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现状、特点与发展策略
2012-04-29刘广郑重
刘广 郑重
[摘要]精品视频公开课作为“十二五”高校本科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已率先启动,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社会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国内外视频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了首批入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的选题特征,比较了教育电视、精品课程视频和视频公开课之间在制作运营模式、课程内容、传播渠道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推广策略。
[关键词]视频公开课;现状;特点;推广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15-04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公开课一般指面向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等非特定人群作正式公开的课程讲授形式,是一种教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的教研形式。国外公开课(Open Course)一般指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立的“MITOpenCourseWare”(OCW)项目,将开设的课程的教学材料和课件公布于网上,供全世界的学习者和教育者免费享用。
视频公开课作为一种以视频为表现形式的公开课,在影视制作和传输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其公开程度、共享范围不断扩大,影响日益深远。作为“十二五”“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部分,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于2011年率先启动,并将其定义为以视频方式记录和传播,以在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不仅有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同时也是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从媒介发展及视听教育的角度看,视频公开课是传统意义的教育电视、精品课程教学视频的发展,与它们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与相似性。但另一方面,无论是概念界定,还是实践的开展又存在诸多差异。本文以视频公开课的高效建设为目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视频公开课建设与应用的现状,分析了视频公开课与教育电视、精品课程视频之间的异同,尝试探索了保障视频公开课高质量建设与有效应用的策略。
二、视频公开课建设现状
1.国外视频公开课的建设
国外视频公开课建设热潮的背后是“知识共享”理念的推动。麻省理工学院2001年4月启动OCW项目,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2000门课程的大纲、讲义、试题、参考读物、教学录音录像等资料在互联网上公布,公众可以在非商业的教育目的下使用、复制、传播、翻译和修改课程资料。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带动下,耶鲁、哈佛、斯坦福、剑桥等欧美知名高校,以及阿富汗、伊朗等亚、非、南美地区的共250多个高校和机构组成了“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penCourse Ware Consortium,OCWC),这些成员在OCWC框架下共提供了20种语言环境下的14000门开放课程。OCWC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据评估累计有约八千万的访问者,访问者来自于北美、东亚、欧洲等世界各个地区(如图1)。OCWC作为一个交流思想和未来规划的平台,俨然已经成为对全球教育产生影响的全球性社区。
根据对OCWC用户调查发现,相比于其他课程形式,视频课程更受到用户的喜爱和持续关注,因此,OCWC也致力于在开放课程中开发更多的视频材料。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巴西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启动相应的项目,开始视频公开课的建设。
2.国内视频公开课建设
(1)我国原有视频课程资源建设
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项目启动之前,我国政府及其他机构陆续制作、翻译了一批视频课程。教育部2003年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截止2010年已累计建成国家精品课程3000多门(如图2),积累了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其中包括部分教师讲课录像。2003年10月为促进国际教育资源共享,引入国外大学的优秀课件、先进技术、教学手段,同时将中国高校优秀课件与文化精品推向世界,部分中国大学及省级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了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CORE),CORE设有视频课程专区,组织翻译了普林斯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等校的大量视频课程,其年点击率在1000万左右。
2010年11月,网易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引进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的视频课程,内容涵盖人文、社会、艺术、金融等领域,首批上线1200集,其中200多集配有中文字幕。在网易的带动下,新浪、搜狐、土豆等网站也纷纷推出了网络视频公开课,复旦大学等国内高校也和这些网站展开合作,把本校视频课程进行公开共享,在国内掀起了视频公开课收看热潮。同时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网易、中国开放教育网等四个中国大陆高校、机构加入OCWC联盟,与世界各地OCWC成员共享课程资源,有机会获得更多高质量视频开放课程。
(2)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项目建设
为“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提升大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项目计划到2015年末建设1000门以上的视频公开课,首批课程由“985工程”高校申报建设,在申报的213个选题中初次遴选出35所高校的103个选题开始建设(如图3),遴选的课程中公共课最多,占79.6%,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17门占16.5%,专业课有4门入选(如图4)。经过初次遴选的课程建设完成后,教育部组织编辑出版人员、教育技术专家和课程专家进行了多次评审,经过修改,首批20门课程已于2011年11月9日开始分批在教育部“爱课程”网站、网易、中国网络电视台同步上线发布。
除了教育部的“精品视频公开课项目”,大部分省市的“十二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也组织开展了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评审建设。国家、省/市、校等各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将成为我国未来几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视听教育视野下视频公开课的特点
精品视频公开课不是西方大学的独有创新,更不是门户网站的新产品创造,而是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促进下的公开课的新形式,和教育电视、精品课程视频同属视听教育,是视听教育形式在当前的丰富和发展。但将视频公开课与教育电视、精品课程中的视频录像进行比较,在制作、传播、使用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如表1),具有新特点。
1.学校建设,政府主导运营,商业机构参与其中的制作运营模式
随着专业化发展深入,教育电视节目目前存在制播分离的现象,播出机构主要负责节目编排播放,独立制片人或制作公司负责节目制作,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节目制作效率与水平。而原来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则基本上采用制作和传播机构一体的模式,学校协助教师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更新维护,课程资料存放服务器学校自行维护管理。
精品视频公开课则采用了一种“政府主导、高等学校自主建设,专家和师生评价遴选、社会力量参与推广的建设模式”。也就是说高校和主讲教师只负责通过遴选课程的建设任务,教育部组织专家和师生对建设完成的课程进行再次评价,通过评价后的课程在教育部负责建设的全国统一平台“爱课程”网站和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等特定媒体进行上线发布。这种模式一方面保证了课程网站运营的开放性、稳定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减轻主讲教师和所在学校课程后续维护负担,使其有足够精力用在课程的高质量制作中。
2.精品视频公开课着力传播我国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技前沿知识
教育电视节目一般有两类:一类是面向广播电视大学或远程教育类学生制作的专业课程类电视节目,另一类是面向公共传播的普通公民教育类节目。前者的内容属于学历或非学历教育的专业知识,包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等各种课程内容;后者则是以最大收视率为诉求的视频节目;前者一般专业性较强、内容连贯系统,后者一般专业性较浅,短小精悍并呈专题化。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要求国家精品课程“需在网上提供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这种视频主要是用来展现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视频内容主要为课程教学实录。
精品视频公开课则是主要是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提升大学生及社会大众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首批视频公开课初次通过遴选的选题中,从课程专业分布上看103个选题分布在37个学科门类中,其中历史学类最多有12门,公共管理类9门,哲学类、艺术学类、中国语言学类、土建类课程有5门,核科学、航空航天类等有l门或2门课程入选的学科占39.8%(如图5)。这种学科分布和我国已评选出的国家精品课程中工学、理学为主的情况(如图6)有所不同。体现了我国首批视频公开课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为主,重点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类、科学技术类和社会热点类、素质教育课程,兼顾其他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建设目标。
3.开放的传播渠道,保证了课程的高度开放共享。
传统教育电视节目一般通过无线、有线、卫星等电视网络进行传播,随着电视网络化发展以及国家“三网合一”政策出台,教育电视节目传输渠道日益丰富,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技术日益普及,教育电视节目传播范围也日益扩大。但由于版权保护、接收装置等原因,教育电视节目特别是优质的节目还未能得到高度开放共享。
精品课程中由于部分课程存在重申报轻维护的现象,而课程服务器、学校网络运营安全性、稳定性不一,造成精品课程视频资源未能实现全部连通、可用性差,一些精品课程视频出现难以访问或者访问速度慢、播放质量差等现象,影响了视频资源的有效应用。
针对精品视频公开课项目,教育部组织建设了统一的共享服务平台“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爱课程网”,共享平台将通过课程申报遴选和成品评选的视频公开课的上线发布,并通过论坛等方式收集公众意见。这种使用统一的平台、集合全部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模式,有利于发挥集聚效益,有利于课程的传播与共享。除了教育部建设的“爱课程”网,教育部还和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两家媒体单位合作,使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在公共网络中共享,和国外知名大学的视频公开课在同一个平台上具有相同的话语权。这样不仅高校师生、教育网内用户可以观看,普通大众也可以方便的通过公共网络学习,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开放水平,有利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四、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与推广策略
我国教育电视、精品课程建设一直保持政府规划推动、学校组织建设的思路,但因建设理念、支撑技术等问题限制,资源的可及性与可用性存在一些问题,视频资源应用在教育教学中、促进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学与学习质量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国外名校视频公开课大规模传播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教育资源,满足了大众的教育需求,也造成某些领域话语权的失落、影响了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和先进科技成果的传播和应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根据其特点,深入研究相应的建设和推广策略。
1.解决关键问题,构建相应激励机制
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采用政府主导、高校自主建设、专家和师生评价遴选、社会力量参与推广的建设模式。这种模式和精品课程一样还是属于组织建设模式,这需要制定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经费投入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能动性,这是决定课程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
而知识产权处理有三种:保留所有权利、不保留任何权利和界于二者之间的知识共享。我国精品课程一般作为职务作品,知识产权由政府主管部门处理。而国际现在通行做法是公开课程采用“保持署名、非商业使用、禁止演绎”的知识共享原则。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在知识产权保护上需要进一步明确,并制定相应的约束条例。
明确主讲教师职能、确保经费的适当投入。麻省理工OCW公开课项目经费投入每门课在1000~3000美元之间,这种经费投入力度并未超过我国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投入,但国外精品课程一般不额外增加教师工作负担,只是提供已有的教学资料,不承担教学反馈、课程维护的责任。而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需要专业的拍摄与编导团队、专业的传播运营团队,这些技能一般是课程教师不具备的。因此,主讲与制作团队分离,分别给予相应的经费保证,也应是激励制度中的一环。
2.以课程高质量建设为根本,以课程有效推广与使用为核心
麻省理工大学OCW项目引发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约2000多门的公开课程在世界范围引起了重大反响,根本原因在于高质量的课程内容代表了最前沿的知识和思想,这是麻省理工超过70%的教师积极参与其中的重要结果。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目前限于“985工程”大学并逐步推向“211工程”大学和其他有明显特色的院校,这种高层次的建设者定位为课程的高质量提供了基础。但与教育电视、精品课程不同的建设理念需要不断的培训、交流,逐步渗入到课程建设过程中。好的课程资源还需要好的推广,促进课程的有效使用。统一的管理运营团队和平台能促进课程使用的研究与实践。原有精品课程由教学团队建设、各学校独自运营的推广模式,风格不一的界面、组织不同的架构、繁杂多样的地址,为其畅通性、可用性带来一定障碍。精品视频公开课采用统一的共享平台,并探索和商业网站合作在公网知名门户网站同步推出,符合“覆盖就是收视率”的传播策略。同时,在宣传推广中可以使用有效的传播策略,使课程上线成系列、有热点、带来关注,通过在线交流、个性化学习记录等方式构建学习者社交网络,使学习和生活融合,促进课程基于网络的社交传播,扩大课程的知名度和收看率。
3.组建专业建设团队,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教育部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组建了协作组、专家组和技术组,视频公开课制作同样也需要一支包括课程专家、教学设计师、电视媒体专家的专业建设团队,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课程专家负责对课程选题、课程内容进行选择组织;教学设计师则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为课程教师和电视制作团队提供教学过程与适合体现电视魅力的教学资源选择建议和意见;电视媒体团队则负责选择合适的录制场地、拍摄方式、构建录制编辑系统等,实现课程专家与教学设计师的目的意图,开发制作相应视频课程。
专业化的课程制作方式使制作团队各负其责,在统一协调的基础上,使课程制作、推广的各环节做到投入和产出的平衡、经济效益与公共服务的兼备。
五、结束语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知识与信息高度密集的产品,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在新的技术与社会形势下的视听教育新发展,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教师与教育技术人员协作,在制作与推广传播中使用新技术、体现新理念,促进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有效使用。
作者简介:刘广,华南理工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教育传播。
收稿日期:2012年7月25日
编辑: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