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的“中心问题”你设计了吗?
2012-04-29杨夕萍
问题的提出
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无论是哪一位语文教师,面对一篇课文,都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无数个问题让学生解答。但是总会出现以下情况:学生在课堂上热烈讨论,积极发言,下课之后,思考课堂上解决了什么问题,脑中一盘散沙,只知道回答了无数的问题,至于哪一个最关键,基本回忆不出来;有的老师已认识到这种“满堂问”的弊端,于是力求避开这种情况,在课堂上少问多读多悟,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一篇课文被教得支离破碎,学生脑中仍是一片模糊……这样的课堂一多,肯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思维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
受到的启发
有幸听了校内外许多优秀教师的语文课,发现他们的课简约清楚,全班同学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围绕中心问题,展开研读,既有文本的生成,又有思维的创新。课余,不要说亲历课堂的学生,就连我们听课的教师,也是印象深刻,收获颇多。在评课专家和自我反思下,感到语文课堂中“中心问题”的设计极为重要。一节课,有了一个能拎起全文的主问题,就能将全文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先有一个整体感知,之后,再逐步增加细节的感悟,丰富主问题。犹如一串项链,先有了细绳,再串上一颗颗晶莹的珍珠,这样,一件完美的作品就出现在世人眼前。学语文同样如此,先整体把握,再细节丰富,最后领悟生成,简单而又清晰。所以,特提出语文课堂上“中心问题”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以真正解决自己当前语文课存在的上述问题。
纵观我们的教材,内容涉及虽广,但基本上遵循阅读、习作、写字“三合一”的原则编排,其中后两者穿插在阅读之中。阅读的文本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编者力求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鉴于这样提供的范文,若想用一个模式的问题去概括,显然是无法实施的。再看我们所教育的对象,虽然都是儿童,但也有显著的年段特征,低年段的课堂提问与高年段的课堂提问截然不同;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年段的孩子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思维特点也不一样。因此,对于语文课堂“中心问题”的设计,是要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年龄的孩子从宏观角度提出。要使问题的提出有研读的价值,教师必须课前钻研教材,阅读大量的课外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备课的要求。
我的做法
为了使自己的课堂能逐步吸引孩子,达到简约清晰的效果,也为了使我的学生思维能得到有效训练、有序发展,我尝试着在平时的教学中设计每一课的“中心问题”。在慢慢的摸索过程中,归纳出一些肤浅的做法。
1.钻研教材 广泛阅读 提炼中心
一篇文章,会有一个有价值的中心问题。要提炼出这个中心,得反复研读教材。好多文章,我们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往往觉得许多地方都得让学生弄清楚,认为这么多的重点,不一一记牢,以后考试考到怎么办?正是这种难以取舍的心理,导致我们的课堂频繁发问,频繁答题,最后头脑中全是重点,有趣的语文就这样被肢解成知识点,久而久之,语文的趣味就淡了!所以,无论哪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钻研,反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本文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是编者,在本文中想让学生主要掌握哪一点?我作为教师,该把什么作为关键教给学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就觉得很有必要在文本的基础上反复斟酌,阅读相关的参考资料,再进行独立的思考,提炼出中心,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牵一发而动全身。
例如《特殊的葬礼》,文中出现大量的描景成语,两大段的瀑布描写也值得背诵积累,文中渗透的环保思想同样重要,很多的知识点,课堂上该怎样呈现给学生呢?在反复思考下,我决定扣题发问,以一问总领全文。于是,在导入结束后,提出:《特殊的葬礼》特殊在哪些地方,从课文哪些描写可以看出来?问题一出,学生自然回到文本研读教材,通过介绍、讨论,体会到之所以特殊,不仅仅因为这是为瀑布举行的葬礼,还在于总统亲自主持,世界知名环保人士参加,究其原因在于瀑布由壮观奇景到逐步衰竭的变化。全文学习因问题开始,逐步充实,最后成为一个丰满的答案。这样学习学生思路会更清晰些,思维也会更开阔些,从而使平时的教学更简约有效,逐步帮助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2.了解学生 举一反三 兴趣切入
我们的范文,许多都贴近孩子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针对这类文章,我试着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来设计“中心问题”。这样,一篇课文的学习根据兴趣展开,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思维也会更加活跃。当然,问题的设计也不能完全迎合学生的喜好,对于不同年段孩子的不同兴趣,作为教师平时还得多了解、多留心才行。
在教材中,有介绍各种故事的文章,如《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等,中心问题的设计就可以紧扣孩子喜欢听故事的特征来设计。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课时,我反复思考,这样一个民间故事,该以怎样的一个中心问题来串起全文呢?考虑到学生的故事情结,思来想去,我先以学生耳熟能详的各种故事的主人公入手,听到一贯严肃的课堂讲起了自己喜爱的人物,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已出现在课题上,你知道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吗?读读故事。我们这节课就来说说牛郎织女。”没有关键的词句,也不用考虑学生能否掌握重点难点,只要能流利地复述,教学要求就已经达到。
当然,学生感兴趣的不仅仅是故事。教《装满昆虫的口袋》,我问孩子们,你的口袋曾装过什么,法布尔为何在衣袋内装满昆虫?教《变色龙》时,先请学生预习,课堂上交流:变色龙的变,你找到几处?教《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我又问,在文中,你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英雄?像这样的“中心问题”经常出现在课堂上,虽说没有极为明显的成效,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不再像以往那样无奈。
3.文题结合 紧扣文眼 巧妙设问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文章的课题就是全文的“题眼”,也有许多文章中就有概括全文的中心句。教这类课文时,紧扣课题或中心句设计教学的“中心问题”,会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找准重点。《黄山奇松》课题就告诉我们“奇”就是全文的关键;《普罗米修斯盗火》全文的故事情节就是围绕“盗”而展开;《诚实与信任》中“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是全文的“文眼”;《珍珠鸟》中“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同样是整篇文章的重点。像类似的情况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我们在备课时,可以根据这些“文眼”或“题眼”精心设计教学的“中心问题”,远离繁琐臃肿的分析讲解,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简约些。
在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要让学生了解的知识点比较多。比如《史记》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司马迁是怎样的人?他曾经有过怎样的经历?这些小故事要一一在课堂上讲给学生,时间较长,而且由教师讲解,学生缺乏独立理解的过程。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内掌握并生成更多的东西?于是提出: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带着这个问题,先自读课文,再在小组内讨论,为发愤找找文中的理由;若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也可以用课外知识补充。全文的教学在这个大问题下展开,既有一条清晰的学习主线,又能通过师生的共同解读让人物在学生脑中有血有肉。教师较得轻松,学生也学得主动。
4.学科融合 聆听声音 感受画面
先看这样一组课文《白鹭》、《灰椋鸟》、《爷爷的芦笛》、《田园诗情》、《秋天》可以发现,这样的课文细读之后,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每一篇课文都是一幅精美的画,每一篇课文中都荡漾着优美的乐曲。像这样的文章,在小学课文中所占比例很重。多次教过之后,觉得这样的课文在问题的设计上可以加入音乐美术的元素,利用学科间的融合,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中的美。常用的发问语是:你在阅读文章后,脑中留下什么样的画面呢?
《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三幅优美的画面。分别是白鹭钓鱼、瞭望、飞行图。朴实的文字,简练的语言,只要读过,就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去品味,使人产生无尽的想象。像这样优美的文章,我不想逐字逐句地去领着学生咀嚼、揣摩,那样会让学生脑中的形象变得琐碎、复杂,于是,试着用描绘画面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复述。提出这样的问题:读过课文之后,你脑中出现几幅画面?在你头脑中的这幅画面中白鹭在做什么呢?全班同学读后交流,或是用书上的语言,或是用自己的理解,将三幅画面简单而又清楚地描绘出来。课堂上的我,顿时觉得语言与美术的结合竟是那样的美。当我又选择柔和的音乐呈现三幅画面时,我们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白鹭真是一首诗!
有了第一次的尝试,类似的文章在设计“中心问题”时我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变化。教《灰椋鸟》我问灰椋鸟归林给你留下了什么画面?能用语言描述出来吗?教《田园诗情》我又问:如果你就是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你想在你的大作中画些什么,又是什么样的?这样的问题设计其实好多优秀教师已在广泛应用,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实践后的反思
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问题的设计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课堂上教师问题的提出。当然,我们不主张烦琐的“地毯式”的低幼化问题充满课堂,更不主张高深莫测、曲高和寡的问题充满课堂。我们期望简约的“中心问题”的设计,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成为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期望我们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留下思考与体验的空间,实现高效课堂。
(杨夕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2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