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记者与飞虎队的奇缘

2012-04-29张洪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海曼张彦飞虎

张洪

对于年近九旬的张彦来说,这个冬天显得有些不同寻常。

一部队他为题材的纪录片先后在北京、香港等地的观摩会上放映,还将在中美两国主要电视台播出。这部名为《飞虎奇缘:一个中国记者和他的美国朋友们》的影片先后拍了十多年,记录了曾任《人民日报》驻美记者、《今日中国》杂志副总编辑的张彦和美国飞虎队员持续60多年的友情,赚足了眼泪和掌声。战火中昆明相遇

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块移动硬盘、一根网线,这个冬天,71岁的陈德福往来于中国和美国之间,与外部世界保持着“亲密接触”。作为美国美中交流促进会会长,他一手制作的纪录片《飞虎奇缘》大获好评,让他的博客平添了很多点击量。

198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北京记者向陈德福透露了中國记者张彦与美国飞虎队员的故事。

“张彦的经历强烈地吸引着我,我决定要拍他整个人的故事。”陈德福回忆说。

此后的14年中,他30多次往返于中美之间,跟踪采访张彦,搜集了大量珍贵史料,将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浓缩在这部电视纪录片中。

这是一部“需要准备好纸巾才能入场”的影片。

故事发生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期。当时,张彦就读于位于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几乎每周都能听到刺耳的防空警报声。

“昆明没有防空洞,它是一个平原地,拉了警报只能跑到远处郊区的树林躲一躲,其实真正轰炸起来是躲不了的。”张彦回忆说。

从日军入侵直到1943年,由于没有制空权,中国重庆承受了5000多架次的敌机扔下的1万多枚炸弹。

“当时美国和日本还没有宣战,美方不能派正式的空军来助战,就派遣了志愿大队。”也就是后来中国民众口口相传的飞虎队。

从大洋彼岸来的美国人,对神秘的东方极其着迷。他们会跑到小巷的四合院里和一家人合影,会跳上一辆在美国早已绝迹的黄包车,在昆明城里游逛,还会好奇地把抬着棺材的农民围住,向农民讨教木箱子的用途。

1944年,24岁的迪克·帕斯特从美国纽约来到了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小城昆明。这一年,迪克在这个当时人口不足10万人的城市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还从中国孩子那里学会了几句简单的汉语。也是这一年,迪克结识了一群中国朋友,其中就有比他小两岁的张彦。

当时,西南联大党支部书记是著名作家马识途,1944年初的一天,他在一家书店偶然遇见两名美国兵,一位叫迪克,一位叫莫里斯,从美国纽约来到昆明,是援华助战的飞虎队员。缘自美国记者斯诺1937年10月出版的游记《红星照耀中国》,两位美国士兵对中国充满了好奇,更对远在西北的中国红色政权充满了向往。

为了帮助飞虎队员了解中国,马识途召集西南联大的进步学生和这些美国青年联谊,成立了一个国际友谊工作小组,当时22岁的张彦就是这个小组的成员之一。

“从此以后,差不多每两个星期,我们相聚一次,人数不等。或在李储文主持的青年会学生服务处,或在大观楼公园的绿茵草地,甚至乘船在500里滇池上荡漾。包饺子吃中国菜,或者开美国罐头野餐,大家有说有笑,无拘无束。”张彦回忆说。“当时还是国民党统治,共产党还是地下的状况。但是有一个强大的解放区正在抗战,美国人并不知道,我们就把这些东西陆续介绍给他们。”

为了让更多的美国士兵听到来自中国解放区的声音,飞虎队的朋友请张彦和他的同学到他们的军营演讲,张彦很爽快地就答应下来。

“他们领着我们到他们的会议室去,几十个美国官兵已经坐好等候我们。当时还没有开讲,有一个美国军官拿着相机要给我们照相。”

青年会学生干事李储文比较有经验,以害羞为由谢绝了拍照。后来,国民党到联大追查演讲者,校方到处查询,所幸没有留下真名,最终不了了之。

与毛泽东合影

战火纷飞的年代,张彦与飞虎队员的友情在不断加深。

1944年,日本发动疯狂进攻,还将以空降伞兵的方式突袭昆明。考虑到飞虎队本身没有陆上作战的能力,组织让张彦把这个消息尽快转达给他的美国朋友。如果日军来袭,地下党组织将协助他们转移。

“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很吃惊,他们没想到我们这么关心他们。”30年后的1974年,人在纽约的迪克在美中友协的刊物《中国与我们》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回顾了这一段难忘的经历:“袭击虽然最终并没有发生,但是,我永远忘不了这次邀请。这是美中两国人民团结友好的一个美丽象征。”

1945年,毛泽东发表了《论联合政府》。鉴于当时的条件,只有《新华日报》一家报纸登载了这篇报告的全文。西南联合大学党支部拿到宣言时,还是从延安传过来的油印本。张彦和几个同学跟几个飞虎队队员花了一整天时间把它译成了英文。

“他们非常高兴,一个字一个字记录下来,给美国传过去。”回忆那段时光,张彦记忆犹深。

1945年日本投降。飞虎队结束了在中国的援战任务,纷纷复员回国。据报道,助战期间,飞虎队摧毁日机约2500架,消灭日军66700人,2000多名美国士兵为此牺牲了年轻的生命。

回国之前,经常跟张彦聚会交流的贝尔、海曼和杰克,非常希望能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见上一面,向他们当面陈述自己的意见。

在组织的安排下,3名队员来到了中共中央重庆办事处。出乎意外,接见他们的竟是久已闻名世界的周恩来。早就听说毛泽东嗜好抽烟,他们留下了几条从军营领来的香烟,请周恩来代为转赠。万万没有想到,几天以后,突然来了一个通知:毛泽东邀请他们共进午餐。

40年后,贝尔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况:

“海曼、爱德尔曼和我快步穿过狭窄的通道,走向一座灰色的房子,登上台阶。我们等候在楼下的一问屋里,门上挂着竹子编制的帘子。过了一会儿,帘子掀起来了,毛出现在我们面前,穿的是军装,满脸笑容地向我们表示欢迎。当大家围着大圆桌坐下来以后,毛对每一个人都很感兴趣,仔细地听着大家说的每一句话。他问起我们家里的生活方式,我们的家庭以及对战后生活有什么打算。他不会说英语,但他在听中文翻译的时候,总是两眼看着我们。”

对于他们赠送的几条香烟,毛泽东除了感谢以外,还风趣地说:“你们好慷慨呀,你们的大使赫尔利来延安时,也只请我抽了—支烟!”

当时已经是下午,天有些暗了,毛泽东提议跟3位美国士兵合影。当时就在红岩村院子里的芭蕉树前,“没想到这张长照片成了历史的见证。”

手足之情无国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随后,美中关系陷入僵局。张彦和他的飞虎队朋友失去了联系,虽然牵挂在心,但是迫于时局,彼此都无能为力。

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美中关系才得以改善,阔别27年的飞虎队员终于有机会重新踏上华土,寻找当年的中国朋友。

“他们不止一次地想找到我们,却总也找不到。当然,文革期间我们这些人也没有自由,他们完全不了解。”张彦说。

飞虎队员们乘兴而来,却败兴而归。随后迪克在刊物上发表了《一个战争时代的美中友谊故事》,首次讲

述了美国大兵与中国大学生之间的这一乱世情谊,同时还刊出了他和张彦当年在昆明的合影。

几经辗转,这本刊物到了张彦的手里。耿耿于怀了30多个春秋,直到这时,张彦才有了这些美国朋友的下落,历历往事如在目前,一时间,他百感交集。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天赐良机,当时在外文局工作的张彦被指派为《人民日报》首任驻美记者。抵达华盛顿的第一天,他万分惊喜地发现,一盆怒放的郁金香正在屋里等候着欢迎他。送花人就是贝尔和海曼以及他们的夫人。彩色的标签上,他们写道:“热烈地欢迎你,我们的老朋友!祝你在新的历史阶段里做出更啊!可是,他们现在还远在几百公里外的纽约。”于是,张彦拿起电话先给他们报个到。谁知,海曼一听是他的声音,高兴得跳了起来。张彦说:“等我将来去纽约采访时再去看你们。”海曼说:“不行!我们已经等了35年!不能再等了!我们明天就来看你!”

果然第二天,他们就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彼此没说一句话,只是用湿润的眼睛互相仔细地打量着。当时的情景,张彦感动至今,“35年的分离,瞬时化为乌有。”

到美后,因为工作需要,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老朋友便会邀请张彦住在自己家里。

“在贝尔家,一进门他就把房门的钥匙给我一套,说你随便自由进出,把我当家里人一样。”有一天张彦回来晚了,贝尔还兴师动众打电话到警察局和几大医院,到处查询。

“这种感情不是做出来的”,在美国的两年中,张彦说他很深地理解到“手足之情没有国界”。

2004年,久病未愈的迪克付出巨大努力,与他90岁的妻子再度来到中国。同样90岁的马识途由成都飞来,已届耄耋之年的张彦和老伴从北京赶去,他们重聚在彼此友谊的发源地——昆明,时光一去60载,圆了一个共同的梦。告别时,马识途亲手将一个条幅送给迪克,上面是他为这次奇迹般的重聚所写的《七绝》:

三个老头重聚首,六十年后话沧桑。

二零零八犹期许,北京再会希勿忘。

在飞虎队员的影响下,他们的后人也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有的来华旅游,有的来华工作。海曼的后人更是对这段经历感动至深,他以这个故事为基础,用了10年的时间,写成了小说《战火中的友情》,后来还被改编成电影剧本。如今,当年的飞虎队员很多已相继辞世,他们当年播下的友谊种子却已经生根发芽,并延续到了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身上。

猜你喜欢

海曼张彦飞虎
“90后”设计师张彦:向世界展示中国华服之美
十年不打自招
体面的人
陈飞虎·水彩画《无题》
破阵子·观电影《铁道飞虎》有感
飞虎
无限图和*—有限图
专利养活专家
体面的人
救救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