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运用史料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2012-04-29邰媛媛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年1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

邰媛媛

【摘要】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就要注重史料的运用,通过恰当的史料运用可以便于学生通过史实更直观的了解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历史发展规律,思考与探索众多历史现象背后复杂的因果关系,对历史现象复杂关系的分析,最终形成学习者对历史的认识结论。

【关键词】史料教学;史料运用;史料失真;史料补充

在“五严”背景之下,如何减负增效,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教者们共同关注、探讨的话题,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我们更是要关注提高教学的达成率。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更要重视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为最终形成历史意识和历史观打下基础,以便开发学生终身的发展潜力和不断完善的人格修养。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就要注重史料的运用,通过恰当的史料运用可以便于学生通过史实更直观的了解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历史发展规律,思考与探索众多历史现象背后复杂的因果关系,对历史现象复杂关系的分析,最终形成学习者对历史的认识结论。纵观这几年的历史高考,史料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

史料教学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史料运用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出现有效性偏低甚至无效的现象。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1、史料运用只是招牌,学生未能从中获取任何史学方法和历史学科能力;2、史料堆砌,与主要历史知识关联不紧密;3、史料有误,给予学生错误信息,构建了错误的历史情景。细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史料运用不充分

在学习中,“论从史出”大致有以下步骤:研读史料,辨析史料,提取信息,论从史出。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也应遵循这几步进行,某一步不到位即会导致史料运用不充分。不充分的具体表现为:引导学生研读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史料理解不透,也就谈不上辨析史料的可信度,更谈不上提取有效信息,史论或问题的结论也只能由教师得出,这样的情况致使史料运用成了招牌,走形式而已,学生无法从中获取《课标》中所要求的“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历史学科能力。

2.史料失真失准

史料从内容上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两大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文字、实物、口碑三大类。因为史学研究是依据史料进行的,因而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史学研究首选的是直接史料,间接史料运用则要多方印证。

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引用电影和电视剧片断的现象,常常有失妥当。我们的学生很多会以为这就是真实的历史。目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很多,走“戏说”路线的绝不能成为历史课堂的教学资料,即使非“戏说”类也很难成为真实可信的史料,所以给予电影图片不如给予文字史料让学生自己建构历史情景更为妥当。电影和电视剧,只有在将来研究传媒史或生活文化史时才能成为可信的真实史料。

在这些原因中一线教师也是有苦衷的,目前一线教师所能运用的资料是有限的,比如书籍,历史文献,历史期刊,历史书籍少之又少,这一点学校应给予大力支持,引进一些供老师们参阅;其次是电脑应该是很好的收集资料的工具,但是网路上真正能使用到的资料却在大的网站里像维普资讯网,教育机构应为我们一线教师想想办法成为会员便于查询资料。

二、在已有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史料运用的有效性

1.合理选用史料

(1)充分合理使用教科书上的史料。新编历史教材更重视史料,且以直接史料为多,间接史料也多经过史学家的考证,可信度较高。史料的种类也很多: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图表史料等等,非常丰富。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在教学中应重视运用,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必然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更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

(2)适当补充史料。教材中的史料受篇幅的限制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补充课外史料。补充的史料应遵循几个原则:一、史料应确保真实可信;二、史料与教学重点难点应紧密关联;三、史料的长短应适宜;四、史料的难易度应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

选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史料。一些史料文献往往给学生的感觉史晦涩难懂,为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对历史教学中引入的古代史文献不妨译成现代的白话文,虽然经过处理的原始资料很有可能失去原有的韵味,但是在不知所云与了解梗概;不知韵味和有所体味之间权衡得失,那么史料的简易化和现代汉语化还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研读史料的兴趣的。

2.加强对运用学生史料的指导

首先,加强研读,加深辨析理解。无论是教材史料还是补充史料,无论是文字史料或是图片史料等,教师都应在备课时读透读懂,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透读懂,特别是教材中的重要史料,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对一些冷僻字的读音、字义或难懂的典故,教师要给予讲解,确保学生读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史料所蕴涵的意思,指导学生辨析其中哪些内容可信度较高,哪些内容不太可信,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研读和辨析史料的方法。

其次,精心设问,指导信息提取。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呈现史料时应同时出示精心设计的问题。问题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也是理解史料的一种途径。教师应指导学生读懂问题,再带着问题去读史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寻找史料中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寻找相关的关键词,从而提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再次,分析归纳,强化史由证来。在前两步工作的基础上,教师应点拨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归纳、概括从史料中获得的认识,最后,结合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整个过程体现的方法就是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给予学生的是“历史”和“证据”不可分的概念,强化了“史由证来”的意识。

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历史的无穷魅力也在于它包含着大量丰富的史料和内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合理地运用史料,发挥史料教学的最大效益,还需不断努力探索。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
重视史料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史料教学“三部曲”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课堂之史料教学
例谈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史料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