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优秀审计干部的几点思考
2012-04-29刘芳
刘芳
审计机关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履行着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审计质量要提高,审计事业要发展,没有一支好的审计队伍不行。因此,笔者就如何做一名优秀审计干部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要有服务大局的观念。审计人员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守护神”。首先,要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局里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从实际出发,找准审计工作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抓住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其次,要有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我们每位审计干部要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想问题、办事情从审计工作的大局出发,从一切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扑下身子抓工作,审计的各项工作就会有创新、有成效、有成果。特别在某一具体的审计项目工作结束后,不能只是简单地提交一份审计报告,下达一份审计决定书了事。更不能出现提出问题定性不准,处理问题依据不足,评价分析不深不透、就事论事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入认真的综合分析,从微观入手,着眼宏观,善于总结、归纳出倾向性、全局性的问题,为各级党委、政府宏观决策提出具有指导性、前瞻性的建议,当好政府的谋士。
二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新时期的审计干部,肩负着审计监督机关神圣的工作职责,将面临着许许多多新的挑战,内强素质,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社会道德修养,都离不开读书学习。审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改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掌握各项政策法规,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在审计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真正胜任审计工作的需要。
三要有精益求精的理念。由于审计工作的性质要求,每一项审计业务都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做到细致、周密,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有精益求精的理念。特别是今后随着审计公告的范围越来越大,公告的项目越来越多,如果我们不把每一项工作做扎实,审计的风险就会增加。做到精益求精,不仅是审计工作本身的需要,也是对党和人民负责任的表现。每一名审计人员对此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做到审深审透,查细查实,揭露问题有根有据,处理问题有法有规,这样才能树立审计的权威和信誉。
四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任何人都有追求荣誉的天性,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而要把这种理想变成现实,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只有具备爱岗敬业精神的人,才可能诚实守信,才可能忠于职守,才可能履行好审计的监督职责。每一位从事审计业务工作的干部都知道,每天面对一堆堆冷漠的凭证,一叠叠呆板的报表和一组组枯燥的数字,有时还要接受被审计单位的不理解甚至埋怨,令人感到审计的艰辛与孤独。但是,作为审计人员,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快乐的去面对工作,只要坚定信念,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绩,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因此,要当好一名优秀的审计干部,必须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勤奋、扎实工作,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勇于奉献。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争光添彩。
五要有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审计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宗旨与核心价值取向是以“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公民道德为基础,是以“执审为民”为审计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提高文明素养,规范文明审计行为。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而廉政建设是审计工作的高压线,审计人员对待审计工作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中,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执行审计署“八不准”规定,保证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要注意审视自己,尊重他人,不能高高在上,做到文明审计;二是要端正作风,严于律己,用审计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以理解自己的理念来理解别人,做到和被审计对象和谐相处;三是要恪守审计准则,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作者单位:会昌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