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进在问题中的有效课堂

2012-04-29裴志刚

中学生物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思维课堂教学课堂

裴志刚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新课程改革对“问题教学”提出了要求,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写进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问题意识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课堂提问太过随意,不注重问题设置的科学性、思维性以及艺术性。不是问题过于简单,就是难上加难;不是草率随意,就是故弄玄虚。这些教师根本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给予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艺术,教师要把握提问时机,深入了解学情,精心设置问题,采用灵活的提问方式,方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淡淡高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提问艺术。

1 一张一弛——合理控制提问的频率

曾经听过一节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整节课“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不下于百次,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无思维含量可言,更不用谈发展学生思维了。课堂问题的设置要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合理提出一定数量有价值的问题,即适度提问。提问频率过高不仅繁琐费时,还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问题,使得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课教学中,笔者利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这个实验穿插进行,首先抛出2个问题:

(1)酵母菌分别在什麼样的条件下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2)你怎麼验证产生了二氧化碳、酒精?

接着,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装置、用具,分组讨论、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在实验的操作体验与认知体验过程中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再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得以解决。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2个巧妙的问题激发了思维的积极性,并通过亲历实验设计、操作获得认知,教师适当点拨、引导。这样,问题有而精,更多的是自主探究、思维碰撞、合作学习。

2 海纳百川——创新设置开放性问题

在课堂提问中,问题的开放程度是决定思维发散,性的关键因素。开放式的问题可以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全面理解生物学现象中的本质所在。教师要避免学生靠回忆书本或简单事实就可回答提出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思维迟钝甚至无思维。教师要运用教学智慧创造性地设置有一定开放性的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究,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生物组织中物质鉴定时,对“蛋白质鉴定”教学的传统方法:请学生阅读教材第18页,找出鉴定试剂、条件、方法、现象。这样似乎直接有效,但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机械的记忆性的低效学习。笔者在教学中从“阜阳大头娃娃”这个众所周知的典型案例切入,让学生讨论:如何鉴定奶粉的伪劣以及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来给年轻的妈妈支支招以免上当受害。同时请学生结合书本第18页实验来探讨这个开放性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仅体会了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的积极性。

3 柳暗花明——及时调整问题的难易程度

教学过程中问题的难易程度会直接影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如果难度太大,学生原有的知识用不上,会不知所措,容易伤害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影响课堂进度;如果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容易使学生的思维游离到课堂外。提出问题要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

笔者在一次高三教研活动中,听了一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物质量的关系”公开课,开课教师课上提出:“对同一植物体而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中CO2的量有什麼样的关系?”结果问题一出,教室里鸦雀无声。授课教师一看“情况不妙”,幸好教学经验丰富,立刻领悟到问题跨度太大,难度太高,学生不易找到思维的切入点。于是他灵机一动转而问道:“从物质角度分析,能够很好表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反应式,大家能回忆出来吗?”这时学生就立刻活跃了起来,并且有不少学生在纸上准确地写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个反应式。接着该教师趁热打铁,用实物投影打出两位学生写的反应式,和同学一起从两者反应式人手分析物质变化及相互关系,很轻松找出了CO2的量的关系。

可见提问既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重要的是要贴近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让其品尝到努力后的成功喜悦。

4 动静结合——改变提问方式,调控课堂气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设疑提问,教师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从潜在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形成心“愤”口“悱”、跃跃欲试的最佳心理状态。教师要根据课堂氛围的不同,适时提出一些问题来调控课堂教学,激活课堂氛围,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当课堂气氛“低迷”时,教师可以创设合理、有效、巧妙、新颖的问题情境提,出一些灵活有趣、贴近生活的问题,改变低迷的思维状态;当感觉学生单纯回答问题很单调时,教师可以给他们一定的“留白空间”,自由提问、相互提问,让学生从角色的转换中尝试不一样的学习。

在教学“基因突变”时,笔者开始展示的基因突变的实物案例学生很有兴趣,但当分析基因突变的分子实质和特点时,不少学生呈现思维低迷状。笔者此时意识到应该来点“刺激”了,于是从最近学生比较关注的“神七升空”事件谈起:神七进入太空带去了诸多植物的种子目的是什麼?从分子水平分析突变的实质是什麼?返回地球后将这些种子种植培育都发生了性状改变了吗?是不是都符合人类的愿望?为何还要反复筛选?……经过这麼一“刺激”发现学生来劲了,又“叽叽喳喳”起来了。

西方学者德加默指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示教师的教学魅力,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高效。

(本论文获“2012国内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江苏省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优秀培训成果二等奖)

猜你喜欢

思维课堂教学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