到了!”

原来,阿仨去买相思袋的时候,王贤达就已经有所怀疑了:做相思袋的男女通常都是两情相悦,可阿仨两眼通红,身上还有香艳之气,分明昨夜留宿青楼,而且阿仨连当差的皂靴都忘了换,王贤达马上就想到肯定是杨布仁派他来的!

后来,王贤达的香袋突然被收去检查,更加证实了他的怀疑,他当然也猜到杨布仁会换掉惜妃的头发。其实,自从师妹离开后,王贤达夜夜都梦见她,这样的日子让他生不如死,这次皇上命他做相思袋,他便想借此做个了断!

杨布仁听罢,颤声问道:“师兄,为什么你的相思袋里没有师妹的头发,也能夜夜梦见她?”王贤达笑了笑:“其实,相思无须靠相思袋。爱到深处,自然就能梦见!我这些年来每做一个相思袋,对师妹的相思就多一分。你知道吗,给皇上相思袋上绣的鸳鸯图样,其实是当年师妹偷偷绣好送给我的。当时,我俩情投意合,本以为可以白头偕老……”

稍停片刻,王贤达又淡淡地说:“师弟,我已是将死之人,你能否告诉我,当年师妹为何突然离我而去,还发誓与我不再相见?”杨布仁羞愧地说:“当年,我先将你灌醉,趁你熟睡之时,买通一个青楼女子光着身子上了你的床,然后故意让师妹撞见……”王贤达惨然一笑:“有缘无分,这都是天意……”

这天,监斩了王贤达,杨布仁心情复杂地回到家,却发现夫人不见了。这时,丫鬟跑来,递给杨布仁一封信,杨布仁忙撕开信封,只见信纸上有几行娟秀的小字:“相公,昨晚我去天牢想为师兄送行,无意中听见了你们的谈话。自从嫁给相公,我一直恪守妇道,也许相公不相信,十年来,我从未梦见过师兄一次,不想天意难违,令我头上青丝尽去,刚好出家为尼,了断恩怨。”杨布仁看罢,将信撕得粉碎,仰天长笑。

不久,梧州城里出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疯子,他整天在街上闲逛,逢人就问:“你见过一个尼姑没有?很漂亮的尼姑,一根头发也没有的。”听者都知道他曾是堂堂的知府,相思袋的制作手艺从此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