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英译的主要制约因素
2012-04-29钟明国
[摘 要]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文心雕龙》英译研究形式单一、成果稀少、研究群体较弱小。《文心雕龙》英译及研究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文本内制约因素和文本外制约因素。我们应更多地从《文心雕龙》文本内制约因素研究入手,深入细致地分析这些因素的存在对《文心雕龙》英译的限制,寻求既能方便西方读者理解、又不失原意的最为合理的翻译策略和手法。
[关键词]《文心雕龙》 英译 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 H1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1-0051-02
一、《文心雕龙》英译现状
威列亚历(A.Wylie)于1867年出版的《汉籍解显》对《文心雕龙》的简介被认为是西方关注《文心雕龙》的开端。1951年,美国汉学家E·R·Hughes的《文赋》英译本包括《原道》的英译The Basic Dao,是《文心雕龙》第一个英译本。直到2004年,中外共出现了8个《文心雕龙》译本,分别为:施友忠全译本(1959年出版)、杨宪益和戴乃迭节译本(1962年出版)、匈牙利汉学家杜克义(Ferenc T″okei)节译本(1971年出版)、王佐良节译本(1989年出版)、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节译本(1992年出版)、黄兆杰(Siu-kit Wong)全译本(1999年出版)、杨国斌《文心雕龙》全译本(2004年出版)。
从译者国别来看,《文心雕龙》英译者多为中国籍学者,共计5位。从时代分布情况来看,8个译本零星分布于从1950年代至2000年代的60年期间。从出版地来看,有4个译本在中国(含香港地区)出版。从译本篇幅来看,全译本仅有3种,且皆为中国籍译者所译,在国外发行出版的英译本中,唯一的全译本是中国籍学者所译。由此可见,西方学界的《文心雕龙》译介是十分单薄的。究其原因,已有部分学者从不同视角作出了部分探讨。王晓路[1]以“术语的困惑”和“体系的差异”为题,为此把其中导致西方中国文论研究贫乏造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黄鸣奋[2]等则更多地从西方自我中心主义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文心雕龙》英译如此单薄,其原因无疑是多层面的,但总体而言,无外乎影响翻译的文本策略的文本内制约因素和影响翻译的文化策略的文本外制约因素。本文拟从这两个层面入手,探究《文心雕龙》英译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文心雕龙》英译的主要文本内制约因素
关于《文心雕龙》英译的文本内制约因素,现有研究成果已有部分分析,其视角大多集中于中西文论术语的差异、中西文论叙述方式的差异等两大层面。
首先,中西文论体系各自采用的术语体系之间的差异的确是《文心雕龙》英译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从为数不多的《文心雕龙》英译研究成果来看,术语英译的确会 引起译者的特别关注。海陶伟[3] 280-288认为施友忠译本过分忠于原著,造成普通读者难以理解,同样也不适合专业的汉学研究者,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施友忠译本术语处理的策略不够妥当:非专业读者很可能因译者在中国文论语境中采用西方文论术语,采用过度贴近原文形式,从而使不熟悉中国古典文论的普通读者陷入迷惑,而对于专业汉学家而言,译文及相应的注释中存在不少误读,无法传达原作概念的基本内涵。霍克斯[4]331也特别提及了术语的英译问题:“在描述性或叙述性文体中,以一个术语代替另一个意义相似的术语进行表达是一个很好的权宜之计,如果涉及重要术语的论述中,就术语的代替而论必然造成难以忍受的混乱。”如何解决术语翻译问题,仍然是今后的《文心雕龙》英译乃至中国古代文论英译面临的巨大难题。
其次,《文心雕龙》的文体与英语文论的典型文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心雕龙》以理论构建为目标,采用的却是诗歌、散文等抒情性文学作品的常用语言风格,其中语言过于艺术化,这样至少会造成《文心雕龙》英译两个方面的限制。其一,艺术化的语言存在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唯美的意境,在翻译的过程中是很难表达传递的。其二,《文心雕龙》乃至于中国古代文论所常采用的高度艺术化的抒情性语言给文论本身的叙述产生的影响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文论叙述语言的最大特征在于分析性,为此更要采取以准确为主的分析性语言,《文心雕龙》艺术化的语言在翻译过程中的取舍无疑是最大的问题。
三、《文心雕龙》英译的主要文本外制约因素
《文心雕龙》相关思想中的复杂性同样也对英译的制约性有所影响,其中对此评论人及译者都会有所体会。海陶伟[3]280-288认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颇具代表性,在他看来,施友忠译本在我国文论语境中众多采用西方文论概念,侧重偏于原文,在解说方面存在严重匮乏。侯思孟[5]136在对施译本的评论中的分析更为细致:施中相关翻译的错误不是很明显,但很难抓住相关要领,单纯的停留在字句表面上。
其次,对于文论界从文化交流角度对中国文论研究的反思仿佛并不缺乏,即使是从文论界由零散逐渐转变成较有体系的译介及研究的1950年代,同样也有一些对于西方中国文论研究整体趋势的一个观察与思考。海陶伟[3]280把西方学界中《文心雕龙》译介以及研究体现相对较晚的现象归纳为学界对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了解得较少:“现在而言《文心雕龙》英译不算是一项紧急的工作,因为就读者来说,对于它所处的传统知识了解得太少——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往往不算单独的文类,而是在所批评的作品当中,也并不说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在译者能力范围内。”同样霍克斯[4]331也有相关认同点:“或许是由于在文学批评研究前都会先对中国文学有较充分的了解。”整体而言,就西方中国文论研究现状进行相关文化或者历史的反思论点可划分为三类:
首先,针对西方中国文论研究中的不均衡及相关原因进行探讨分析。王晓路[1]196通过从西方学者研究兴趣的角度考虑,对西方中国文论研究在类型中的不均衡给出了相关解释:很多西方学者大多对于与自己文学传统相近的文类较偏爱。大部分汉学家就其叙事文学及理论的相关研究的兴趣明显高于中国抒情文学及理论的探讨,华裔学者便偏重对于中国抒情文学的研究。
其次,从语言差异视角分析探究西方中国文论研究的匮乏。张海明在探究分析西方中国文论研究起点趋势及原因时认为,欧美在20-30年代,是以新批评为代表的形式主义文论形成及发展的阶段,之前的象征主义诗论对“纯诗”追求以及形式主义文论对于“文学性”相关强调,便会促使文论家在译介及研究来自另外一种文化传统文学理论时,会比较关注与之相近的观点。对比之下,从《文心雕龙》的泛文学理论来说,严羽《沧浪诗话》对诗歌特殊本性的相对重视便会更易让欧美文论家作为同调。同样在斯宾加恩对《沧浪诗话》的高度评价中可以看出价值取向所在。
再次,中西文化或经济实力对比来对西方中国文论的薄弱做出相关解释。邹广胜很明显地把这种局势所长生的原因归结在中西文化的强弱对比下:“《文心雕龙》研究并没有在国外引发很多反响:其研究人员也大部分为西方理论界的边缘人物,并且多数还是华裔,即便如此,他们只是做些大致的译介工作,并不会运用《文心雕龙》中的相关理论知识来丰富、改善西方理论界对于文艺理论的认知,更有些研究人员把《文心雕龙》作为印证西方文学理论普遍性的材料及论据。” 黄维樑[6]68-70对西方二十世纪中国文论研究现状发展进行了相对细致的统计,结果为“中国古今文论在西方,我们只看到冷遇和忽视”,并由此认为:西方文论界由于对于经济及政治势力的对比而有意忽略中国文论。
四、结论
就两种因素对《文心雕龙》现状的影响来看,究竟是文本内制约因素为主,还是文本外制约因素为主,目前学界尚未见深入细致的相关讨论。海涛玮等西方学者多半是把《文心雕龙》英译的难点归结于文本内制约因素,于文本外制约因素仅略有提及;王晓路等中国学者却更多地将其归结于西方对中国文论的有意忽略。论者以为,西方中心主义固然是导致《文心雕龙》英译及其研究相对滞后的重要因素,但将其归结为首要因素的看法仍然值得商榷。从文化交流史来看,中国传统文论进入西方学界视野的时间无疑晚于小说、诗歌等其他典籍,所取得的成果也较少,但西方学界在这一领域的努力也不可忽视。因此,将《文心雕龙》英译的单薄原因主要归咎于西方学界的冷漠无疑有失偏颇。我们应更多地从《文心雕龙》文本内制约因素研究入手,深入细致地分析这些因素的存在对《文心雕龙》英译的限制,寻求既能方便西方读者理解,又不失原意的最为合理的翻译策略和手法。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晓路.术语的困惑——西方汉学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述评[J].文艺理论研究,1999,(4).
[2] 黄鸣奋.英语世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1994,(4).
[3] Hightower, J.R. Review on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J].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59,(22):280-288.
[4] Hawkes, David. Review on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J].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60,3(19):331-332.
[5] Holzman, Donald. Review on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J].Artibus Asiae, 1960,2(23):36-139.
[6] 黄维樑.20世纪文学理论:中国与西方[J].北京大学学报,2008,(3).
[责任编辑: 黄 晓]
[收稿时间]2012-07-26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外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现象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09C603)。
[作者简介]钟明国(1968-),四川通江人,重庆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翻译学博士。研究方向:中西译论及典籍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