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德育与美育的途径探讨

2012-04-29李丽严克

群文天地 2012年13期
关键词:美育事物美的

李丽 严克

新的历史时期下,各行各业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确立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培养“全面发展”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教育方式,应赋予他新的涵义。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高等院校是一个文化摇篮,是培养人类文明的沃土,应以提高当前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主要目标。

长期以来,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方法相对简单,就是把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等条款填压式地灌输给当代大学生,而忽视了他们在接受素质教育时的主观意识,阻碍了他们主动去吸收这些道德、行为规范的思想和精神,从而造成了德育工作的效果不明显。同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所表现出的道德问题、行为问题已不容忽视。从而更要求我们找出行之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目前,高校德育是培养学生德性,塑造灵魂的教育活动;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育的其他组成部分来苏好哦,德育又起到了保证方向,推动发展的作用。而美育在教育中又是不可替代的,加强美育教育对高校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将高校德育与美育完美的结合。

目前德育与美育依旧是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两个重要形式,我国教育存在着以德育统摄美育的观点,德育与美育又是不同性质的教育,人追求真、善、美,从意识上分为知、意、情三个部分,对于这三方面的培养,正好分出智、德、美三方面的教育。这三方面的教育对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以任何方面取代另一方面在教育史上的证明都是错误的。所以说德育与美育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以德育统摄美育的观点,是不妥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的。

一、大学德育的途径

一方面是采取理论说服的教育方式。高校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是采取用道德理论去教育学生,表现在大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力和对事物的意志力上面,提高大学生道德理论标准的能力,塑造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文明的言行为教育目的。从而使大学生在道德的理论认知和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认识了解的达到的最高的理论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真正的自觉去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增强大学生道德责任感和提高道德情感。

二是采取社会实践的教育方式。高校德育就是要求受教育者通过社会实践对道德理论的理解产生正确的言行、思想,从而产生一定的教育成效,使大学生通过实践服务社会和需要帮助的人。要想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提高意志力,就必须脱离课堂的理论传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走向社会。所以说,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进行社会实践,使道德理论付诸于实践中,只有通过实践认知才能更好的制约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三是采取自我的信念的教育方式。高校道德教育是通过多种教育手段进行的德育方式,要想使大学生更好的接受道德教育就必须让他们自觉的、主动的、正确的进行理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统一的道德要求,并转变成为自我的信念,从而指导其自我行为,达到意识和行为相互统一。

二、大学美育的途径

一是通过审美情感熏陶学生的心灵。审美教育其实就是学生对事物美的感情的感知,是由审视事物的美的活动通过感知、感悟,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修身养性。对美的感悟使大学生脱离了社会的功名利禄的约束,从心理上被美化的事物所感染,整个心灵都沉浸在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中,从中获得了超越凡尘的精神快感,这就是审美教育的情感教育。大学生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高校教师通过艺术等欣赏手段,对陶冶大学生的心灵也是一种影响,使大学生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是感情纯洁的基础。所以说,艺术可以让人变得纯洁和高尚,使大学生进入忘我的精神熏陶中,彻底的陶冶大学生的心灵。大学生亲自去体验、感悟一个事物,对其进行善与恶、美与丑的审美判断,这样大学生的身心获得了满足,陶冶了大学生的自我情操。

二是通过具体的事物形象达到教育的目的。高校审美教育已经不是知识理论的传授,而是教师通过教学工具、教学方式方法生动形象使受教育者达到某种一定的教育目的。例如: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对自然环境中美的事物的熏陶,是大学生感受其中的美的境界,体会人生乐趣。使大学生更加变得文雅而高尚,更加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所以说,通过上述可以看出,没有形象性就不存在美,同时也就谈不上美育的存在。

三是加强愉悦教育。“寓教于乐”突出表现了美育的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理论知识。所谓高校审美教育的愉悦性教育就是指高校教师通过去事物进行美的分析,运用美的感染力去熏陶大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其产生共鸣,净化心灵,陶冶了大学生的自我情操。这就说明了,高校审美教育是大学生认识美和理解美,从美的观念中得到愉悦的满足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秀的作者创作出精美的作品,使欣赏者通过作品感受美的存在,体会作者在作品中表现的观点和立场,被在作品上所刻画的形象感到了美,不知不觉中达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黄静.德育和美育结合的历史考证与现代诠释[J].扬州大学学报,2006.8.(4)33.

(作者单位:保定学院)

猜你喜欢

美育事物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好的事物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奇妙事物用心看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