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和害国只有一步之遥等
2012-04-29
爱国和害国只有一步之遥
中国青年报著文说,日本政府罔顾历史,非法“购买”钓鱼岛,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激起中国民众的愤怒和不满。我国不少城市都爆发了针对日本的示威游行。然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如何能做到冷静克制、保持理性。掀翻的汽车、冒烟的街道、暴戾的表情——泄愤式的爱国,保卫不了钓鱼岛,更保卫不了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失去了对法律底线的恪守,激情就会变成恶魔。“义愤填膺”地打砸同胞的汽车,“同仇敌忾”地围攻在华的日本人,吃霸王餐,抢劫店铺,这些暴行,跟爱国毫不沾边。砸车,损害的是公民的个人财产;袭击日餐店,累及无辜;抵制日货,也让国货一并受损。全球化之下,各国的经济已经彼此渗透融合,不由分说地抵制,很可能导致“玉石俱焚”。
爱国和害国,有时候只是一步之遥,理性是两者的分界线。钓鱼岛之争以及中日关系错综复杂,绝非“匹夫之勇”就能了断。愤怒和冲动不是解决问题之道。保持理性,才能应对复杂局面,才能让别人明白你的利益表达,才能获得支持和尊重。而一旦偏离了理性,再理直气壮的诉求,也会在“闹剧”中化为乌有。爱国,不是喊喊口号图一时之快,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之争,最终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让我们记住一个年轻人对“中国该不该强硬反制日本”的看法:我们要抵制日货,并不是要砸自己的日货,我们在各行各业,都要比它做得好。我们的官员,比他们的廉洁;我们的街道,比他们的干净;我们的桥,比他们的结实;我们的年轻人,比他们更有未来,更有希望。
政治,一个易被误解的概念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作家梁衡在北京日报撰文说,我长期当记者,深入基层,出入官场;后来又从事管理,身为官员。了解了老百姓怎样看政治,官场怎样看政治。我想从百姓所望和官员所为角度给政治下这样一个定义:政治是一定的个人或集团借用公民所委托的权力来为社会和民众办大事。这里有几个关键词:一是“办大事”,不是做小事,不要作秀,不要庸俗化;二是“公民委托的权力”,你手中的权姓公不姓私,政治家干的事是公事,不是私事;三是“个人或集团”,就是说再大的事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机构或人来干,可能干好,也可能干坏,因此必须有监督和制约。
凡政治之事都是公事,是公开进行的为公众的事。政治姓公不姓私。解放初老百姓常把政府工作人员称为“公家的人”,现在则称为“公务员”,又有一个新词叫“公共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对政治最好的诠释,人民是最多数公众。公与私是政治与非政治的一条分界线,也是底线。政治一是为公,去努力代表最多数的民众;二是公开、透明、竞争、监督,好争取到最多的人自觉跟你走。
政治是由人,由组成集团的人来具体实施的,需要监督。政治是民众把自己的权力出让,委托公共机构去代为行使。但这个机构不是一座办公大楼,而是由人组成的管理集团,是一群人。他们的活动是政治活动,他们是政治人物。政治人物不是神,不是机器人,是活着的有血肉、有情感、有私利的人。这就生出两个问题。一、人孰能无错,他们在办事过程中,因知识、能力、经验所限,可能会犯错误。二、人孰能无私,他们可能碍于私情,动了私心,为集团或个人之利办一些损公利己的事。这样就会有工作的失误或吏治腐败,有贪有诈,这是古今中外政治运作中一个永远的难题。于是就需要监督。权力与监督如人之双腿,鸟之两翼,失去一方就不平衡。当然,领导人物中也会有清教徒式的自我约束力极强的人。但这只是个别的、短暂的,从来没有什么自觉的政治,只有在监督下保持平衡的政治。如果监督无效,当权者就会失误、腐败,矛盾就会激化。
对一般人来说,也不要鄙视政治,不要存偏见,不要以远离政治为清高。政治毕竟是大事,是大家的事、国家民族的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且我们生活的好坏,确实也脱离不了时局,脱离不了政治。现在,人们议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包括议论物价、治安、环境等,这说明人们心里还是有政治,从来也没有忘记政治。
不会倾听是整个社会的毛病
南方人物周刊刊文说,在刘震云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莲》里,农村妇女李雪莲去告状,各级官员都没理她,结果是,各级官员都倒了。刘震云认为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没有倾听”。“这些官员,关心的是升官发财的事,没有人倾听像李雪莲这样的人的内心活动。平常不听老百姓的声音,什么时候听呢?”李雪莲的话没人倾听。李雪莲原本想解决的就是芝麻大的事情:她和丈夫为了生第二个小孩,假离婚,谁知离婚之后,丈夫跟了别的女人,成了真离婚。她要告丈夫甚至自己,纠正假离婚这件事情。这本来是她跟丈夫的事,很快变成了她跟法院的事,接着变成她跟县政府、市政府、省政府的事,她一路上访,最后闹到北京,闹到了人民大会堂。因为她的事情,各级官员阴差阳错地全被撤了职。政治的逻辑、社会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全插到家务事中去了。本来一桩芝麻大的事情,因为大家都不“倾听”,结果“芝麻变成了西瓜”,一切都无法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