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篮球队
2012-04-29王冀
王冀
评委点评:
达晨创投合伙人傅忠红
突出了教育本源—素质教育,通过跨界的运作模式,融合了体育、语言、文化及情感教育,将有可能对中国孩子的成长注入新的活力。
针对孩子的篮球队和外语班都不新鲜,但二者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这就是优肯目前在做的事情:聘请专业的外教教孩子打篮球。
优肯创始人丁仁海想出这个点子,跟他的经历密不可分。这个身材魁梧的小伙子一直与体育结缘。他1999年毕业于首都体育学院,其后在北京外语电子职业高中当了4年体育老师。2003年离开学校后,他做过职业篮球赛,还当过体育记者。做职业篮球赛期间,丁仁海认识了很多老外球员,每周都和他们一起打球。打了几年之后,他发现自己英语水平提高了,视野也开阔了,觉得英语篮球会有助于青少年的成长,而且也符合素质教育的方向。
2009年,丁仁海创办了优肯,开始把想法变成现实。优肯的模式和其他培训机构相仿,通过会员制的缴费来获得收入。外教方面,丁仁海依靠自己的积累,聘请了10名专职外教。另外还有20名兼职,这些外教每人同时带几个班,他们的报酬则是国内老师的5倍。
学员方面,优肯依靠口碑传播,两年来积累了1200名学员。丁仁海称学员的年龄跨度是3—17岁,但最集中的年龄段是8—11岁,也就是小学三至六年级。优肯按照7—10岁和11—16岁两个年龄段把孩子分成不同的班,每个班12—15人,也就是一个篮球队的规模,再配一个外教、一个中教、一个班主任。
这些学员每年的费用是8680元,共44次课。尽管学费不菲,但丁仁海告诉《创业家》,学员的续费率是100%。丁仁海称是因为孩子们喜爱这种寓教于乐的模式,其中一位家长还成了他的天使投资人。由于成本不高,优肯已经实现盈亏平衡。丁仁海预计,公司今年的收入介于600万至800万元之间,毛利率是30%—40%。
不过,优肯还是一块试验田,规模很小并且面临许多问题。优肯的业务与应试教育无关,不像新东方那样具有强烈的刚性需求,当前还局限于北京地区。随着学员增多,如何引进新的外教日益紧迫。丁仁海正在跟欧美的一些体育学院沟通,希望以类似人才进口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此外,公司缺少市场管理人才,而课程的标准化、找寻新的教学场地等问题也都急需解决。
未来,丁仁海计划与北京20%—30所著名小学达成合作,在这些学校开办外教篮球的兴趣班,他想把北京市场做成一个模板,然后在全国重点城市复制;到2014年,再把已经成熟的篮球课程复制到足球、网球、橄榄球、高尔夫上;最后做成一个体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