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行文化助推长江下游航道发展

2012-04-29郝健

中国水运 2012年12期
关键词:长江下游智行深水

郝健

长江南京航道局担负着长江干线上起江西上巢湖、下迄江苏浏河口818.6公里主航道,以及1300多公里其它航道的维护管理任务。

在航道发展历程中,长江南京局不断加大快速航道、深水航道、数字航道建设,航道通过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航道维护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稳步提升;与此同时,认真梳理长江下游发展历史和精神文明进步的脉络,弘扬凝结在长江下游航道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化元素,总结提炼形成具有下游航道特色的“智行文化”,打造出“智创卓越、行畅江海”的服务品牌。在“文化铸魂,品牌引领”的发展过程中,长江南京航道局初步实现辖区航道深水化、数字化、人文化,为促进长江航运和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创新发展,文化内涵积淀深厚

发展积淀文化,文化孕育发展。在航道建设、维护管理过程中,长江南京航道局不断丰厚思想内涵和凝聚精神价值,尤其是深水航道、数字智能航道建设,进一步深厚长江下游航道文化的积淀,并为深水航道、数字航道、人文航道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创新发展的软硬实力更强。

一是凝聚力量,打造深水航道。长江南京航道局充分利用自然水深,努力挖掘航道整治成果,大力加强维护管理,不断提高航道维护水深。2005年,将长江浏河口至南京段航道维护水深提高至10.5米;2011年,将浏河口至太仓段维护水深提高至12.5米;2012年,将太仓至南京段维护水深提高至10.8米。

南京至芜湖航道维护水深提高到9.0米,最大水深提高至10.5米;芜湖至安庆最大水深提高至7.5米;安庆至九江,最大水深提高至6.0米。从而实现长江南京以下辖区航道深水化,南京以上辖区航道水深利用最大化。

二是活力迸发,打造数字航道。长江南京航道局凝聚智慧,激发活力,努力利用科技创新提升航道通过能力和服务能力。2008年,正式建成全国内河第一条数字航道——南浏段数字航道,初步实现航道图数字化、航标监控实时化、航道信息网络化,其研究成果荣获2011年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另有五个项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五个软件荣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成为长江航道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内河航道的试金石和里程碑。

三是文化铸魂,凝成智行文化。“智行文化”是长江南京航道局在深水航道、数字智能航道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特色服务文化,是在下游航道建设、管理维护及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精神及物质财富基础上,总结和凝炼而成的文化实践。它坚持“一切为了畅通”的核心价值观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长江下游航道精神,通过对航道发展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元素和人文品质的提炼,完成“由核心层设计、管理层推进、职工在管理实践中视其为准则而共同遵守”的文化体系,即以深水和数字航道为特色,以核心价值观、理念和智、行、福、廉、家、亲等六个子文化以及日常管理行为化、制度化、物质化为构架的“369”智行文化——“三神、六形、九化”,从而成为单位发展的精神基础、管理支撑和执行渠道,实现文化的落地生根,并在智行文化实践中,推出“智创卓越,行畅江海”的服务品牌。

深入挖掘,构建“服务品牌”体系

发展丰盈文化,文化引领发展。在航道建设发展过程中,长江南京航道局深入挖掘航道建设发展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提炼总结出 “一切为了畅通”的核心价值观,“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追求,“科技引领、服务为本”的发展理念,构架起“三神三形三化”的服务品牌体系。

三神,是指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服务理念,是建设深水、数字、人文航道的精神基础。

三形,是指对“三神”具体化的文化形态,即创新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是建设深水、数字、人文航道的文化支撑。

三化,是指对“三形”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是建设深水、数字、人文航道的执行渠道。

“智创卓越,行畅江海”服务品牌,是创新引领、服务为本、畅通为魂的特色服务品牌,彰显了长江南京航道人积极主动地满足长江水运、沿江经济和流域百姓的需求,努力把长江下游航道打造成世界一流现代化内河航道的不懈追求。

为使品牌建设更加深入,成为长江下游航道发展和智行文化的引领,长江南京航道局紧紧围绕长江航道局“绿色航道,畅通服务”文化品牌建设目标,按照“四好四畅”的服务标准,积极推行一句话承诺、一站式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服务举措,依托智能航道建设,一体化整合航道管理要素,实现服务转型升级,为长江航运、沿江经济社会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彰显长江航道良好的行业形象。

重在建设,推动文化和服务品牌落地生根

在文化建设和服务品牌建设过程中,长江南京航道局始终坚持把文化建设与提高职工素质相结合,与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相结合,与提升航道服务质量相结合,使文化建设化虚为实,实现软实力与硬实力同步提升。

培育核心价值,铸就文化之魂。坚持文化引领前进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来抓,“四个航道,三步构建”、“全面实现六化奋斗目标”已经成为长江南京航道局广大职工的共同愿景和奋斗目标。深入开展航道文化建设“四进”活动,不断促进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思路,确保了长江下游航道在率先发展的轨道上阔步前进。

加强学习培训,提升文化素养。长江南京航道局以提高引领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坚持“一有四干”用人标准,分层次、多渠道、全方位推动干部轮训,稳步推动干部交流轮岗、挂职锻炼,使各级领导干部队伍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现有专业技术人才630多名,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40多名。局机关干部100%达到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全局40岁以下的职工100%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为长江下游航道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吸引职工参与,繁荣文化生活。文化实践活动丰富多彩,职工文艺汇演、书画摄影精彩纷呈;举办了首届职工运动会,并成功获得2014年长江航道局第二届职工运动会承办权;职工书屋、船舶读书角、趸船网吧、文体兴趣小组等内容丰富,使职工体验、享受到文化魅力。文化创作成果丰硕,编印了由职工自己创作的《智行故事》《浪花,你的歌》和浪花系列丛书等,深受职工喜爱。

选树先进典型,引领文化建设。坚持以先进典型来彰显航道文化,深入开展“学树创建”活动。文明创建工作捷报频传,长江南京局连续三届获得“南京市文明单位”称号,连续两届获得“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1月,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局属7个全能航道管理处,全部创建成省部级文明单位或先进集体。潘国杰荣获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姜荣、潘国杰、堵正明、李光林荣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杨盛荣获“长江航道十大道德楷模”称号。2012年,张银生、姚建泉被评为“南京市劳模”。

拓展阵地建设,夯实文化基础。坚持把文化建设延伸到行业的点、线、面,向各个业务领域渗透,广泛开展安全、服务、管理、廉政、机关等航道特色子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以创建南京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为契机,精心开展“读书思廉”、“风清航道畅”等活动。坚持把文化建设向基层渗透,精心实施趸船改造、安保设施等惠民工程,并在建设过程中体现长江航道文化,向社会展示长江航道文化的魅力和神韵。

搭建传播平台,展示文化魅力。长江南京航道局围绕长江下游航道三个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进展、新成果,积极传播航道形象、航道故事、航道声音。精心策划组织了南浏段数字航道、12.5米深水航道延伸至太仓、南京以下10.8米深水航道贯通等系列宣传报道,充分展示了长江下游航道快速发展的辉煌成就。2012年,开办文化建设专刊《浪花》,展示职工文化创作成果,大力宣传文化品牌建设新进展、新成效。

猜你喜欢

长江下游智行深水
考古发现与汉代长江下游的海上之路
识人需要“涉深水”
SUV操控不行?绅宝智行Say No!
新AX7:智行无虞
绅宝智行以AI之名出师
水生植物覆盖度和水深对大型水生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基于长江下游池塘的研究
在小盒子里实现停车的智慧化——评测捷顺智行停车场盒子
深水区医改设计者
张家港东山村出土“钥匙状玉饰”与远古祭祀崇拜 五六千年前长江下游的“祭祀礼”
海口港二期深水码头正式对外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