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马斯符号矩阵视域下的《黑骏马》
2012-04-29韩红萍
张承志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篇小说《黑骏马》,曾以其独特的魅力震撼了它的读者:歌谣“黑骏马”的旋律悲怆忧伤,仿佛穿越了千古,又仿佛就驻在每个人的心底;草原上人性的美又像一桶百年的窖藏散发着弥久的芬芳;索米娅和白音宝力格的爱情又如草原上清新的绿色,令人向往,而他们的结局又令人欷歔不已,回味悠长:也许人生所有千辛万苦的追求和热烈瑰丽的梦想,一如白音宝力格对纯美爱情的追求,结局也是“不是”。
当笔者借用“格雷马斯符号矩阵”①分析这篇小说时,又发现了掩藏在作品中的另一个潜文本: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的对立和冲撞,这种矛盾给人们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带来了震荡。这个潜文本展示出蒙古草原艰难而又缓慢的现代化进程。符号矩阵如下:
笔者从小说中提炼出四个要素,构成上述的格雷马斯符号矩阵式的结构。在这个框架中,白音宝力格象征现代文明,黄毛希拉象征反文明,佛爷、达瓦仓等牧民是蒙古草原上非文明的象征。索米娅和奶奶的位置变动不拘,处于移动状态:黄毛希拉作恶前,是白音宝力格的帮手,是现代文明的保护者;索米娅被黄毛希拉玷污后,她们又移动到佛爷和牧民一边;而奶奶去世后,索米娅远嫁达瓦仓,又回到“保护文明”的一边,成为女教师的帮手。
(一)白音宝力格和黄毛希拉构成一对尖锐的矛盾,也是全文的主要矛盾。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蒙古青年白音宝力格象征着理性自我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和追求,而黄毛希拉则象征本能自我对古老草原习性的延续。理性自我与这种本能自我之间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小说中体现为文明社会的婚恋观和草原古老文化积淀的习俗冲突。
白音宝力格追求真正的爱情。他深深地爱着索米娅,九年后,他已从一个牧人变成了畜牧厅的科学工作者,仍然不能忘掉索米娅,跨过千山和万水,执著地去找寻他心爱的“沙娜”(对索米娅的昵称)。他和索米娅也是情同手足的好朋友,好伙伴。白音宝力格从小就被父亲寄养在奶奶家,与索米娅一块长大,他和索米娅一起在小学里念过三年的蒙文和算数,接受过现代的科学文化的启蒙,从童年最好的玩伴到青春期的爱意朦胧,一切都那么美好,在他的眼中索米娅聪慧、美丽、温柔、善良。在白音宝力格到公社学习的前夕,他就憧憬着半年学习结束后的种种美景:半年后他就十八岁了,十八岁是成家的年龄了,他和索米娅将有个让整个草原羡慕不已的家,一起照顾好奶奶,让奶奶有个欣慰的晚年。半年的学习结束后,他毅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回到索米娅和奶奶的身边。白音宝力格爱索米娅,爱得那么圣洁、那么纯美,他们的爱情就像初升的朝阳照彻清新草原般美丽。但是,黄毛希拉的出现打碎了他的爱情理想,改写了他和索米娅的人生命运。
黄毛希拉对索米娅的爱与白音宝力格对索米娅的爱显然不同,白音宝力格爱索米娅,表现出精神世界情爱的圣洁和美好,而小说中黄毛希拉更像一种本能的存在。黄毛希拉游荡在草原上,玩弄了无数牧民妇女,留下无数有着呆滞阴沉眼神的小黄毛。在他眼中,索米娅是一头漂亮的小牛犊,由此看来,索米娅就像那些被他侮辱的众多牧民女性一样,只是他的一个猎物。黄毛希拉的存在更接近原始自然状态中的野蛮人,在自然状态中, “一种性别的人为另一种性别的人所吸引,这是天性的冲动……在没有任何道德观和审美观的男人看来,所有的妇女都同样是很好的,他所遇到的头一个女人在他看来总是最可爱的”②。在自然状态中, “男人与女人的结合是偶然的,是随机会和双方的愿望而定的……他们聚得容易,散得也容易”③。自然状态中的野蛮人,没有道德观和审美观,在两性的结合上,只有本能的欲望,所有的异性对他都有吸引力。这仿佛为黄毛希拉的行为找到了一种根据和解释。黄毛希拉就像游荡在现代社会中的野蛮人,只有本能的欲望,而没有精神世界;只有天性的冲动,没有道德观念,他对索米娅的爱只是停留在生理层面。但是在自然状态中,两性偶然的结合是双方自愿的,而游走在大草原上的黄毛希拉则是强迫别人的意愿,是在作恶。当索米娅在打水的路上遇到“这狗东西”(奶奶原话)后,他就对索米娅纠缠不已,最终把索米娅拖到了痛苦耻辱的深渊。而这样的行为是“古老草原比比皆是的一些过程”④ 。黄毛希拉更像一个符号,或者一个活着的化石,象征着草原古老文化中粗俗、野蛮的习性,代表着草原文化深层积淀的丑恶。这种古老的习俗的确给人的精神世界带来巨大的杀伤力,黄毛希拉给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带来了深深的痛苦和终身的遗憾,也击碎了奶奶有生之年的最后一个梦想。他制造了小其其格们的生命,也给她们的心灵打上了羞耻的烙印。这种丑恶的力量戕害着人的心灵,灼伤着人的情感,制造着精神的痛苦,它阻碍了人们迈向更加文明、更加理想的生活,使草原上原本沉重的生活更加艰难。
(二)白音宝力格与佛爷、达瓦仓等牧民之间并不构成尖锐的对立关系,而是由思想观念的不协调不一致造成的矛盾。白音宝力格追求理想的爱情、文明的生活和科技进步,使他在思想观念上与普通的牧民之间有了距离。他和索米娅一起在小学里念过三年的蒙文和算数,接触过现代的科学知识,十五岁时一心钻研读畜牧业机械和兽医技术,喜欢读《怎样经营牧业》之类的书籍,对真正专业的知识向往不已。十七岁的时候,到公社兽医站参加了为期半年的牧技训练班。他是草原上现代文明的象征,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牧民医治牲畜的疾病,象征着向草原传播现代文明。但是作为一个现代文明的传播者,他缺乏卡里斯马⑤领袖人物“振臂一呼,应者群集”的魅力,他显得力量微弱,人单势孤。是他开启了索米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但是当他们的爱情遭遇暗流时,他却没能勇敢地携起索米娅的手奔向理想,而是只身离开草原,撇下索米娅独自承受痛苦。在这种积淀深厚的古老文化面前,他这个现代文明的传播者是如此脆弱和渺小。作品中的女教师是白音宝力格走出草原后坚守在草原上的文明传播者,她的力量虽显得微弱,但似在启示,草原上文明的进程也许艰难,也许缓慢,但并未停止,仍在继续。
佛爷、达瓦仓等牧民则是这片土地上古老文化的承传者,他们的生活就像充满生命力的黄河,泥沙俱下,浑浊而又生机勃勃。他们的文化观念,良莠杂糅,既有优良的传统,又有因循的文化杂质。在他们言行粗鲁的外表下有着同情弱者的怜悯心,达瓦仓在空旷的月夜救助孤弱无依的索米娅,第二天又开了结婚证明,给了她一个可以依靠的家;达瓦仓与白音宝力格把酒释前嫌,对他不存任何戒备之心,充满了亲人般的信任,在他那粗犷的外表下有着草原般宽阔真诚的胸怀。但是,也正是达瓦仓等牧民对古老文化中野蛮习俗的浑然不觉,才对黄毛希拉的恶行采取了漠视和容忍态度,才纵容了他的作恶多端,使他在欺侮了无数像索米娅那样的女性,给白音宝力格们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制造了无数小其其格的悲剧之后,仍然逍遥在草原上。牧民们因袭的观念遮蔽了自身的视界,看不清文化中的积垢,当白音宝力格想奋力斩除邪恶时,邪恶势力却得到达瓦仓们的庇护。
(三)白音宝力格和奶奶、索米娅之间的关系构成文明传播者和帮手之间的关系。奶奶和索米娅象征着草原文化中的人性美人情美,是古老文化中最富有光彩的亮丽风景。父亲把白音宝力格托付给奶奶,奶奶扮演了一部分代父的角色,给予白音宝力格亲人般的关爱,教给他善良地为人处世;奶奶也是白音宝力格文明传播的帮手,她尽力地支持白音宝力格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地促成他和索米娅之间的爱情和婚事,可她对爱情的理解仅仅是:两个都是她的宝贝,如果他们俩成婚,她一个宝贝也丢不了,索米娅可以不必渡过伯乐根河远嫁他乡。可是奶奶这个帮手并不是强有力的,她和索米娅都是弱者,她无力保护好索米娅,更无力保护好索米娅和白音宝力格纯真美好的爱情。
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之间,既是伙伴又是启蒙者和被启蒙者的关系。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从小就是很好的玩伴儿,他让索米娅看到了爱情的美好,激起了索米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是索米娅爱情的启蒙者。但白音宝力格同样无力保护好他和索米娅的爱情。面对强大厚重的文化积淀,现代文明的传播遭遇了暗流。这时,奶奶、索米娅的态度与白音宝力格有了分歧,移向了佛爷等牧民一边。白音宝力格无法忍受黄毛希拉这个侮辱过无数女性,给无数人带来痛苦的恶棍的存在,狂怒中的他想提刀杀掉黄毛希拉,斩除这个反社会文明的毒瘤。但是,他的行动首先遭到了奶奶的强烈反对,奶奶认为黄毛希拉那狗东西没有什么大的罪过,他侮辱了索米娅也不是多严重的事,那是古老草原上比比皆是的一些过程;而且认为知道索米娅能够生养,毕竟是件好事。而索米娅也默默忍受了这一切,还带有一丝欣喜地为未来的孩子准备衣裳。因为在价值取向上,她们和牧民是一样的,和草原古老文化的习俗是一致的:人的自然生命高于一切,当然也就高于爱情。面对草原上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和强大的非文明力量, 白音宝力格感到了孤独和孤立无援,败北逃走。白音宝力格走后,女教师还在草原上,远嫁达瓦仓的索米娅又成为女教师的帮手,索米娅给学生以母亲般的温暖和关怀。后来,学校把索米娅转为正式职工,专管学生的内务,学生们可以喊她老师了,似乎预示着索米娅将从帮手转变成文明的传播者。
(四)黄毛希拉和佛爷、达瓦仓等牧民之间虽不构成尖锐的对立,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展示出蒙古草原上古老文化的多向度和人性的多侧面:高尚和卑劣,美好和丑恶相杂糅。黄毛希拉似有一双象征界的眼光,他利用了牧民的淳朴和善良,以及古老文化观念对他们视野的遮蔽,作恶多端。他游荡在草原上,四处欺侮女性,给这些女性的精神世界带来巨大的伤害,给新的生命带来终生的耻辱,但他却受到古老文化中创生习俗的庇护。牧民们则像是低能的现实界,对他的暴行熟视无睹。
(五)黄毛希拉和奶奶、索米娅之间构成一组矛盾关系,他们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双方对待现代文明的态度不同。奶奶和索米娅是白音宝力格和女教师这些现代文明传播者的帮手,他们对待现代文明的态度是保护和积极的响应,而黄毛希拉则是现代文明传播的阻碍力量。正是由于奶奶和索米娅等人的存在,使文明的传播得以进行,也正是由于黄毛希拉所代表的黑暗势力的存在,使草原上现代文明的传播困难重重。现代文明的发展要有传播者,更要有它的保护者和帮手,所以奶奶和索米娅的存在对白音宝力格和女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她们是文明传播的依托。当然黄毛希拉的存在,仍然有他的土壤,草原上还有广阔的非文明的区域,为黄毛希拉的生存提供了空间。
这个矩阵,有两根主轴线,分别代表了两组关系。一组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者和保护者,这组关系的组合,表现出了草原民族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和传统文化的精华。白音宝力格代表了蒙古青年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和向往,纯洁善良的奶奶和索米娅则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的人性美人情美,虽然她们也有愚昧落后的迷信思想和逆来顺受的认命观念。另一组是反文明和非文明的组合,折射出古老而又凝重的文化自身的复杂:古老的文化既孕育了达瓦仓挺身护佑弱者的善良,也滋生出黄毛希拉的猥琐邪恶;这种文化里既葆有人性的美好,又夹杂古老习俗对人性尊严的蔑视和践踏。现代文明正是在这两组关系的斗争、对话、互渗中缓慢前行,也正是这两组关系的相互制约,使得现代文明的进程有了草原自己的特色。
注释:
①格雷马斯(1917—1993)是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符号矩阵”是他根据法国结构主义创始人列维·施特劳斯的二元对立模式扩充发展而来的一种符号分析模式,他将列维·施特劳斯的简单的二元对立,扩充为四元,使得叙事分析更为完善。
②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291-292页。
③卢梭:《论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4页。
④张承志:《黑骏马》,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47页。
⑤卡里斯马(charisma)原意为“神圣的天赋”,来自早期基督教,初时指得到神帮助的超常人物,引申为具有非凡魅力和能力的领袖。这种领袖所建立的组织,其凝聚力来自于领袖个人所具有的非凡魅力、卓越能力及其所传播的信念。
作者简介:
韩红萍(1968— ),女,山东博兴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方向: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