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2012-04-29周四选
周四选
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不同时期新闻舆论角色定位和实践形式的发展变化都与中国社会转型和政治生态变迁密切相关,其发展过程总的来说是一个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普及延展至各个阶层、渗透于不同领域,成为新闻舆论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其实践形态与实践任务也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新闻舆论必须在准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合理选取理论宣传的科学方法和有效形式,才能充分发挥新闻舆论推进理论宣传普及的独特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体水平和效果,最大限度地统一全党意志,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闻舆论的内容要由“理论化”转为“通俗化”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课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在我们党大力倡导和着力推动下,新闻舆论界对于这一重大课题的学习、宣传不断深入,有力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但是也应看到,当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上的解读和阐释,理论、学术层面的研究居多,而实践性、通俗性的解析偏少;宣传、教育内容照本宣科居多,结合实际联系生活较少;进行正面教育灌输较多,实施文化渗透很少。上述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和实践,必须尽快予以改变。
提出理论的目的,最终是要影响社会、引领大众,其前提是,理论必须武装群众,被群众接受并掌握。因此,经由“理论化”的理性认识、规范表述而转为“通俗化”的解读和阐释,就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走向大众的必经之途,这样才能实现唤醒大众、启迪大众、教育大众、引领大众的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是理论的创新发展和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更多的是一种教育、普及和转化,是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的过程。大众化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最终归宿,也是创新理论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教育,已经普及延展至各个阶层、渗透于不同领域,其实践形态与实践任务也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准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勇于并善于将其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内容,传播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列宁讲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理论,通俗易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善于用大实话诠释大道理,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形象的生活逻辑,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进人民大众,融入人们的心灵。可见,大众化离不开通俗化,通俗化是大众化的重要前提。只有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由规范的理论化表述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大众表达,才易于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当然,决不能把通俗易懂的大众化传播手段简单理解为一味“迎合”所谓“社会的需求”而有意“曲”解科学理论,也不能把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简单地等同于生产生活中的某种具体现象而误解科学理论,更不能将严肃、深刻的科学理论进行庸俗化的演绎而扭曲理论。
新闻舆论的形式要由“模式化”转为“多元化”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每当面临新的形势和重大任务时,都会充分运用和发挥新闻舆论的强大作用,在全党集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成新的历史任务的宝贵经验之一。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主要领导者就深刻体察到新闻舆论的极端重要性,而把新闻舆论工作作为战斗的“号角”、响亮的“喉舌”和锐利的“思想武器”,作为党的整个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创建和领导新闻媒体,发动群众,引导舆论,营造氛围,为中国革命加油助力,为我们今天推进理论武装积累了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把新闻舆论放在重要位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先后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加强和引导舆论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党的事业一步步走向胜利。改革开放以来,新闻舆论工作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党性原则,“政治家办报”的要求等,使新闻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进入新世纪以来,针对国内外日趋复杂的舆论生态环境,中央明确提出“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宣传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为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理论武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决不能简单照搬或套用某些看起来管用的固定模式和套路,必须在深入群众、深入实践中采取行之有效而又受群众欢迎的“多元化”形式,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渠道日趋多样,一种理论的传播,如果固守单一的形式和僵化的模式,势必影响理论武装的效果,甚至还会导致理论自身走向封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产生的思想理论体系,广大干部群众亲身经历,有切身感受,直接受惠,用群众身边的事实来宣传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要求,最有说服力;用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实践来印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要求,最容易引发共鸣。因此,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遵循思想认识发展规律,创新形式、丰富手段,努力找准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充分利用各种理论传播手段,采取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加以推进,以达到最佳的理论武装效果。必须坚决反对理论武装上的形式主义,杜绝理论宣传教育搞一刀切、刮一阵风的做法,在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生产生活实践中构筑起全方位、立体式的多元化理论宣传教育网络。既有旗帜鲜明、声势浩大的正面教育,也有春风化雨的思想引导,还有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既可以通过报告演讲、咨询服务、举办论坛等多种平台和渠道,广泛深入宣传,也可以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现代传播平台与载体进行广泛传播,还可以编写通俗理论读本、创作文艺作品等深化教育。
新闻舆论的受众要由“大众化”转为“分众化”
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理论如何掌握群众的问题,也就是理论如何为广大群众理解和掌握的问题。马克思在这里不仅突出强调了理论要抓住事物的根本,才能彻底、才能说服人,而且也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基本原理。它启示我们,推进当前的理论武装,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是学习、传播、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有战斗力。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来开展理论武装,就要面对群众、了解群众,真正去解群众之难、释群众之疑、办群众之需,理论武装工作才能赢得群众信赖,拥有群众基础,获取预期效果。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益主体结构、利益表达方式、利益分配差距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各种社会思潮呈现相互激荡的复杂态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面对的“大众”,是在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点、生活状况、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的群体。推动大众化,必须分众化。针对不同对象,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不断改进理论宣传的形式,进行不同的定位、组织和载体安排,扩大覆盖面、延伸教育链。一是要建设一支面向不同宣讲对象的专兼职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工作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党的宣传工作者,而且要吸收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表达能力强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的参加,同时还要有离退休老干部、老教授、老工人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二是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要根据广大群众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组织安排适合不同人群的宣传教育内容和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熟知、认同、愉悦的情境下,得到教育、受到熏陶、提升境界。三是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时代需要航标,社会需要榜样,思想需要先导。运用榜样的力量,培养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古今中外的普遍做法,也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和发现学习理论、宣传理论、运用理论的先进典型,积极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
新闻舆论的传播要由“普通话”转为“地方话”
党的创新理论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又复归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理论武装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实践过程,需要不断汲取和结合各个地方、各个行业鲜活生动的生产生活实际,才能展示科学理论的巨大威力和无穷魅力。我国是多民族多省份的社会主义大国,各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程度不一,对理论指导实践的感受各有侧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区域性特点。要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统领地位与群众思想实际的有机结合,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通话”转化为地方群众熟悉理解的“地方话”。充分考虑城乡基层群众的思维方式、接受能力和文化习惯,把理论宣讲的“书面语”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口头语”。
实践证明,那些照本宣科的空洞说教,只会引起群众对“理论”的厌倦,影响理论的宣传和普及;那些装腔作势的官腔语言,只会引起群众对“理论”的反感,抵消理论自身的魅力和风采。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根植于地方土壤,把“普通话”和“地方话”结合起来,使普遍的理论表现形式转化成符合各地实际的特殊形式。一是善于将党的科学理论转化成当地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多讲人民群众身边的事例,多联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多回答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善于培养、发现和推出当地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的典型代表。如方永刚、许振超、杨业功、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这些典型产生于人民群众,是全国各地各个行业学习、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突出代表,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三是善于利用地方和民族风俗习惯与文化传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善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全国各地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与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在弘扬和传承当地优秀文化传统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开展理论宣传和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传播。
[本文为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机制问题研究(2010BKS00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1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直党校)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