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陵十三钗》以绝路当出路

2012-04-29钟勇

粤海风 2012年1期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妓女南京大屠杀

钟勇

一部老老实实讲故事的影片

这次,张艺谋导演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讲了一个故事,而且是妓女舍己救人的故事——不是一个妓女救一个或多个女学生,而是一群妓女救了一群女学生的故事。数字在我看来别有一番意义,稍候再论。从这点看,张导终于跳出了《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和《三枪拍案惊奇》等等用色彩、美女、型男和金钱——当然在钱就是用来烧的年代张导又一次变本加厉地烧掉了六亿人民币——堆砌出来的大片模式,回归了《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和《活着》。若说稍稍有什么不足,就是早期的张导知道自己除了讲故事以外,还清楚自己想讲什么样的故事,为什么要讲这样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想表达什么样的看法——即专业术语“叙事”所表达的意思。现在,故事讲得好了,更大片了,更有节奏感了,更好莱坞了,但想表达的东西却模糊了。这是后话,待我稍候分解。

我之所以专门提到并嘉许《金陵十三钗》的故事,是因为这部影片由一个主体故事(妓女救女生)串联起一个又一个的紧张情节,危机——解法——又一个危机——又一个解法。开篇就是日军追逐女生,国军出场死战相救;接着女生藏身教堂,老外出场带来生机;再接着妓女闯入导致“清”“浊”互不相让,直到飞来横弹结束内斗;再后来日军闯入令“清”“浊”皆危,女生引开日军。诸如此类的危机一个接一个出现再获得解决,直到影片高潮出现的大危机,日军要女生献歌。女生自己的解法——一死了之——悲壮但算不上什么好解法,所以不为影片所采纳估计也不会被现代观众接受。但就在危机出现的瞬间,女生已经站在屋顶跃跃要跳的时候,妓女们拿出了貌似可以被接受的解法——代人受辱。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这部时长120分钟的影片里,大大小小的危机和解法出现了十几对,基本上每过七八分钟就会出现一对,让人刚放下的心又重新悬起来,由此诞生了好的故事。为什么危机和解法那么重要呢?其实,观众看电影讲故事就跟玩家玩过关游戏一样,光有《满城尽带黄金甲》那样的色彩、构图和角色相貌是不足以吸引观众的,还要像秋菊或女学生那样过了一个关再过一个关,观众和角色同命运并有惊无险直到电影的结局。这就是所谓的好莱坞——当然,好事者或好思者会问,中国的电影为什么非要像好莱坞呢?

作为观众,有连串的危机并安然过关,这就称得上是个好故事是部好电影了。当然,不是说《金陵十三钗》在讲故事方面没什么瑕疵,而且不止一两个,只不过瑕不掩瑜。如,巷战的细节太长太多了,特别是国军排队掩护炸药手冲向日军坦克的情节,有点靠血腥哗众取宠特别大片的感觉。要知道,整个故事是从一个女生眼里看到的,影片结尾女生专门提到不知金陵十三钗的下落,那她又怎么知道国军战士舍身炸坦克的细节呢?再者,我知道黄继光董存瑞并钦佩他们的英雄主义,但更相信他们是个体所以他们是英雄是榜样。但如果整班整排的中国军人都是英雄,他们的姐妹又怎么轮得到让老外和红尘女子舍身相护?

故事是好。但是,作为学者和影评人,我还要关心故事里的解法是否合理、有没有不足之处、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等。这就是本文着眼之处,也是我稍候探讨的重点。本文只着墨于解法,对危机一笔带过,是因为我认为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行为及罪过属于史实,毋庸争议或赘言论证,既然如此,文艺作品无论如何再现,都情有可原。问题是,解法若有瑕疵,可能会破坏影片及史实的可信度。我相信张导的初衷本来也是想拿出好的可信度高的更加人道的解法的。

故事好了,叙事模糊了

曾几何时,张导是非常明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从有理就要讲有怨就要伸的《秋菊打官司》到活着就是硬道理的《活着》。而且,这些都是普世性的道理,古今中外的人基本都能看懂并接受。至于《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影片,故事的不行,叙事的也没有,不值得一提,所以这里免提。到了《金陵十三钗》,叙事轮廓出来了,出来的不是一个两个是没有理清的一团,模糊了。模糊其实也正常,身处巨变中的国家,张导的观念无疑也在变化中成型中,而且大片的幽灵还伴随其左右并且还左右着他的判断。再说,模糊也是进步,张导不把自己视作谁谁谁的传声筒喉舌——当然,制片商的期待还是不能忘的。

叙事是模糊的一团。是人道的救赎呢还是人道的牺牲?妓女是高尚的天使呢还是卑贱的发泄体?妓女是一个群体性概念还是一个个活生生有个人判断的血肉个体?南京大屠杀应该纪实还是虚构再现?影片要突出中国军人的勇敢还是中国女生的无助?主题应该是抗日仇日的还是要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对诸如此类的模糊,不能说张导无解。之所以还是显得模糊,是因为张导的解法仍然存在问题,让老百姓和我这类好事者(美其名好思者)难以接受。下面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牺牲万岁,全部人的全部人生意义

牺牲是《金陵十三钗》最明显的主题,除了残暴的日寇以外,影片里,无论有名无名,都是女学生的牺牲品,这在大敌当前大难临头之时的教堂里显得尤为突出。军人、教堂厨子、妓女为女学生牺牲,其中还掺杂着妓女为受伤小兵牺牲,汉奸父亲为救女儿牺牲。牺牲品里,若以群分,有天职所赋和志愿舍身两种。军人应属前者,汉奸父亲几乎同理——坏人也有亲情,这不能不说是国内叙事的进步。殡葬师和妓女则应属于后者。至于厨子,因为受恩于教堂并有牧师临终所托,尽心保护女生属于尽职,后来乔装代死,则是殉道般的大义凛然。

天职所致的牺牲可以被视为人道的伟大并为常人接受,而自愿引颈挨刀虽然可歌可泣,却很有中世纪的味道,欠缺了人道。可能七十年前的中国人命低贱,但再低贱的人还是人,是人就很难想象会排队舍身取义。即使是在同时期共产党的治下,英雄也是一个一个间隔着地出来的,最高纪录也就是狼牙山上的那五个壮士。直到张导的《金陵十三钗》,一举打破记录。美国人救大兵雷恩,意大利父亲舍身救子,都属于天职人道,而且无不想方设法寻求自救,因此可信度不是问题。相比之下,《金陵十三钗》的集体牺牲,则牵强了很多。中间还有个小插曲,两个妓女为了让伤兵听到小曲冒死寻找琴弦并最终受辱并送命,则是彻头彻尾的调戏人性亵渎人道并可信度低下。

本来,女生也是牺牲品,就为了贞操就为了不事恶敌,她们攀到了楼顶都要纵身跃下的,幸亏及时有了妓女顶替的解法。虽然我不认为这是唯一的或最好最可信的解法。

人以群分,给个绝路当出路

有评论为《金陵十三钗》的叙事开脱,说金陵十三钗自愿代替女生受辱送死是为了救赎。我就要问了,她们救谁的赎,为谁救赎?为她们自己吗?还是为沦落的祖国战败的士兵无力的教堂?或是为女学生的贞洁?这些对象无错无过,何言救赎?非要找出过错,那只能是妓女群体的原罪了。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妓女或者委身或者被卖进窑子靠出卖皮肉谋生,本身不就是为以前的、前世的或别人的罪孽救赎吗?若是换了西方的好莱坞的甚至是我国当前笑贫不笑娼的真实语境,出卖色相本来就是一种职业而已,无贵贱之分更谈不上罪过。没有罪过,何谈救赎?这方面,张导和好莱坞以及现代社会还是很有距离的。

如果安排妓女顶替女学生确实是因为前者的原罪,可以看出张导也是认同人以群分,妓女最贱的说法——当然,这是符合常识的说法,并且是逼良为娼的社会的共识。妓女、厨子、女学生就是三等人,从最贱到最高贵。要献出去做牺牲品时,先从妓女开始,不够了再搭上厨子。要保护时,顺序则倒过来,妓女押后。这就是我们文艺作品里曾经充斥的丢卒保车之解法。

这样看,影片里的十三钗和十三位女生,就不再是偶然的数字了,而是足够组成种类的量了。而且,这是每到生死关头只有同生同死的两个类别两个集体。女生们齐齐坐等坐看妓女为自己送死而无什么作为,这可以视作人性中贪生怕死的本能加以相信。极不可信的是,妓女群体争相替死却几无怨言,有的是因为和玉墨相依三年,有的只是因为和玉墨争风吃醋习惯了连牺牲也要争个先后。唯一的报怨是她们要挽救的女生曾经不愿和她们共用厕所。想当初,大兵背着伤员闯入,可是被她们轮番好一顿辱骂过的。有一个名叫小蚊子的妓女不想献身,这本是人之常情,结果也被轻易裹挟进牺牲品的行列。集体意志压抑个人意志,强人所难,送入绝路,这个解法在大多数当代人眼里绝对是有问题的。这一点,张导处理得比前辈更娴熟一点,但还是不能脱俗。这恐怕是本片严重失败的多个解法之中的一个。

玉全瓦碎,贞操民族主义至上

我族妇女,有玉有瓦,对此,很少有人怯于正视。然而,怎么处理我族妇女面临外族强敌的危机,包括张导在内,还是没有找出合情合理较为人道的解法。

表现在《金陵十三钗》的青玉般女学生和瓦楞般妓女身上,面对残暴的强敌,解法首先是躲藏,躲不过了;下一个解法就是自尽——所谓的宁为玉碎;疑似万全的解法则是用瓦碎换得玉全。这类解法,具有根深蒂固的传统并且貌似常识,就是失了一点公正少了一点人道缺了一点人性。历史上,中国女人韩国女人沦为日军慰安妇的不在少数,而且正是她们的“好死不如赖活着”给我们今天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揭露和控诉提供了证人和证词。直到今天的世界,异族人互相杀戮群体性强暴等恶行还时有发生,如果运用张导的解法,估计众多的无助的各族姐妹只能一死了之,以死赎罪了。

《金陵十三钗》里有个情节,一妓女为寻找琴弦冒险外出并落入日寇魔爪。受到群奸时,妓女被绑着双手还奋力反抗并咬下敌人耳朵,最后被恶魔连刺数刀致死。对于这个解法,最合理的解释不是被人强暴,而是强暴者的异族身份。失身的耻辱和民族主义仇恨糅合在一起发生化学作用,导致受害者以暴抗暴,以便求得暴死带来的解脱。到了影片结局,众金钗准备最终的牺牲时,她们打碎玻璃,制作成简易武器,预示着下一轮鸡蛋碰石头的悲剧又要展开。

分析到此,我已悲愤凄然——尽管我常以理性分析者自居。自家美丽纯洁的小妹,国家保护不了军队保护不了连洋人都保护不了,我们便选择献出那个丑陋并且令我们不齿的大妹用作交换,牺牲掉她的身体她的荣誉然后再牺牲掉她的生命以求我们的耻辱得到昭雪。说穿了,这就是国际社会同声谴责的“荣杀”。这太残忍太不人道了,张导,希望你下次拍片找到更好的解法,不要动辄就牺牲掉我们之间的卑微弱者。实在不行,就借鉴一下国际同行的解法。《人证》是日军强暴日本女人,拿来比较或许牵强了点。《辛特勒的名单》、《纳粹》等影片里都有犹太女人惨遭日耳曼纳粹军人强暴后不去寻死而是苟且偷生的情节,而且并没有因为类似情节而丧失对反人道暴行的批判力度。

虚构了,大片了,真实性怎么办?

前面说了,《金陵十三钗》是个好故事,危机连连,跌宕起伏,就是叙事没解决好。说到此,当然要再次强调叙事关注的是讲故事的方法以及特定方法可以导致的意义。看了影片,我不由得想,若是为了烧掉六亿人民币为了拍个动人的故事片最终为了奔着奥斯卡而去,张导拍啥不好为什么专挑南京大屠杀?若是为了重温历史为了给商女正名为了表现人性的光辉,张导为什么不拍个纪录片或纪实片(《如辛特勒的名单》或《钢琴家》一类),却偏偏选择编个基本上全是虚构的故事片拍出来。

洋人殡葬师是虚构的,十三金钗舍身救十三女学生是虚构的,大兵排队掩护爆破手和枪手用狙击枪精确点击引爆手榴弹估计也是虚构的,唯有南京大屠杀的背景是真实的。问题是,观众看到的诸多细节都是虚构的,大片化的,他们中间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众多民众,还能相信南京大屠杀是真实的吗?今后,那些妄图否认历史真实的日本右翼实力,完全可以声称,南京大屠杀就是一个动人或伤感或惊悚的故事,不信你去看看大导演张艺谋的作品。

大家都知道张导和斯皮尔伯格是好朋友,扮演殡葬师的克里斯特安还是斯导引荐的,据说对斯导的《辛特勒的名单》张导是推崇备至。该影片所依据的原著作者托马斯·吉列尼曾亲口告诉我,他为原著做了长达两年的研究,基本可以保证其中数十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及其事迹都是真实的,或起码是有迹可循的。这非常重要,因为关系到国家关系到民族仇恨。这种对待重大史实的态度,相信值得借鉴。

所以,我宁愿张导拍的是纪录片或起码是写实片,告诉观众几个真人的故事,当然适当的艺术改造是可行的,但不要全是假冒伪劣的。考虑到张导做了虚的,我有必要在此做点实的,以慰藉那数十万亡灵。南京大屠杀期间,有数名真人老外,包括一位名叫约翰·H·D·拉贝的德国人和名为费吴生的美国人,天使般护佑了数以万计中国人的命。我国还有个名叫万爱化的山西妇女曾被日军征做慰安妇,也是个在日寇手里吃尽苦头受尽凌辱的真人,是第一个站出来控诉侵华日军暴行的中国“慰安妇”。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真人真事,希望可以成为未来更靠谱的故事原型。

(作者单位:[澳]新南威尔士大学)

猜你喜欢

金陵十三钗妓女南京大屠杀
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受到皇帝褒奖的妓女将军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COME IN
左翼电影中的“妓女”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