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楼银海与苏诗伪注

2012-04-29周裕锴

古典文学知识 2012年1期
关键词:银海咏雪典故

周裕锴

拙文《白战体与禁体物语》在《古典文学知识》上发表后,友人提出疑问:“苏轼雪诗中‘玉楼、‘银海解作肩、眼更有味道?”虽是疑问,却似乎赞同这样的解释。原来关于《雪后书北台壁二首》中的“冻合玉楼寒起粟”一联,宋赵令畴《侯鲭录》卷一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东坡在黄州日,作雪诗云:“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人不知其使事也。后移汝海,过金陵,见王荆公,论诗及此。云:“道家以两肩为玉楼,以目为银海,是使此否?”坡笑之,退谓叶致远日:“学荆公者,岂有此博学哉!”这种解释在宋代较为流行,如庄绰《鸡肋编》卷中、吴沆《环溪诗话》、王十朋《东坡诗集注》卷二十八引赵次公、李厚注都以为用道家语,玉楼是肩,银海是目。而赵次公注所引的故事却与赵令畤《侯鲭录》颇有差异:

世传王荆公常诵先生此诗,叹日:“苏子瞻乃能使事至此。”时其婿蔡卞曰:“此句不过咏雪之状,妆楼台如玉楼,弥漫万象若银海耳。”荆公哂焉,谓曰:“此出道书也。”蔡卞曾不理会于玉楼何以谓之“冻合”,而下三字云“寒起粟”;于银海何以谓之“光摇”,而下三字云“眩生花”乎?“起粟”字盖使赵飞燕虽寒体无轸粟也。

我们注意到,二赵的故事中都提到“使事”二字,“使事”的意思是用典,也就是说,苏诗的“玉楼”、“银海”不是写景体物,而是用典。然而,“玉楼”、“银海”果真是“使事”吗?窃以为使道书之事的真实性十分可疑。以下试从三方面来辨其伪:

首先,二赵的记载各自不同,讨论“玉楼”、“银海”的双方,一为苏轼与王安石,一为蔡卞与王安石,可见其中至少一种记载是道听途说。赵次公的“世传”二字,透露出故事的传闻性质。而赵令畴的记载也不可靠,所谓“东坡在黄州日作雪诗”,连写诗的地点都弄错了,可知也来自传闻。换言之,故事本身是小说家言,未必真实。退一万步说,即使王安石真认为“玉楼”、“银海”是用道书中的典故,也没有得到苏轼的首肯,这从“坡笑之”三字中可看出端倪。至于称赞王氏“博学”,则是赞叹他居然能从“玉楼”、“银海”这样的普通词语中看出道家典故。

其次,二赵的记载都未说明见于何种道书。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一“雪类”评苏轼此诗日:“‘玉楼为肩,‘银海为眼,用道家语,然竟不知出道家何书。盖《黄庭》一种书相传有此说。”看来方回的说法也来自“相传”。《黄庭经》是常见道教典籍,宋代读书人应该很熟悉,如果真有玉楼为肩、银海为目的说法的话,根本不必等待王安石拈出。查《黄庭内景经》,其中关于眼的说法是:“眼神明上字英玄。”意思是眼神名叫明上,表字英玄,根本没有眼为“银海”之说。正如四库馆臣在伪托唐孙思邈作《银海精微》提要中所说:“《银海精微》二卷,旧本题唐孙思邈撰。唐宋《艺文志》皆不著录,思邈本传亦不言有是书。其日‘银海者,盖取目为银海之义。考苏轼雪诗有‘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句,《瀛奎律髓》引王安石之说,谓道书以肩为玉楼,目为银海。银海为目,仅见于此,然迄今无人能举安石所引出何道书者,则安石以前绝无此说,其为宋以后书,明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三子部十三医家类一)

再者,在苏轼其他的咏雪诗里,另有“玉楼”和“银海”的用例,如《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之一:“曲终天自明,玉楼已峥嵘。”《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之一:“万顷穿银海,千寻渡玉峰。”显然都是普通的体物语,不能解作肩和眼。此外,在宋代咏雪诗的写作传统里,有不少“玉楼”的用例,但没有一处可解释为肩,如陈师道《和蒲左丞有美堂座上观雪》:“十二玉楼横阁道,三千铁甲壮师干。”郑侠《瑞象阁同杨骥雪夜饮酒》:“酌酌入诗句,同上玉楼台。”毕仲游《和河南尹上清宫祈雪》:“琼苑玉楼扃大内,惟瞻银阙在云端。”李纲《雪中过分水岭六首》之六:“水晶宫阙云腴滑,白玉楼台雾彩鲜。”李弥逊《次韵陆虞仲学士涂中咏雪二首》之一:“白玉楼成迷万井,青云路绕认双川。”王铚《雪作望剡溪》:“玉楼琼树晓烟披,拥衲开门四望迷。”杨万里《淮河早起舟中看雪》:“顷刻妆严银世界,中间遍满玉楼台。”“银海”的情况稍有不同,一方面作为平常的体物语继续被人使用,如胡寅《二十八日(雪)快晴》:“银海夜潮犹未落,火轮朝驭早相加。”虞俦《吴使君置酒见邀座间雪作有诗即席和韵》:“明日楼前增伟观,试看银海戏群鸥。”另一方面,受苏诗注的影响而开始被当做眼的典故来使用,如卫博《和人咏雪》:“白玉楼台近广寒,冷侵银海眩光翻。”程公许《因堰事走永康宿金马早行见雪山》:“银海眩双照,琼钩对孤明。”然而,“银海”为目之代称,这是源于苏诗的影响,并非道书早有此说。换句话说,苏轼本来也许并没有“使事”,而是因王安石的解释而“被使事”。当然,进一步说,王安石本来也许并没有说苏轼“使事”,而是因世人的传闻而“被说苏轼使事”。

基于以上三个理由,我们可以初步判定所谓“使道书事”之说出于以讹传讹的伪托。纪昀在《瀛奎律髓刊误》中指出:“‘玉楼、‘银海之说,疑出诗话之附会。‘银海为目,义尚可通。‘冻合两肩,更成何语?且自宋迄今,亦无确指出何道书者,不如依文解之为是。”他的怀疑很有道理。

其实,自宋代注杜诗、苏诗的现象兴起以来,如何为杜诗、苏诗中的词语找到出处,找到典据,便成了注释者最热衷的事情。注释者相信,杜诗、苏诗一定是“无一字无来处”,他们无法想象居然会有“无来处”的词语。于是,杜、苏诗中那些寻常的体物语,也往往会因为注释者的疑神疑鬼而被视为用事的典范。甚至有些不良的注释者,会无中生有地杜撰出典故来支持自己荒唐的解释,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杜、苏诗的“伪注”。

“玉楼”、“银海”在道书查无实据,有理由使我们相信这种说法具有“伪注”的性质。我们虽不能说赵令畴《侯鲭录》的记载是此诗伪注的始作俑者,但该说“出诗话之附会”这一点是大致可确定的。值得注意的是,“玉楼”、“银海”并不是《雪后书北台壁二首》中唯一涉嫌“伪注”的解释。在《“白战体”漫谈》一文中,我曾提出此二诗牵涉险韵、伪注和禁体法三个话题,并提及《示儿编》杜撰的关于“马耳菜”的典故,此处再稍作说明。

第一首“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二句,赵次公注:“马耳,山名也,与台相对。”这个注释应该是非常准确的,因为北台就是密州城中的超然台,马耳就是密州城南的马耳山。苏轼《超然台记》曾经写道:“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现。”诗里描写的是下雪之后“千岩俱缟”的景象,意思是群山为雪所封,仅露出马耳山的双尖峰。然而,南宋孙奕《履斋示儿编》卷十三则日:

东坡雪夜诗曰:“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赵次公云:“马耳,山名。”窃谓天下之山,至低不下数丈,而止于寻丈者少。雪虽深,埋没山阜,未之有也。赵指为山,果何所据?殊不知雪夜王晋之与霍辩对谈,雪盈尺。王日:“雪太深乎?看北台马耳菜何如?”左右曰:“有两尖在。”坡盖用此,何赵未尝见是事而妄为是说?孙奕的注释虽号称有故事为证,但情理上很有问题,正如清王文诰在此诗案语中所驳斥的那样:“如以菜论,是此菜种于台之上矣。远则漫无所别,何以独见此菜双尖乎?不图喑万马者乃亦有此寒虫声,可笑可笑。”卢文诏在《知不足斋丛书》本《履宅示儿编》的案语中也指出:“马耳菜不着所引书名。马耳自当作山名,千岩俱缟,即是埋没;马耳之双尖矗然露见,即是未随埋没。孙公说诗,何其固也!”更重要的是,孙奕所说的“王晋之与霍辩雪夜对谈”的故事,根本就是一种无中生有的捏造,王晋之、霍辩史无其人。关于这一点,莫砺锋教授在《苏诗札记》中有透彻的说明,认为孙书中的“马耳”一条很可能来自苏诗的伪注(详见《推陈出新的宋诗》,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玉楼”、“银海”使用道书典故的说法,也应作如是观。至于编造伪注的理由,正如纪昀所说:“此因‘玉楼、‘银海太涉体物,故造为荆公此说,以周旋东坡。其实只是地如‘银海,屋似‘玉楼耳,不必曲为之说也。”(《瀛奎律髓刊误》卷二十一)

猜你喜欢

银海咏雪典故
Ode to Snow咏雪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Physical Therapy Modalities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汗不敢出
Analysis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Thoughts in Treating Eyelids Diseases in Essential Subtleties on the Silver Sea (《银海精微》)
七绝·咏雪
《咏雪》六练
银海扬帆三十载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