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生物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常见“跑偏”现象的冷思考

2012-04-29张海其

中学生物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跑偏生物学教学教学反思

张海其

摘要 通过合作学习生物课堂教学中三个典型课例呈现,客观分析了当下流行的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个体评价与集体评价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对于高效实施合作学习生物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教学反思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多年来,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大多数教师接受,其优点多多,自不待言。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对该模式认识的加深,理性的怀疑逐渐成为思考的主题。如何才能构建更为科学、完善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对教育现实不断地反思理应成为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据笔者观察,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低效教学。以下是笔者观察到的一些教师在生物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轨道上明显“跑偏”现象,值得教师注意和深思。

1 常见“跑偏”现象之一:学生“被活动”、自主缺失,教学效果很“无语”

1.1课堂实例

教师A在教授“血糖平衡调节”一课时,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安排了2个合作活动。

①活动一:(比一比)学习教材(采用抢答的方法检测血糖的来源与去路知识的掌握效果)。

②活动二:(我演你评)自学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进行血糖调节的模拟表演,其他小组注意观察并寻找可能存在的问题。

1.2分析与反思

这一节课,教师A在匆忙介绍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后,便让学生活动,教室里非常热闹。但从最后安排的检测题来看,答题情况却出奇的差。为什么教师A在做了必要的知识背景说明后,这道难度不算很高的应用题居然没有一位学生能独立回答呢?如果在这堂课中能够安排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自主学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同时,穿插一些有难度梯度的思考题,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思考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功能发挥以及与靶器官肝脏的关系,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肝脏在血糖平衡中如何被调节等,学习的效果定会大不相同。

学生“被活动”,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催促”下活动,学生宛如提线木偶,其显著特征是被动性,被老师牵着鼻子活动。殊不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如同鸟之双翼,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有如断源之水、无根之木。

实践证明,课堂热闹不等于教学效果好。当下“合作”的强势让“自主”的空间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一些教师甚至认为:一堂成功的生物课就意味着活动频繁而新颖,气氛热烈而参与度高。于是,在备课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一味追求活动的形式新颖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但是,不少课堂活动给人感觉仅仅是一种表演,有取悦学生和听课者之嫌疑。事实上,能否达成学习个体间高效的智能互补、思维互激、情感互渗和驱力互促的良好诉求,不仅取决于合作学习的操作路径和要素,更取决于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认知水平。二者犹如鸟之双翼,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说实话,课堂上学生如果没有进行独立、有深度的思考,就急于去与他人合作学习,只能进行“伪合作”、人云亦云的合作,是一种新的“逃学”。更何况,这种自主的、不依赖他人的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有着更长远的现实意义!

不言而喻,偏离了自主学习的合作学习,最多只能建成美轮美奂的“空中楼阁”。因此,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适当让活动“降温”,不让看似平淡的自主探究学习“走过场”,有效形成学生的原初体验,夯实合作的“根基”,才能成功搭建“合作”的大厦1

2 常见“跑偏”现象之二:学习“裸合作”,教师失位。想说“合作”不容易

2.1课堂实例

教师B在教授一堂高三的一轮复习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中一部分活动内容是:①赛一赛活动(略)。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概念图:如果用a代表同化,b代表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c代表呼吸散失,d代表构成植物自身有机物,e代表流向分解者,f代表流入初级消费者。认真分析,用上述字母填写在图1的横线空白处。

③动动脑:f(流入第二营养级)是否等于第二营养级摄入的能量,为什么?这一问题由小组讨论完成,选定发言人汇报交流。

2.2分析与反思

这堂课,尽管教师B已经通过一些教学活动复习了一些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概念,但没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94,没有设计恰当的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清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研究的几个易混淆的概念,如教材在93图解和94页两次提到的一个名词:输入;94页提到的一个名词:同化;95页“资料分析”提到的一个名词:流入。这三个名词实质一致,可以用同一个规范的生物学专用名词“同化”来表示,其数量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有机物中。而“摄入”则不同,摄人通常由两个部分的能量值组成,其一是上一营养级被下一营养级同化量,其二是粪便量,流向分解者。这几个概念确实极易混淆,要想真正弄清实有难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诸如摄入、流入、输入、同化这些名词进行有效思考、辨析。这当中,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必要时甚至需要“权威发布”。

课后交流,教师B说:“这是一堂复习课,我以为学生这些知识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应该都能解决吧。事实上,事与愿违,结果出现了一部分同学保持‘静默,另一部分部分同学我问你,你问他,乱作一团,拖了半天也没有能够进行有效合作学习。”

通过交流还发现,教师B认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通过学生活动来体现的,对于老师“插手”课堂的行为,他心里面基本持抵触态度,他认为即使合作学习失败,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有益的学习体验。一旦教师参与并讲解,就意味着回到了教学改革的“原点”。

学习“裸合作”,教师失位,指的是部分老师进行“放羊”式的教学,课堂中由于一味追求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师的主导地位缺失。有课改专家提出4个“不”:“学生能叙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示范;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暗示。”这些说法很有道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准确把握其中的“能”与“不能”,一旦把学生“不能”想象成了学生“能”,甩手还给学生,解决问题就困难了。

事实上,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全力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还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即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释疑解惑毫无疑问应该是高效的文明传承的方法之一。不少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摒弃教师必要的指导后,不仅会导致知识的获取耗时过长、难度过大,还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乃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恶果。因此,笔者呼吁,教师千万不能因噎废食,全盘抛弃过去,毕竟,改革终究还是需要传承,还是要回归到教育现实的土壤。回想自己求学的过去,都曾有过苦思无果的苦涩和他人醍醐灌顶的快乐。因此,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轻松愉快。心理学上有一个“够苹果原理”,说的是唾手可得的苹果(指教学内容,下同)没有合作的必要,跳一跳够得到的苹果最适合让学生合作学习。对于那些生长在苹果树高处的,拼命跳还不能够到的“苹果”,就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梯子”,即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叶圣陶)。”老先生这句话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无路可走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架桥铺路。”毕竟,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学生的成长更需要成功之泉的滋养。

3 常见“跑偏”现象之三:评价“大锅饭”、“娱乐”课堂。催生“南郭”众生相

3.1课堂实例

教师C在教授新课“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设计了以下教案:①目标:(略)。②评价:全班每4-5人一组,共12个小组,对于问答题通过抢答的形式,每抢答一个且回答正确加2颗星,抢答且回答错误减1颗星,实验结束时,每组必须展示一个制作好的临时装片,符合实验要求的加3颗星。以小组为单位,统计结果,评出一、二、三名优胜小组,给小组的每一位成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③合作学习活动(略)。

3.2分析与反思

在教师C的这堂实验课中,场面上,课堂结构紧凑,场面热闹。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忙碌,各小组发言争先恐后,教师在教室前面悬挂了一块白板,白板上事先设计好统计表格,每一次回答(抢答)都以小组为单位,教师不断在白板上记录着各小组成绩。下课前,统计每一个学习小组最后星星的数量,并排出名次,对前三名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显然,教师C的这种课堂评价体系点燃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当下,类似于教师c的这种评价和奖励行为比较流行,特别是一些公开表演课,有的甚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用小礼品刺激。毫无疑义,恰当的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但是,如果评价手段单一,一味追求小组“共赢”,让所有学生吃上评价的“大锅饭”,并且尽可能地“娱乐”课堂。对此,教育者还需要冷静反思。在教学中偶尔采用适当的物质奖励也未尝不可,但过度依赖物质奖励,运用肤浅的表扬语言,教学效果也许会适得其反。据笔者观察,这种靠奖品激励的课堂,学生的兴趣并不在知识,而在于这种形式。因此,教师应着力挖掘科学知识之美、学习过程之乐,而不能让娱乐的形式强抢了知识的风头。

笔者还注意到,在教师C的这堂课中,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无暇帮助能力较弱的同学,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为了不拖小组的后腿也不会去提问题,在实验课中洗洗实验仪器,负责“打杂”,要么就是到别的小组去看“热闹”。整个小组的学习完全变成了少数学生的实验表演,无论是小组内讨论,还是代表小组发言的都是老面孔,课堂活动被少数“主角”主宰,大多数学生悄悄地由“当事人”沦为“旁观者”,催生了当代的“南郭学生”。

“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朱熹)。基础教育的责任决定了无论那一种模式的课堂都必须是“包容性”课堂,这是一个前提。因此,合作学习的课堂特别要重视学困生的参与度,真正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在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时,教师可以跟他们私下单独交流,而当他们取得的显著成绩时,则可全班公开表扬。教师一味强调小组集体评价,吃评价的“大锅饭”,忽视了对个体、特别是学习中弱势群体的帮扶,会导致不少学生成为学习的看客,成为旁观者。教师不仅要做伯乐,更要做园丁,因为伯乐式的教师只是把少数学生从多数学生中选拔出来,而园丁式的教师会呵护每一个学生。

结语:改革总不会是全新的,理想终归要回归到现实的土地上。要成为一名熟练掌握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师,需要时间和努力,以上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常见的低效现象不少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有失偏颇造成的。因此,教师要不断钻研教学理论,认真解读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认真把握和驾驭教材,积极反思,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减少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做一个行走在教育旅途中快乐的“旅友”,做一个学生和教师赞赏的课改践行者。

(本论文获“2012国内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江苏省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优秀培训成果一等奖)

猜你喜欢

跑偏生物学教学教学反思
皮带机跑偏原因及防偏技术探析
优化生态课堂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浅谈类比推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利用微课辅助高三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警惕去产能“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