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点拨:提高成果展示效率

2012-04-29王云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成果意识课文

王云

导学案授课模式下,学生在成果展示环节中发挥的主动探究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那么,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该充当什么角色呢?我认为,如果把学生比做“风筝”。教师应该是放飞者,而课堂学习成果展示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放飞的过程。风筝飞得高低不仅仅取决于线的长短,还取决于放飞者的水平。如果能充分利用教师点拨这根“线”。在关键处适时出手,修正目标,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向更为深广的领域探究知识的欲望,便能够有效提高成果展示的质量。

课堂上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部分同学不敢上台展示,说话声音小,语言组织能力差,学生不“动”,教师急得满头大汗。有许多教师在经历数次的“启而不发”后,便干脆放弃了这样的展示,以满堂灌取代师生的有效互动,致使课堂教学又滑入高耗低效的泥淖中。而优秀的教师则会巧妙利用学生在展示中呈现出的某个闪光点,对学生的思维、行为表现及时地给予激励性点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导学案授课模式下的成果展示,因为学生主动意识的增强,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争先恐后,各种观念层出不穷,大体上消弭了传统课堂上的种种不良状况。这样一来,教师似乎完全可以退出讲台。把一切问题都交给学生展示与讲解了。但仔细分析起来,这样的课堂也是有危险的。这其中的危险,主要表现为展示的成果往往受学生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的制约,无法抵达更深的认识领域。面对种种可能或已经存在的不足,就需要教师在成果展示中适时发挥“平等中的首席”的点拨功用,及时修正深入探究的方向,开启思维的某个阀门,保证成果展示中的对话能始终具有高效益。

一次,观看《皇帝的新装》示范课时,部分学生对某一合作小组展示的教学成果不认同,有人认为课文中的皇帝在游行时应该是耀武扬威、大摇大摆的,神态不会很严肃,有人则认为皇帝当然要严肃,九五之尊,得把气势摆出来。这样的论战,把握住了,也就找准了课文的命脉:把握不住,则只会成为毫无意义的抬杠。面对彼此不服气的学生,授课老师没有急于渗透主观意识,而是围绕“皇帝”这个形象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回归课文,认真阅读相关段落的文字,从细读课文中寻找可能存在的答案。教师的这一适时纠偏,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很有价值。如果学生展示结束,老师就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虽然省时省力,但这样学生就只能停留在“知其然”的水平上。而不能“知其所以然”。

现实教学环境下,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异彩纷呈,但课后却并没有收获对应的知识能力,形成此种不对等结果的原因,依旧在于教师对成果展示的不合理掌控。我们知道,学科教学是有体系的,而这体系。必须保证每个具体课时的知识信息不出现疏漏,只有这样,整个知识链才能顺畅衔接。教师在成果展示中的作用,就是要适时修正探究的方向。在学生的质疑、探究出现偏移时,教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将其拉回到应有的教学任务中来,然后再放手让学生继续探究下去。这样,课堂成果展示才能在展示思维的同时,也展示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认知与理解。

作为正在实践并不断完善的授课模式,任何一位有志于追逐教育教学技艺的教师,都有责任从细节上斟酌探究,使其在各环节都趋于完善。我想,只有教师真正意识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价值,真正意识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意义,他才能在该隐身的时候适时隐身,该点拨时及时点拨。如此,高效课堂才能建立。

猜你喜欢

成果意识课文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工大成果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意识不会死
背课文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