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音乐美学的主体间性探究

2012-04-29冷雪岩

群文天地 2012年13期
关键词:主客客观性客体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人与对象的关系时具有“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得以表现出来。自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音乐美学发展开始由客体中心转向了主客共建的模式,使主体在音乐认识中的意义逐渐凸现出来,出现了主客间性的新思路;至二十世纪后期,逐渐发展成为主体间性,解决了主客间性带来的客观性危机,并由此发展出来中国音乐美学中的“和”(本质论)、“传神”(表现论)、“韵味”(审美论)等核心范畴,因此,主体间性成为了中国音乐美学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音乐美学;主体间性

一、前言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西方十九世纪中期,追溯其学科内容的历程来源,历史较为久远,始于迄今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中国的音乐美学是基于中国传统音乐发展而来,中国传统音乐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但在以往对于传统音乐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对于音乐形态描述的层面上,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将研究的深度拓展开来,深入到了文化层面,从而追求对音乐更深一层的理解。当前,文化层面的研究维度主要是通过音乐与地区民俗、宗教、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关联考察,还没有达到整体性系统性的高层次理论。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在利用“主体间性”的特质处理人与对象的关系,从而使音乐的境界提升至中国文化中所谓的“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精神境界。简而言之,“主体间性”影响了在中国文化土壤中孕育成长起来的中国音乐美学,并使之获得了鲜明的特色。

说了这么多“主体间性”,让我们来看一下“主体间性”究竟是什么。“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重要概念,它的提出是为了解决西方认识论中由于主体性的加强而带来的客体性危机。主客关系是一直贯穿于西方认识论发展的重要理论,在十七世纪以前,一直处于客体性为中心的阶段,此时,认识被理解为主体对客体本身属性的真实反映。直到十七世纪笛卡尔的出现,使主体性的地位开始逐步上升,随着人们对于认识论了解的不断深入,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出,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渐凸现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观察者和研究者在对对象进行描述时,不可避免地介入其中,这一发现带来了认识论的客观性危机,因为知识是不依赖于认识者而独立存在的,而知识的提供是依赖于人的认识活动,认识活动的主观性与知识的客观性产生了矛盾,使认识不再能够充当构筑知识大厦的砖石。之后,“主体间性”的出现缓和了这一矛盾,认识的过程不再只是对事物本身的原样呈现,而是事物通过人的意识得以建筑自身,知识的客观性不是存在于事物的本身,而在于知识主体之间。知识的存在不是只接受知识客体本身的检验,而是在享用知识的主体之间被约定的。

二、音乐美学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音乐美学史上有主体性和客体性两大传统,他们从表面上看是互相对立的,但从深层次上体现着共同的认识论模式。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产生了主体性研究和客体性研究,这种研究放置于音乐美学上,有两个倾向,一种客体性研究,即是把音乐的本体归结为世界、宇宙、自然本身或音乐形式本身,排除于人的因素,是存在于人之外的某种实体。另一种是主体性研究,即把音乐首先看城市人的心灵和情感的表现,看成是人的自我的外化。这是两种不同的观念和阶段。但他们有着相同的认识论模式,他们都重视音乐文本在音乐活动中的独立性和决定性地位,重视音乐文本本身的客观性和绝对性。

我们对于音乐作品的研究,在客体性的阶段当然也要研究主体,在研究作品本身的同时,还要研究作品背后的一些因素,诸如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之类。一个音乐作品的创作,这些因素都客观地表现在作品之中。同样,作品一经创作出来,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客观的存在,我们对于作品的研究,是研究客观存在的作品,与研究者无关,研究者只需如实将作品中的东西拿出来给大家看就行。而在主体性阶段的研究,并非单纯的类似于浪漫主义音乐是表现激情的主观体验,而是同客观性阶段一样,将作品当做一个独立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来对待。浪漫主义虽然认为情感表现是音乐的本质,但情感一旦表现在作品中,它就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并且独立于欣赏者之外,不依存于欣赏者的存在。情感是客观的存在于作品中,我们在研究时是需要将其客观地分析出来就可以了。从认识论的角度上来看,音乐作品是一个纯粹的课题和对象,它独立与我们之外而存在,我们只需要用同样的认识论方法去对待它,将作品打开来,使作品内含的意义呈现在我们面前。从这方面来看,音乐美学的主体性和客体性是一致的,它们有着共同的文本中心的传统。

三、音乐美学的维度转换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对于音乐的理解维度发生了变化,在这里我们称之为维度转换。这种转换表现在两个阶段,首先是在主客间性中解读音乐的美,然后是在主体间性中寻找音乐美学的基石。

1、在主客间性中解读音乐的美

二十世纪的哲学,经历了一个以主客间性为基础来解读音乐等艺术和社会现象的阶段,于此同时,音乐美学也在同样发生着转变。主客间性是指对对象的认识不是仅仅着眼于客体,也不是仅仅着眼于主体,甚至也不是即着眼于客体,又着眼于主题,而是倾向于在主体与客体的互相对待和关联中解释自己的对象。

从主客间性的角度研究音乐美学最为突出的成绩是心理学音乐美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格式塔美学。格式塔理论中最重要的范畴是“完形”、“同构”。格式塔作为心理学派,以非纯客体的方式研究事物的形式,或者事物形式中的数学关系。此外,波兰美学家英格尔登的著作《音乐作品及其同一性问题》中,从现象学的角度对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她从音乐作品存在哪里开始发文,在一一排除了音乐作品就是乐谱、就是音响、就是干瘦的虚拟结论之后,向我们指出,音乐作品不是一个无知的存在,而是人的意识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关系性存在;它不是一个纯粹的课题,而是在人的意识作用下的意向性客体,即存在于由人的意识和客体本身所形成的意向性关系中的客体。他不是单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也不是单纯存在于音响与符号之中,而是在两者的互相对待之中。

2、在主体间性中寻找音乐美学的基石

从主客间性到主体间性,标志着认识论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人文科学包括美学方法论的一次重要突破。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学术研究中所提供的结论必须是能够被认定的客观性的知识。知识与意见的区分,就在于其是主观性的还是客观性的。在音乐美学当中,我们经常讲趣味无争辩,但是美却有其客观性,对一首乐曲的客观评价却有其客观性。我们无法对一个作品进行任意的评价,所有的评价都建立在作品本身的客观性基础之上。也就是说,音乐美学要想成为一门学科,就必须有客观性来支撑。纵观整个音乐美学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整个研究的历史进程是由客体中心向主体中心转移,到主客间性时主体的地位和功能已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主体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客体正在慢慢地隐退。这就使学术的客观性受到威胁,从而使知识的信念发生动摇。因为按照主客间性的观念,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经过我们的理解产生的,是由我们的理解赋予客体的。我们无法证明我们的评价和理解是正确的,甚至也不能退回到客体性阶段。因为主体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即使在客体性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包含着主体性,只是当时人没有认识到而已。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时,我们就只能对客观性进行重新审视,进而发现,我们认识的客观性并非单纯来自事物的客体性,同时还来自主体之间的一种约定和共识。

在艺术的认知过程中所存在的客观性并不是一种自然纯粹的客观性,而是我们主体间的客观性,我们人群中的客观性,或者说是社会的客观性。事实上,音乐总是同音乐的享用主体连接在一起,一旦离开它的享用主体,音乐的意义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同的主体间性会赋予同一作品以不同的意义。正因为如此,二十世纪以来,文化人来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音乐学忠,产生了音乐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已经告诉我们,音乐总是存在于文化之中,离开了孕育他的文化母体,音乐就无法得到深刻的体会和认知,音乐的意义也就无法得到深刻的昭示。音乐的价值和意义是历史的,存在于其自身的文化环境中的,当我们将音乐脱离它所存在的文化环境或者一直到另外一个文化环境中,音乐的鸡鸡就有可能被埋没或扭曲。或者即使这样的音乐是有意义的,也是另外一种意义。因此,我们在研究音乐的时候,仅仅研究音乐的形态是不够的。音乐本身的形态虽然看似是最客观可靠的,然而孤立于历史之外的,甚至孤立与整首音乐之外的一个滑音、一个波音、乃至一个和弦都是空洞的存在,只有将他们放在特定的音乐情境中和文化母体中,其意义才能彰显出来。

其实,从主客间性到主体间性,在理论上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主客间性中对于主体的重视,本身就包含了对它进行具体化的内在张力,使主体获得民族性、社会性和具体文化特征,这正是主体间性理论所包含的内容。

四、存在于人与音乐关系中的主体间性

中国文化倾向于将万物视为主体,因此它看什么都力求触及它的灵魂,它的内在精神,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僵死、呆板的形迹。因此,我们在挖掘音乐时,要将音乐背后的底蕴发掘出来,使其获得灵魂,显其精神。我们在看乐谱时,不能陷入教条化和客体化的泥淖中,将谱子看死,而要看到谱子背后的生命。

我们对待音乐的态度决定了主体间性在人与音乐作品的关系。对于中国音乐美学而言,我们始终将音乐看成有灵魂的主体;看成有内涵的作品,看成可以不断生长的生命体。它能够引起人的心灵的强烈共鸣,并成为我们修身养性的重要功课和抒发情怀的知心朋友。音乐作品的存在,不仅仅属于作者本人,更属于所有演奏和欣赏它的人。

五、总结

美是客观的,但这种客观性不在于它的物质性,而在于它的社会性。主体间性的出现,朴素的解决了审美判断和审美经验中主体性与客观性之间的矛盾问题。中国的音乐美学在主体间性的理论道路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和迷人的前景,然而,我们在实践上开拓理论研究却显得不足,也并未对主体间性在音乐美学上做出应有的理论回应。当前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音乐美学如何从抽象的共性理论转为具体的与文化情境想接通的层面。

参考文献:

[1]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古代乐论选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2]杨春时.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J].烟台大学学报 2004(4).

[3]何乾三编.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4]于润阳.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冷雪岩(1969-),女,贵州贵阳人,甘肃省艺术学校教师,主要从事音乐教育的研究。)

猜你喜欢

主客客观性客体
《红楼梦》中的“打趣”之妙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客观性与解释
经验与存在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
旅游目的地主客关系研究——以永定土楼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