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与腮腺肿瘤的误诊分析

2012-04-29郑永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12期
关键词:误诊腮腺肿瘤

郑永红

[摘要] 目的 总结临床常见的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与腮腺肿瘤的误诊案例。方法对本院近5年来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与腮腺肿瘤的误诊病例进行分析及研究。 结果 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患者血常规中可见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相对值大于6%以上,绝对值大于0.5×109/L 以上。腮腺肿瘤患者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相对值小于6%,绝对值小于0.5×109/L。 结论 血嗜酸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之主要特征,此数值虽然不能对本病作出明确诊断,但对于术前的正确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肿瘤;嗜酸粒细胞;误诊

[中图分类号] R739.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2-0126-01

我院2004年6月~2011年6月期间,发生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与腮腺肿瘤误诊6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误诊的6例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年龄48~64岁,平均57.17岁。

病例1:患者男,48岁,1年前曾在当地行左耳前肿瘤摘除,术后未进行病理检查,后复发,来我院就诊。查见左耳前肿瘤约2 cm×3 cm×2.5 cm大小,质硬,基底部与组织粘连,无活动,无压疼。术前查血示:嗜酸粒细胞相对值为33.41%,绝对值为3.35×109/L。术前诊断为腮腺肿瘤。手术摘除后,病理结果为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病例2:患者女,51岁,4年来左耳前肿物2枚,渐大,未行病理检查,查见左耳前肿瘤约2 cm×2 cm×2.3 cm大小,其下另一肿物1.5 cm×1 cm×1.2 cm大小,质硬,无压疼,基底部与组织粘连,无活动,术前查血示:嗜酸粒细胞相对值为25.33%,绝对值为2.65×109/L。术前诊断为腮腺肿瘤。手术摘除后,病理结果为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病例3:患者男,64岁,右耳下肿瘤十几年余,查见右耳前肿瘤约5 cm×7 cm×3.5 cm大小,质硬,基底部与组织粘连,无压疼,无活动,全身皮肤瘙痒,尿蛋白为3+,24 h尿蛋白总量为2821 mg/24 h。术前查血示:嗜酸粒细胞相对值为35.71%,绝对值为:2.24×109/L。术前诊断为腮腺肿瘤。手术摘除,术中发现,共有三个肿瘤,分别为1 cm×1.2 cm×2 cm,5 cm×6.5 cm×4 cm,3 cm×3 cm×2.3 cm大小,病理结果为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病例4:患者男,62岁,右侧腮腺肿物6年余伴有皮肤发痒,查见右耳下肿瘤约2.5 cm×3 cm×1.5cm大小,质硬,无活动,无压疼,病变部位皮肤粗糙增厚,色素沉着。术前查血示:嗜酸粒细胞相对值为41%,绝对值为3.68×103/L。术前诊断为腮腺肿瘤。手术摘除后,病理结果为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病例5:患者男,58岁,左耳前肿物5年余,有消长史。查见左耳前肿瘤约4 cm×3 cm×2.5 cm大小,质硬,无压疼,基底部与组织粘连,无活动。术前查血示:嗜酸粒细胞相对值为32.67%,绝对值为3.24×109/L。术前诊断为腮腺肿瘤。手术摘除后,病理结果为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病例6:患者男,60岁,右耳下肿物6年余,查见右耳下肿瘤约2 cm×3 cm×2.5 cm大小,界限不清,质硬,基底部与组织稍粘连,无活动,无压疼。术前查血示:嗜酸粒细胞相对值为 5.34%,绝对值为0.42×109/L。患者有吸烟史30年,术前诊断为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行手术治疗确诊,病理结果为腮腺腺淋巴瘤。

2 分析

6例病例中,5例是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结果误诊为腮腺肿瘤,误诊率较高。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与该病病例在我院较少见、临床表现又复杂多样、临床医生对该病缺乏系统的了解、对该病的临床特点缺乏深刻的认识,从而被一些不典型的症状迷惑而误诊有关。1例为腮腺腺淋巴瘤,结果误诊为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被误诊的5例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术前血象检查均显示嗜酸粒细胞的相对值大于6%,绝对值大于0.5×109/L。被误诊的1例腮腺肿瘤患者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相对值小于6%,绝对值小于0.5×109/L。

3 讨论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在我国较为多见,以青壮年发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慢,病程长,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块,以腮腺、颈部发病为多。此病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属于特异性变态反应的组织增生性反应,即为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1]。因其不具备典型症状,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容易与腮腺肿瘤之间相互混淆,在临床工作中被误诊的数量不少[2,3]。

腮腺肿瘤与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是腮腺常见的两种疾病。腮腺区的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块,有时为多发,偶可自行消退,但又复发,并有时大时小症状。初期为软橡皮样,日久逐渐硬韧,与周边分界不清晰,无具体薄膜,不局限,当肿块缓解时再度变软,肿块区皮肤瘙痒,一般轻微,可随病程发展而逐渐加重;并可见皮肤粗厚及色素沉着[4]。而腮腺肿瘤则无时大时小,皮肤瘙痒等症状,而且象腮腺混合瘤及腮腺腺淋巴瘤一般都可以触及明显的、边界清晰的包块,基地一般不粘连,腮腺混合瘤一般多结节,触之较硬,表面光滑;腮腺腺淋巴瘤触之较软,表面沙粒状。我们总结以上病例,不难发现,血嗜酸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之主要特征,其血嗜酸粒细胞的相对值大6%,绝对值大于0.5×109/L[5-6],这些数据虽然对本病不能作出明确诊断,但对于术前正确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另外局部皮肤瘙痒和色素沉着也有助于诊断。其最终确诊还需依靠病理检查。

腮腺肿瘤与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的治疗是不同的,腮腺肿瘤是必须要手术切除,而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可以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有效率可达90%~100%,照射剂量一般为20~30Gy,反应轻微。对于单发、肿块小可考虑手术切除。多发者以化疗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为主,也可考虑部分手术切除。只要我们临床上能掌握住规律,做好腮腺肿瘤与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的鉴别诊断,就能减少误诊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洋,王天珍,刘汕宇,等.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 中华口腔科杂志,1993,28(4):237.

[2]王恒琨,巩艳玲,王仁欣,等. 口腔颌面部Kimura病13例临床病理分析[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1(1):55.

[3]刘汉前.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发病特点与治疗[J]. 中国肿瘤临床,2009,36(11):623-625.

[4]邱蔚六. 口腔颌面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1.

[5]靖宇. 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20例误诊分析[J]. Medical Joum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2001,12(1):23.

[6]王祖祥,安永清.纱布块遗留腹腔致小肠炎性肉芽肿误诊为肿瘤[J].临床误诊误治,2008:24(8):85.

(收稿日期:2012-02-16)

猜你喜欢

误诊腮腺肿瘤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眼眶组织淀粉样变易误诊临床分析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ceRNA与肿瘤
关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磁共振表现以及漏误诊研究
老年人梅毒抗体阳性诊断梅毒易误诊原因浅析
床旁无导航穿刺确诊巨大上纵隔肿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