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为本采用模式”(CBAM)及其对我国幼儿园课程采用的启示

2012-04-29张世义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启示

张世义

【摘要】“关注为本采用模式”从关注阶段、使用水平和革新形态三个维度分析与评估课程改革参与者的参与程度,强调整体性的发展性评价、参与式评价并关心改革实施者。它对我国幼儿园课程采用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关注为本采用模式;幼儿园课程采用;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10-0009-05

课程采用(Curriculum Adoption)是指课程的开发、选择、实施和评价过程,其本质是课程的变革和创新过程。当前,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潮和追求高质量幼儿教育的社会共识的推动下,我国幼儿园的课程经历着各种变革和创新。国外的一些教育评估理念非常强调对课程改革参与者、实施者进行全面评估,以使变革创新更富有成效。在林林总总的教育评估模式中,“关注为本采用模式”是颇有影响力的模式之一,为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所广泛运用。

一、“关注为本采用模式”(CBAM)简介

“关注为本采用模式”(Concerns-Based Adoption Model,简称CBAM)是由美国学者霍尔等人在富勒所提出的教师关注阶段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谓“关注”,是指教师“对某一特定问题或任务的情绪、疑虑、想法和思考”。〔1〕富勒较早对教师的“关注”进行了研究。上世纪70年代初,富勒就提出,教师的“关注”经历着四个发展阶段:无关注阶段(Non Teaching Concerns),此阶段的教师其实仍是学生,未曾经历教学,没有教学经验,所以还不曾关注教学问题;自我关注阶段(Concerns about Self ),此阶段的教师是实习生,有一种求生趋向,具体地说就是关心自己能否在教学环境中生存下来,能否胜任教学工作;任务关注阶段 (Concerns about Task),此阶段教师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如教学资源的获取、教学进程的控制;影响关注阶段(Concerns about Impact),此阶段的教师关注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如教学是否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以及如何对教学进行改进。富勒认为:(1)四个阶段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发展的,随着教师的成长,逐渐出现成熟关注(即影响关注);(2)每个阶段都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前一阶段的问题没有解决,就不会向后一阶段发展。〔2〕富勒的教师关注阶段论展示的是教师关注发展历程的经典画面,因此被理查德森和普兰斯尔描述为“可能是教师发展阶段理论中最经典的理论”,因为“其划分的教师发展阶段是相对稳定的,具有序列性的,又是分等级的”。〔3〕霍尔与其得克萨斯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同事把教师关注阶段理论用于课程实施和评价的研究中,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提出了“关注为本采用模式”,认为课程改革中参与者、实施者对改革的关注经历了低度关注、自我关注、任务关注和影响关注四个阶段。在霍尔的理论中,“关注”的含义发生了一些变化,它被描述为“教师个体在课程改革中所产生的与日常教学生活相关的情感、态度、观点以及作出的回应”。〔4〕这一模式被富兰与庞弗雷特称为以忠实取向“评定实施程度的最综合与最清晰的理论”。〔5〕

具体来讲,“关注为本采用模式”基于大量的实践研究,认为参与课程改革与创新项目的人员在情感、态度和技能方面也经历着几个发展阶段。因此,该模式开发了一整套评价改革创新项目参与者的参与程度的程序,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关注阶段(Stages of Concerns)、使用水平(Levels of Use)和革新形态(Innovation Configurations)。

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描述了参与者对改革与创新项目的认知、情感和态度,〔6〕并把参与者的关注水平划分为7个阶段〔7〕(见表1)。

关注阶段问卷(Stages of Concerns Questionnaire)共由35个项目组成,以5个项目为一组。研究者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百分数转换后,制作出“关注剖面图”,通过图中的波峰、波谷及图像走势解释教师“关注”的变化。

使用水平(Levels of Use)是指通过短时访谈和观察法来考察实施者在革新项目中的行为,即他们正在做什么或没有做什么。〔8〕研究者通常问实施者一些问题,如“你在实施这项革新吗?”“你觉得这项革新怎么样?”〔9〕研究者根据实施者的回答以及自己的观察记录并对照《使用水平》(见表2),〔10〕评定实施者的参与水平。

革新形态(Innovation Configurations)是指研究者结合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访谈记录,用一个二维表格对革新项目及其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11〕用以评估革新项目本身的合理性。霍尔等人编制了一份关于数学课程改革状况的核检清单,从六个方面对数学课程改革状况进行了评价,包括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学分组类型,对项目各单元模块的使用,对课程改革目标的使用,效果的测评方法以及对测评结果的使用。〔12〕这份核检清单又对各方面的状况从最差表现到最好表现作了分条描述,评价者可选择其中最适合自己现状的描述。如对教学资源的使用描述有六条:(1)仅使用部分文本信息资料。(2)仅使用教材。(3)强调教材的使用,使用程序性知识及补充性资料。(4)强调使用程序性知识,且使用教材和补充性资料。(5)综合使用教材、有关程序性知识以及自编资料和活动。(6)广泛使用各种教材、程序性知识、补充资料,并通过活动以及自制的材料进行操作训练,利用各种活动室、实验室。

“关注为本采用模式”设计了一套完整且具有操作性的评估方案,可让评估者相对客观、真实地评估革新项目中实施者的现状,而项目领导者可以据此对项目实施进行调整,以促使项目得到持续、有效地推进。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式对实施者的评估是一种参与式评估,强调在评估过程中促进实施者的改变,帮助实施者提升各项实施水平。霍尔等人还提出通过“采用代理”模式来促进革新项目实施系统的整体效率提升。〔13〕“采用代理”是由“采用代理人员”组成的组织机构,他们可以调动各种资源来帮助实施者提升使用水平。这些资源既可以由非正式机构,如一位校长提供,也可以由正式机构,如一所学校或者某个学校联盟提供,而“采用代理人员”就是进入这所学校的一名专家。下图清晰地展现了其工作机制。

二、“关注为本采用模式”(CBAM)的发展与应用

“关注为本采用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14〕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关注为本采用模式”在理论拓展和教育实践中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著名的“明日苹果教室”(Apple Classrooms of Tomorrow,简称ACOT)项目、信息技术工程项目(Proje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PIT)中,“关注为本采用模式”成为其主要的理论来源,而“关注为本采用模式”本身也得到了发展和光大。ACOT项目对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实践进行了十多年的探索,提出了教师信息技能的三个发展阶段理论:生存(Survival)、熟练(Mastery)和影响(Impact),并提出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五阶段理论:进入(Entry)、采用(Adoption)、适应(Adaptation)、个人化(Appropriation)和创造(Invention)。有人对信息技术媒介支持下的课程改革水平进行了区分:促进学生学习(Student Learning Level)、促进班级学习(Classroom Processes Level)和系统化改变(Organizational Change Level)。〔15〕 荷兰较早对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改革进行了研究,在PIT中,研究者运用“关注为本采用模式”对教师进行测评,以支持教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21世纪以来,“关注为本采用模式”的影响更加广泛,其理论框架及其评价模式已在美国、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塞浦路斯以及我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发展和应用,它成为教育革新,特别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助力器。

三、“关注为本采用模式”(CBAM)的特点

1.整体性的发展性评价价值导向

“关注为本采用模式”对实施者的参与程度、实施水平作了等级划分,但其主要目的不在于进行价值判断,而在于了解革新项目的实施现状,以寻找相应措施提升实施者的实施水平。各维度之间不是孤立的,对实施者个体评价也避免“个人主义”的狭隘眼光。霍尔在对“关注为本采用模式”进行全景描述时就强调,它除了考虑实施者个体的关注阶段和实施水平,更从整体上考虑其他变量。最终,革新项目实施系统的全景被勾勒出来。〔16〕

2.“强调改变”的参与式评价

“关注为本采用模式”是一种类似于“行动研究”范式的评价模式,研究者也是革新项目的参与者。更重要的是,研究者自身以及实施者在这个过程中都应发生改变。其实“关注为本采用模式”所强调的“改变”,更倾向于是“发展”。霍尔认为评价不应是对“象牙塔理论”的机械应用,而应主要关注如何促进改变。“采用代理”就是对这一观念的最好例证。

3.关心实施者

霍尔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的改革中)之所以很少出现有意义的变化,是因为我们几乎把关注的焦点全都放在了宏观系统层次上,但其实应该首先关注实施改革的个体”。霍尔认为这样做的理由很充分,“除非个体参与改革,否则宏观系统的变革就不会出现”。〔17〕因此,“关注为本采用模式”非常关心实施者在革新中的所思所想所行,并通过评价来促进实施者的改变。

四、对我国幼儿园课程采用的启示

“采用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18〕幼儿园课程采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是课程采用的主体。但是,教师必须经过一个转变过程,才能以个人化的方式逐渐进入课程采用。“关注为本采用模式”强调,首先要承认教师自我关注存在的合理性。当然,承认并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要在此基础上促进教师关注的发展。“关注为本采用模式”对我国幼儿园课程采用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

1.课程采用中“关系”的建构与提升

关系,特指课程改革和创新项目与实施者的关系。具体到课程采用,是指课程改革项目与教师的关系,即教师对课改项目的态度、情感以及行为反应。作为一项革新(如课改)的倡议者和领导者,必然希望革新能够又好又快地得到推进,但是如果不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革新的情感、态度及行为反应,那么革新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因为它只有通过教师的实施才能发生。因此,在课程采用中应及时通过各种途径建构教师与课改项目的“关系”,了解教师的现状,并使用有效策略促进课改实施质量的提升。如教师处在信息阶段,就要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教师处在常规阶段,就要鼓励、支持教师不断“超越自我”。

2.将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采用统一起来

不论是课程的采用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是为了向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二者最终目的是一致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可以和课程采用统一起来的。对于这点,霍尔的论述颇为经典,“很少有人认识到(教育的)变化的实现在于教师运用这些事情(革新项目)去改变”,而“教育中我们变化的方法就是增加一些东西,新的课程、新的组织结构、更多的训练、更多的控制……”。〔19〕课程采用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在于教师自身的改变与发展,否则,无论多么丰富、完美的课程经由教师实施也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课程。课程的采用应有一定的连续性,要与本园的课程现状有效对接,在教师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让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课程采用统一起来,才能共同演奏出一曲美妙的课改协奏曲。

3.重视课程采用中教师的声音

幼儿园课程采用中有许许多多教师的身影,她们接受培训、参加研讨、设计教案……但是缺少教师的声音,教师成为了被动接受者。康斯坦汀斯研究了塞浦路斯小学教师在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关注发展阶段后指出,“如果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教师能否对任教科目做出合理的判断是很不明智的,因为教师仅停留在信息关注阶段”。〔20〕因此,了解教师所处的阶段非常重要,倾听他们的声音非常必要。课程采用中要挑战教师,要以先进的理念和实践引领教师的发展,但必须关心教师的声音。

参考文献:

〔1〕〔5〕〔9〕尹弘彪.课程改革中教师关注阶段理论的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8):38-43.

〔2〕FULLER F.Concerns of teachers:Research and reconceptualization〔R〕.Chicago: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1974.

〔3〕PAUL F CONWAY,CLARK CHRISTOPHER M.The journey inward and outward:A re-examination of Fullers concerns-based model of teacher development〔J〕. Teaching and Education,2003,(19):465-482.

〔4〕〔20〕CONSTANTINOS C.Teachers concerns regarding the adoption of a new mathematics curriculum:An application of CBAM〔J〕.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2004,57:160-164.

〔6〕〔8〕〔14〕〔15〕C PAUL NEWHOUSE.Applying the concerns—based adoption model to research on computers in classrooms〔J〕. Journal of Research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2001,133(5).

〔7〕 〔10〕〔13〕 〔16〕〔17〕〔18〕〔19〕 HALL GENE E.The effects of“change” on teachers and professors—theory,research,and implications for decision-makers〔R〕.Austin:The National Invitational Conference on Research on Teacher Effects:An Examination by Policy-Makers and Researchers,1975.

〔11〕 〔12〕HALL GENE E.Evalution of the delivery of services:A concern-based perspective for the design of evalutions〔R〕.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ngitudinal Evaluation of Brlingual Programs,1980.

CBAM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Adoption in China

Zhang Shiyi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210097)

【Abstract】CBAM (Concerns-Based Adoption Model) analyzes and evaluates how much curriculum reform implementers are involved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stages of concerns, levels of use and innovation configurations. CBAM emphasizes the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and participatory appraisal, and cares about the reform implementers. The significance CBAM produces for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adoption in China should not be ignored.

【Keywords】CBAM;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adoption; significance

猜你喜欢

启示
浅析中西方艺术的思想差异与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新词英译的特点及启示
戏曲表演艺术给予我的启示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