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宅重生记

2012-04-29谭健

当代党员 2012年11期
关键词:戴笠石库门公馆

谭健

晨曦熹微,重庆上清寺披染着圣洁的金黄。

中山四路85号,磨砖对缝的灰色砖墙,簇拥着悬山式的门楼,推开沉重的黑漆木门,充盈鼻腔的是满墙爬山虎的清香。

一道黑漆木门,把这座公馆与外界隔绝开来……

“棒棒”公馆

谢晋富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触碰戴笠公馆的大宅门,是在2008年的夏天。

那年7月,老谢从四川邻水一路东行,来到重庆,投奔在这里当“棒棒”的儿子。

他穿过黑漆斑斑的大宅门,走下青石台阶,躲过院子里的几摊污水,顺着边上的木板楼梯上了二楼。

在他脚下,散发着腐味的木板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仿佛在诉说公馆的前世今生。

二楼,东扯西牵的电线把长廊的空间切割得支离破碎,顶楼一间小屋已经坍塌了。

此刻,谢晋富并不知道,这座三层小洋楼曾经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有着“蒋介石的佩剑”之称的戴笠的公馆。当然,谢晋富更不会知道,就在这里,中国谍报人员曾破译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情报。

谢晋富只知道,这里是自己当“棒棒”的儿子和20多户进城务工人员的出租屋,每个月的租金是200元。

大门外,站着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史若飞。

史若飞喜欢逛老建筑,常常会转到戴笠公馆来。

盯着公馆院子墙上那块有了锈痕的“重庆市渝中区文物保护单位”的铭牌,史若飞发出一声惋惜的长叹。

叹息的不止是史若飞,还有重庆市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程峰。

“在全市,还有更多的文物遗址处在风雨飘摇中。”从2005年开始,程峰就关注起全市的抗战遗址遗迹保护。

然而,这份爱却略显沉重,“全市抗战遗址遗迹,部分残存81处,毁54处”。

“巴蔓子将军墓不见天日,东华观藏经阁摇摇欲坠,法国领事馆旧址危机四伏……”在2007年的渝中区“两会”上,忧心忡忡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了10份议案和提案,都是关于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

然而,保护又谈何容易。

“这些遗址的产权分散,文物管理部门无权对公馆进行管理。”程峰无奈地摇摇头。

解放以后,这些遗址大多作为公房分配了。昔日的公馆,成了平常百姓家,历史的尘埃被油盐酱醋所替代。

数百座老旧建筑,正一格一格地爬出人们的记忆。

另一方面,“隆隆”巨响的城市现代化脚步,则无情地把人们残存的记忆碾得粉碎。

修旧如旧

2006年,上海新天地。

“青春是可以复活的!”程峰击掌大喜。

漫步石库门,青瓦灰墙的老上海建筑之间,是各式各样的高档咖啡馆。

流连其间,程峰仿佛感觉时光倒流,犹如置身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

从这年起,程峰和市文资公司的同事们将触角伸向全国,寻找重庆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的“重生”之路。

“石库门模式”让他们眼前一亮。

石库门曾是上海破旧、拥挤的恶劣环境的代名词。

如今,通过修旧如旧,石库门被开发成上海文化休闲旅游的胜地,数百栋老旧建筑获得了重生。不仅如此,这里还成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程峰等人的石库门之行,改变了戴笠公馆的命运。

从上海归来,程峰逢人必讲“开发性保护”。

2007年5月14日,经过长期酝酿,市文资公司向市政府报送《关于保护开发历史建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议》,建议维修改造戴笠公馆,将其开发为巴渝文化会馆。

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同意。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同戴笠公馆原住户协商,市文资公司取得了戴笠公馆的产权。

2008年9月30日,戴笠公馆修旧如旧工程启动。

程峰总爱往戴笠公馆跑,他担心工人会伤到公馆里的宝贝。

一个日本造的壁炉成了修复工程的焦点——由于年久失修,壁炉出现了破损。

“修复困难吗?”程峰问。

“瓷砖是日本造的,工艺难度很大。”专家回答。

“砸了,照着样式重建一个。”有人建议。

“那岂不是成了‘假古董了!”重建的建议被专家组否定。

最终,专家查阅了相关文献,采取修补的方法,把破损的部分补齐,让壁炉恢复了原貌。

不仅是壁炉,公馆内的木地板、墙面颜色、条石、青砖褐瓦等元素,全部得到特殊的保护处理,被保留下来。

文化造势

戴笠公馆复原了。

2010年初的一天,站在公馆外的史若飞心情不可名状。“重庆的书法艺术何时也能像这公馆一样恢复青春?”

从全国来看,重庆的书法艺术氛围还不够浓。

“实际上,重庆有不少书法大家。”史若飞说。

晏济元便是其中的集大成者。晏济元,别号素贞老人、老济、济公、江洲散人。

人们熟知晏济元,是因为他的画。朱德曾经评价“海外有个张大千,国内有个晏济元”,其绘画上的成就可见一斑。

“晏老的书法也堪称一绝。”史若飞眼波流动。

即便如此,重庆的书法艺术依旧不为人道。

“我们缺少对外展示的阵地。”史若飞摇摇头。

当年4月底的一天,巴渝文化会馆的人找到史若飞。

“巴渝文化会馆将成为我市的传统文化艺术地标。”来人雄心勃勃地说。

巴渝文化会馆便是修复后的戴笠公馆。

“需要我做什么?”史若飞问。

“请您出面,请晏老出山,办一场书法展。”

“行!”史若飞一口答应。

巴渝文化会馆修复后,需要装填文化产业,以维持会馆的运营,从而实现历史遗址的“活保”。

于是,市文资公司专门成立了重庆嘉禾实业有限公司,程峰任总经理。

“要把会馆建成‘汇聚巴渝文化特色,展示巴渝文化魅力的文化阵地。”程峰信心满满。

新生的巴渝文化会馆急需一场“处女秀”,借此扬名立万。

晏济元成为这场“处女秀”的不二人选。于是,会馆找到了与晏济元有着深厚交情的史若飞。

经史若飞引见,晏济元同意在巴渝文化会馆举办其个人书法展。

2010年5月10日,巴渝文化会馆正式开馆。

巴渝文化会馆的“处女秀” ——“晏济元书法艺术展”也同时开幕。

持续十天的书法艺术展,吸引了近千名参观者到现场观摩,西南大学、遵义医学院、第三军医大学的同学甚至自发前来参观。

此后,巴渝文化会馆还陆续举办了十几场书画艺术展。

“涂山三杰”、王闲影、李际科、许伯建……一个个巴渝文化精英纷纷走进会馆,让会馆攒足了人气。

文化“金蛋”

2012年4月8日下午,巴渝文化会馆三闲堂茶艺会所。

“下面一件拍品是苏葆桢的《葡萄》,尺寸35cm×70cm,无底价开拍。”拍卖师向在场的竞拍者宣布。

竞拍者盯着旁边的拍品,画中浅紫色的葡萄粒粒饱满晶莹,充满了丰盈之美。

“200元。”有好事的竞拍者第一个喊出了报价。

在座的竞拍者发出一阵哄笑。

众所周知,被誉为“苏葡萄”的国画大师苏葆桢,正是以其独树一帜的葡萄图而享誉海内外。

“10000元。”第二个竞拍者把竞拍价拉到正常的竞拍价位上来。

随后,又经过三轮竞拍。

“70000元。”竞拍者第六次喊价,现场再无人举牌。

“70000元第一次。”

“70000元第二次。”

“70000元第三次。”

“成交!”一声槌响,《葡萄》最终以70000元成交。

这天进行的是“巴渝文化会馆春季竞拍会”。

此前的“晏济元书法艺术展”及随后举办的十几场书画艺术展,叫响了巴渝文化会馆这个品牌。所以,当会馆一说举办竞拍会,便得到不少收藏家的响应。

这次春季竞拍会上,共推出44件拍品,其中,会馆自有拍品19件,以会馆名义征集名家作品18件,合作方嘉华拍卖公司提供拍品7件。

经过激烈的竞拍,竞拍会实际成交42件拍品,成交金额达611400元。

这样的竞拍会,巴渝文化会馆至今已举办了五场。

“通过举办竞拍会,会馆可以赚取服务费用,从而获得会馆的保护修复资金。”程峰说,“下一步,我们将把书画艺术与礼品馈赠相结合,推出适销对路的定制礼品。我们要让经过岁月洗礼的历史文化遗址产下更多的‘金蛋。”

猜你喜欢

戴笠石库门公馆
思南公馆购物节期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沈阳远洋公馆
传承红色基因 从石库门开启
上海季公馆
抢救并保护上海的文脉石库门
戴笠 ,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戴笠:我的母亲了不起
Vanke’s Empire
触摸石库门,找到真正的上海
过戴笠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