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水写愁的绝唱

2012-04-29沈新林

古典文学知识 2012年1期
关键词:李后主亡国后主

沈新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李后主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虞美人》,是他的绝命词,曾经折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所谓绝命词,我以为有两层意义:既是他平生所做的最后一首词,他也是因这首词引来杀身之祸。据说宋太宗听到“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便于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用牵机药鸩杀李煜(宋王垤《默记》卷上)。该词流播既广,魅力无穷,堪称李煜代表作,最为传唱。论其大要,一是作品所抒发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真切深挚,凡有一点民族感情和爱国之心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二是作品所用的艺术手法质朴高超,臻于化境,词句洵如天籁自鸣,扣人心弦,如此而已。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后改名煜,因生就重瞳子,故字重光,号莲峰居士。从小天资聪慧,酷喜读书,多才多艺,文章、诗词、音乐、书画,无一不工,尤精于鉴赏。他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多面发展的文学艺术全才,本来可以在文学艺术领域做出更多贡献。但由于历史的误会,他身不由己,学非所用,初以尚书令知政事,居东宫。公元961年,立为太子,旋嗣位于金陵,被推上皇帝宝座,是为后主。从此,风流才子,误作人主,在位十五年。“专以爱民为急,蠲赋息役,以裕民力,尊事中原,不惮卑屈”,他不顾社稷安危,纵情声色,好音律,制大曲;酷好浮屠,崇塔庙,造佛屋,度尼僧无数。念经礼佛,日夜游宴,颇废政事。对北宋委曲求全,年年进贡,以求境内少安。公元975年,宋将曹彬破金陵,后主肉袒出降。明年,至京师,被封为违命侯。日夕以泪洗面,囚禁两年后被杀。虽其仁爱足感遗民,而卒不能保社稷(参考陆游《南唐书》卷三《后主传》)。他是难得的文艺通才,但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皇帝。其《破阵子》词云:“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可见宋将兵临城下之日,他出城受降之前,辞别家庙之时,还不忘教坊听歌,其失职状况可见一斑。李煜著有文集三十卷、杂说百篇,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十八首;存词三十多首。他在文学史上以词著称,而《虞美人》为其代表作。

李煜一生,经历了从风流才子到小皇帝,再到囚徒的人生三部曲。其词创作则以南唐亡国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艺术性虽多有可称,而思想性平平;后期则思想、艺术俱佳,尤以《虞美人》为最。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谭评词辨卷二》称:“终当以神品目之。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该词通过对江南故国江山的怀念,表现了深切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语语动人,传诵不衰。

以问句开篇,一词三问。这在小令中极为罕见。三问又同中见异,各有指向,分别问天,问人,问自己,由远及近,由天到人,由人到我,抒发了作者不同的思绪和情愫。他无意于做皇帝而竟做了皇帝;从小皇帝又沦为囚徒,历史、命运和上帝捉弄了他。李煜对自己的命运,对上天,对先辈有太多的不解和疑问。为什么要让本是风流才子的他误做人主?北宋为何要觊觎南唐?自己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尽心为民,为何不能保全江山?等等,信手写来,笔下如有神助。前两问为反诘:“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无须做答。“春花秋月何时了?”是问天。其实词句不仅包含着对岁月更替的描绘,对宇宙永恒的思考,而且表现出词人岁月无涯,时光磨人,无可奈何,希望了断的心理。“往事知多少?”是问人。往事如烟,不堪回首,林林总总的事件,时时刻刻魂牵梦绕。而最不能忘却的,是江南的广袤土地、锦绣河山、黎民百姓。由于意料之外的“小楼昨夜又东风”,自然引起多情的词人对往事的缅怀,“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也就水到渠成。其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表达得委婉、含蓄而又真挚、深沉,恰到好处。同时又作为过度,巧妙地引起下片。为何“故国”“不堪回首”呢?紧接着下阕做了说明:“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既指故都金陵的豪华宫殿,也指锦绣江南的大好河山。江山、建筑现在应该还保存完好吧。一个“应”字,抒发出强烈的物是人非之感。“只是朱颜改”,意思是山河犹在,但江山已经易主,国家已经变色。这就是“不堪回首”的原因。值得提出的是,对于“只是朱颜改”,多有歧义,言人人殊。有人按照字面,仅仅解释为“自己原本红润的脸色变得憔悴不堪”,似亦可通。但词义过分直白,且未能回答“不堪回首”的原因所在,又使词句前后失去关联。更无艺术性可言,显然不是李后主的风格,殊不可取。我以为还应该进一步引申,解释为“江山易主,国家变色”。这样措辞,表里两层,既符合作者所处的环境,显得含蓄蕴藉,又能一语双关,更富有艺术魅力。

第三问为自问自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既是本词卒章显志的结句,也是最为传诵的名句。作者身陷囹圄,忧思满腹,不可明言,只能将自己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概括为一个“愁”字,“问君能有几多愁?”这本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但作者成竹在胸,毫不费力,信手拈来,答道“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众所周知,李后主是喝长江水长大的,是甘甜的长江水孕育出来的天才,他长期居住的金陵古城号称江城,濒临长江,江穿城过,城在江滨,有几十公里的江岸,他对长江流水再熟悉不过了。已记不清多少次临江赏月,观潮戏水,愉情遣兴,江水有时如骏马奔驰,大气磅礴;有时如闲庭信步,饶有诗意。江水富有灵感,启人妙悟。词人曾经对着江水深思良久,写出了颇含哲理的著名词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也曾身处异地,遥想江水送春归的多姿多彩,唱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感喟。那滔滔滚滚,日夜奔流的江水,不就是自己此时此刻的愁思吗?于是意到笔随,下笔如神,妙语天成。

妙用比喻,以水写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艺术魅力缘何而来?词句到底妙在哪里?第一,形象生动,将抽象的愁思形象化了。愁,本来没有形象,不可捉摸,在李后主笔下,就如同江水的放纵奔流,多么形象。这其实就是修辞学上的通感。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即是仿效。其次,江水本深不可测,“春江潮水连海平”,故一江春水更深,用来比喻苦多愁深,非常贴切。再次,江水滔滔不绝,永不枯竭,没有尽头,比喻自己的愁思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永无止境。最后,以水喻愁,余味不尽,启人妙悟,深化了词的意境。

以水赋愁,由来已久,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的《卫风·氓》。作品作为一篇弃妇诗,曾三次写到“淇水”:“送子涉淇”、“淇水汤汤”、“淇则有岸”。这位弃妇对淇水印象特别深刻,她分别以淇水作为自己留下记忆的当年美好爱情岁月的见证;无辜被休弃的无奈和痛楚;又以淇水寄托自己的滔滔不绝无边无际的愁思。尤以后者最为出彩。诗篇注重水的意象描写,将悲欢离合溶于潺潺流水,首开历代以水写愁之风气。其后,以水写愁者代不乏人。屈原《九歌·湘夫人》中,湘君期望与湘夫人约会,因其所处不当,而所求不得,遂写下名句“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谖”。这里的“流水”就是发扬了《诗经》的传统,其实喻相思之愁。当然,借水写愁写得最流畅通俗的,当属中唐刘禹锡的《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岸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依愁。”琅琅上口,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仿佛是青春少女的放歌。但就其艺术独创性而言,李后主的《虞美人》以水喻愁,空前绝后,独步千古。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以水写愁的名句对宋词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宋词大家均有所响应。柳永《八声甘州》:“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豪放派大家苏东坡《南歌子》则云:“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等等,无不得其沾溉,受其滋润,而又稍逊一筹,无出其右。我国20世纪3Q年代反映抗日风云的优秀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李词赋愁名句命题,意在唤醒全民族的亡国之痛,团结一致,奋起抗日。编剧熟读李词,善于古为今用,点铁成金,其用心良苦;同时也是对李后主词的褒奖和颂扬。

周济《介存斋词论杂著》云:“王嫱、西施,天下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大学者王国维以为,周介存将后主“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黑白颠倒矣”(《人间词话》卷上)。其实,这里王氏理解略有偏颇。周济认为,飞卿词是精心装扮、浓妆艳抹的美人;端己词是寥寥数笔,简淡高雅的美人;后主词则是完全没有装扮,粗服乱头的美人。三者比较,其高下本不言自明。精心装扮必然为了掩盖缺陷,只有没有任何装扮的美人才是本色的美人,名副其实的美人。后主《虞美人》不用藻饰,不加雕琢,全用白描,出语天然,巧设比喻,以水喻愁,写尽了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比较温、韦,后主词当更胜一筹,足称神品。王鹏运《半塘老人遗稿》说得最为贴切:“莲峰居士词超逸绝伦,虚灵在骨,以谓词中之帝,当之无愧色矣。”

猜你喜欢

李后主亡国后主
几时重
几时重
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南唐后主李煜 文艺青年的错位人生
李后主与宋徽宗异同的研究
陈后主亡国
春从天上来·南唐后主
李清照词中“愁”的意和蕴
从译介学角度试析玄采对《越南亡国史》的编译
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