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利用及馆藏结构调整研究
2012-04-29潘琳
潘琳
[摘 要]以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利用该馆使用的汇文管理系统,对该馆2007—2010年外文图书馆藏和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各类外文图书的入藏比与读者需求比进行比较,揭示读者需求符合程度。运用访谈研究方式,从读者角度了解该馆外文馆藏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学科建设,提出优化馆藏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资源建设;馆藏结构;图书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6-6041(2012)01-0020-04
1 引 言
外文图书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对于中文图书而言,外文图书价格昂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文图书的资源建设。如何在购书经费不足的状况下,使高校图书馆的外文馆藏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适应高校发展,已成为图书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高校,最近几年,学校的学科建设稳步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国际交流进一步加强。针对读者对外文图书越来越大的需求,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外文图书购置经费逐年增加,2007—2010年间平均每年为52.5万元。为了充分发挥外文文献的资源价值,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笔者对我馆2007—2010年外文图书的馆藏结构和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在充分了解读者外文图书阅读倾向、外文图书利用情况以及外文图书资源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学科发展,对外文图书的资源建设和馆藏结构提出合理化建议。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利用图书馆汇文管理系统对我馆2007—2010年间外文图书的借阅情况和馆藏情况进行统计,包括读者分类借阅统计、中图法借还分类综合统计以及外文图书馆藏量等数据(只包括我馆已编入汇文系统并进入流通领域的外文图书)。
在对外文图书馆藏结构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涉及以下几个计算公式:1)年利用率=(年借阅量/馆藏量)*100%;2)文献入藏比=(某类文献的馆藏数/馆藏总文献数)*100%;3)读者需求比=(某类文献的借阅量/借阅总量)*100%;4)读者需求符合程度=文献入藏比-读者需求比。
此外,我馆召开了外文文献需求读者座谈会,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更全面地了解了目前外文图书馆藏存在的问题以及读者对外文图书的需求,并听取他们对外文图书采购和利用等方面的建议。
3 统计结果与分析
3.1 读者分类借阅统计与分析
外文图书借阅统计分析是了解读者外文文献需求特点和外文文献资源建设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对不同类型读者的外文图书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反映出他们利用外文图书的情况。我馆读者类型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教师、教辅人员和其他成员。不同类型的读者对外文图书的需求各有不同,统计结果表明:各年度借阅量位居第一的均是本科生,其借阅量都超过该年度借阅总数的60%;研究生年借阅量排名第二,占年度借阅总数的10%—30%;教师年借阅量排名第三,占年度借阅总数的5%—7%(具体数据见图1)。这说明我馆主要的读者群体是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
图1 不同类型读者外文图书借阅情况
调查还发现,在最近4年中,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教师这4类读者的外文图书借阅量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具体数据见表1)。研究生的借阅量自2008年起呈上升趋势,本科生和教师的借阅量则逐年下降。留学生的借阅量自2008年起也呈逐年递增趋势,这与学校国际交流规模不断扩大、留学生日益增多有很大的关系。对此,我们通过召开读者座谈会与教师代表进行了交流,了解到教师对专业类外文图书的质量要求比较高,他们更加关注最新出版的、学术性强、对科研帮助大的外文书籍,而由于受图书采购经费紧张、采购程序繁琐、采购人员学科专业知识欠缺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我馆收藏的专业类外文图书并不能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从而影响了教师的借阅量。
图书利用率是揭示馆藏质量与藏书利用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情况和读者服务水平,为加强和改善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提供依据。[1]我们分别统计了2007—2010年间我馆外文图书购置经费、藏书量、借阅量以及利用率,结果表明,图书馆外文图书购置经费和藏书量均逐年递增,但是外文图书借阅量和利用率却逐年下降(具体数据见表2)。通过召开读者座谈会,了解到外文图书借阅量与利用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一是馆藏专业类外文图书偏旧,最近1—2年出版的新书较少;二是由于期刊论文内容较新,获取方便,读者通常会利用电子数据库来获取文献;三是外文文献获取途径日趋多元化,读者可以利用网络获取部分文献资料。
另外,我们对各类外文图书的利用率分别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出,利用率最高的是I类,为22.1%;其次是H类、G类、B类和K类,它们的利用率在10%—20%之间;而R类、X类、N类、T类的利用率很低,在1%—2%之间;E类、Q类、S类、Z类外文图书的利用率都小于1%;U类与V类外文图书的利用率最低,为0。
通过对不同类图书借阅量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掌握读者对图书的需求特点,以及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规律,从而指导、调整图书采购工作,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和信息中心的作用。[2]为此,我们对最近两年不同类外文图书的借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与2010年这两年外文图书借阅量排在前2位的类没有变化,始终是I类(文学)和H类(语言文字),而O类(数理化)、G类(文教体育)、B类(哲学)、K类(历史地理)图书都进入了前6位,只是在排行顺序上有点小变动。2009年与2010年,V类(航空航天)、U类(交通运输)这2类图书的借阅量均为0册(具体见表3)。文学类与语言文字类外文图书借阅量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文学类图书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2)外语专业的学生要求阅读一定量的外文版文学类书籍;3)外语学院读者对外文专业用书需求量大,语言类、翻译类等外文图书的使用率比较高。另外,统计结果也反映出学校的学科设置和重点学科建设对外文图书借阅量的影响比较大。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工科专业比较薄弱,因此工科类外文图书借阅量很低;2009 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相关专业外文图书的藏书量和借阅量都有所增加,例如教育类、数理科学类外文图书都列入借阅量排行前4位,这与教育学科、数学学科、物理学科积极开展申博建设工作有密切关系。
3.3 外文图书馆藏结构分析
馆藏图书分类统计可以反映出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与特点,馆藏图书的种类应与学校的学科设置相一致,合理的资源分布可给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持。[3]截至2010年12月31日,我馆共有外文图书30 626种47 807册,平均复本数为1.56册。图书种数位于前5位的是O类、I类、H类、T类、F类,后5位的是V类、A类、U类、E类、S类,具体数据见表4。以上统计数据表明,我馆外文图书馆藏分布以O类、I类、H类、T类、F类图书为主,以D类、G类、K类等图书为辅。这种布局既有合理的一面,又存在不足之处。其合理性体现在我馆外文馆藏建设以学校学科建设为导向,数学、物理、化学、文学、语言学、教育学等都是我校的重点学科,馆藏建设也要重点考虑这些类;其不足之处体现在T类、F类和D类等外文图书偏多,造成资源浪费。
读者需求符合程度是反映馆藏结构是否符合读者需求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为了进一步了解各类外文图书馆藏结构与读者的需求是否相符,我们计算出各类外文图书的入藏比和需求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类外文图书的读者需求符合程度。如果符合程度值为正数,则表明该类文献馆藏大于读者需求;当符合程度值为负数时,则表明该类文献馆藏小于读者需求;符合程度的绝对值越小,则表明该类文献的馆藏与读者需求匹配度越高。[4]根据读者需求符合程度,我们可以把外文图书划分成3类:第1类符合程度值大于零,而且数值较大;第2类符合程度值很小,但大于零;第3类符合程度值小于零。
(1)第1类文献符合程度分析
我馆O类、T类、F类、Q类和D类外文图书可以归入第1类文献。O类文献的馆藏量占总量的21.45%,这主要是由于该类文献包含了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图书,而这些学科都是我校省级重点学科,但需求比只有7.46%,符合程度值高达13.99%,供过于求的现象严重。T类文献中,大部分是TP类(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这类文献的特点是知识更新快,淘汰也快,而且TP类中文文献馆藏量很大,时效性不强,逊于中文文献,因而借阅量较低。F类、Q类与D类这三类外文文献的符合程度值也较大,入藏比明显大于需求比,供过于求。图书馆可以适当降低这5个类别的入藏比,以减少资源浪费。
(2)第2类文献符合程度分析
我馆A类、C类、E类、J类、K类、N类、P类、R类、S类、U类、V类、X类和Z类外文图书都可归入第2类文献,其特点是供求比较平衡。其中K类入藏比为4.34%,需求比为4.32%,两者很接近。从表2中显示的最近两年的借阅情况来看,K类图书比较受读者欢迎,借阅量位于前6位。因此图书馆可以适当增加K类文献的入藏比。
(3)第3类文献符合程度分析
我馆I类、H类、G类和B类外文图书可以归入第3类文献,其特点是入藏比小于需求比。尤其是I类,读者需求符合程度值为负27.26%,I类图书的借阅量约占总借阅量的一半,H类图书的借阅量排行第二,符合程度值为负7.15%。I类与H类借阅量大的原因,一方面与读者的阅读倾向有关,文学类与语言类图书通常会受到读者的青睐;另一方面也与学校的学科建设有关,外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是省级重点学科,因而外语专业用书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总而言之,I类与H类的馆藏量与读者需求量差距很大,图书馆应加大这两类文献的采购比例,以满足读者需求。另外,G类、B类文献的符合程度值也为负数,这与学校的学科建设有一定的关系。我校的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而且教育学科还参与了立项博士点建设。最近两年B类与G类外文图书馆藏量都有所增加,但与此同时,读者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对这两类文献加大采购比例。
通过对我馆2007—2010年外文图书馆藏情况、不同类外文图书借阅和利用情况等方面的统计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本科生借阅量最大,其次是研究生,再次是教师;本科生和教师年借阅量呈下降趋势,留学生和研究生年借阅量呈上升趋势。读者数量的变化与外文图书的质量是影响借阅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外文图书年借阅总量和年利用率逐年下降,这与外文文献获取途径多元化的趋势有关。3)我馆外文图书馆藏分布以O类、I类、H类、T类、F类图书为主,以D类、G类、K类等图书为辅;这种布局的合理性体现在馆藏建设以学校的学科建设为导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4)我馆外文图书年利用率位于前5位的是I类、H类、G类、B类和K类,位于后5位的是U类、V类、S类、E类和Q类,不同类别外文图书利用率存在差异主要是受学校学科建设与读者阅读倾向的影响。5)我馆O类、T类、F类、Q类和D类外文图书供过于求,A类、C类、E类、J类、K类、N类、P类、R类、S类、U类、V类、X类和Z类外文图书供求比较平衡,而I类、H类、G类和B类外文图书供不应求。
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以及与读者的广泛交流,我们对外文图书馆藏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以下建议:1)减少O类、T类、F类、Q类和D类别外文图书的入藏比,增加I类、H类、G类、B类和K类别外文图书的入藏比;2)增加最新出版的高质量的专业类外文图书,以满足教学科研需求;3)完善图书馆书目查询系统,使读者能够利用多种途径检索外文图书;4)对于读者推荐的书目和提出的各种意见,图书馆应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读者。
[参考文献]
[1] 陈洁薇.图书利用率的辩证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4):44—46.
[2] 聂江城,杨军花,王 刚.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量化统计分析——以南开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0):61—65.
[3] 于 曦.探讨Unicon报表功能对图书馆流通工作的影响[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4):97—100.
[4] 李铁梅.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优化实证研究[J].图书馆,2010(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