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校:边远省份高效之论
2012-04-29艾美华,雷志明,焦若薇
艾美华,雷志明,焦若薇
摘要:高等学校的文化建设是育人之本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地调研实际,运用分析比较方法,探讨了了新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呈现的特色以及在建设时应注意的问题,着重阐述了边远省份的文化强校的建校理念。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特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2-0013-02
一、引 言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新疆北疆高校的校园文化由来已久,它伴随最初的几个学校的建设而不断形成和发展着,但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刻意地去认识它研究它。就新疆高校情况而言,我们自觉地把校园文化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并在理论上加以深层次探讨,严格意义上说,目前刚刚起步,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内地的高校,就已经有人提出要建设校园文化的。
本课题组主要对新疆北疆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进行实地调研,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高校所呈现出的特点。
二、北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一)兵团精神与合并学校的文化整合
1.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
兵团精神是兵团人在从事各种活动及其所特有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出的思维活动和共同的心理状态,是兵团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达到既定的目标,而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兵团人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兵团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种种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兵团精神是兵团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综合反映,是兵团人共同理想、信念、追求,共同的职业行为规范和标准模式的综合体现。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形态,兵团精神已经浸透、融附到校园文化的行为主体和各种文化载体中,对学校的教育活动,对学校的师生员工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石河子大学坚持“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作为大学的办学特色。
例如,石河子大学作为兵团“211”高校,在面临信息时代的挑战时,始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和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兵团精神。通过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参观屯垦史馆、军垦第一犁、兵团精神宣讲等切实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建设中既体现出兵团精神对校园文化和其他文化形式的审视精神,使得“大学围墙淡出 但大学精神永存”。
石河子大学的大学生培养目标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背景,导致兵团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定位与新疆其他地方普通高校的不同。石河子大学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兵团精神育人,为祖国边疆屯垦戍边服务培养人才目标的需要,在大力弘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主旋律,成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形成“一体化、三层次、多形式”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解决学生新形势下在“信仰”、“信念”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思想问题。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科学信念、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合并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合与大学精神
新疆很多高校都经历过合并过程。例如,石河子大学也是多校合并、拥有多校区的“211”大学。多校合并是指石河子大学是由原石河子医学院、石河子农学院、兵团师范专科学校和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多校区大学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有至少两个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的大学。石河子大学是由奎屯、五家渠、三坪农场、石河子等几个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组建而成。
合并后(的)所面临的关键是校园文化的融合。因为合并后的高校仅仅在体制和物质资源上实现了整合是远远不够的,倘若没有校园文化的实质性融合和提升创新,学校对师生的精神和品行的影响则会先天不足,难免会导致学校内部一盘散沙。正因如此,一校多区办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会受到不同校区原独有的办学思想、文化氛围、学科专业以及组织制度等的影响,给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融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石河子大学原有合并前的学校居住地相隔较大的空间距离,且在不同城市,组织开展全校性文化活动,在人员、时间、场地、经费、交通等方面,协调任务重,协调难度大。此外,不同校区的文化环境营造如何既保持原有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又体现出新大学共同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师生员工思想的真正融合,是合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难题。
因为,每个校区的校园文化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特定的环境积淀所形成的,都深深根植于各个校区师生心里。合并后,不同校区的文化差异在传播和接触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对抗,产生文化冲突。师生对原有校园文化存在怀旧情结,急需深度融合。
因此,石河子大学制定了《大学文化发展规划》、编写了《精神文明之师宣传手册》、设置研究课题《兵团精神与兵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举办弘扬兵团精神专题宣讲活动等积极整合大学文化,在不同校区的文化差异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点或者升华为学校的“大学文化精神”。且与对口支援的北京大学精神交相融合,形成“团就友爱、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大学精神。
(二)师范类学院的“传统性”与大学服务社会的“地方性”文化特色
“传统性”是指师范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专业和课程建设资源。而“地方性”则主要是师范类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为更好地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所新开办的专业与培养模式等。
例如,昌吉师范学院早期是100%的师范教育,后转变为50%的师范教育,50%的非师范教育。其办学层次无论是中专、大专还是本科,均以传统专业——师范教育专业为主,有中文、外语、化学、物理、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非师范类专业有新闻、文秘、计算机、管理、艺术设计、能源工程、自动化等共计7个。
其学校办学理念为:“艰苦创业,质量立校,服务社会”。
1.艰苦创业
建校舍。从学校两间平房开始起家的地州学校到占地8百多亩地的大校园;升层次。从中专、大专、本科办学层次的三次升级;聚资金。极少的政府教育投入、融资贷款、停发代课费、停发行政岗贴、教师集资建校。是艰苦创业精神的凝结。
2.质量立校
学院始终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主线,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先导,以“四促进、三满足、二特色、一引导”作为学院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目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文件,同时,建立了各学科专业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训(实习)大纲、考试大纲等质量标准。
3.服务社会
学院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了数万名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他们)发扬昌吉学院艰苦创业的精神,为新疆的建设和改革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服务社会中,彰显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应用性人才,提出做强做优教师教育专业,创办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工程硕士专业”;服务各族人民。以双语教育为落脚点的教师教育特色。教师教育类专业是昌吉学院的传统专业和优势专业,师资队伍、办学经验及社会影响都比较好;服务昌吉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学院在昌吉回族自治州这块土地上,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回族文化、西域体育文化及民族文化研究与传承、创新等方面做了长期的研究和宣传工作,有些研究成果在新疆乃至全国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在学院发展历史过程中,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攀高、不求大、不趋同,面向地州培养基础教育与社会建设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可谓“挺立的白杨”精神。又如,伊犁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发展中是以教师教育类专业为主,学院不断深化对大学教育规律和师范教育、民族教育办学规律的认识,努力提高为边疆基础教育服务的水平,不断探索强化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办学传统。
学院坚持为边疆基础教育、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坚持民族性、示范性、区域性、应用性的办学特色;坚持人才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的发展战略;坚持走“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学院已经在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哈萨克文化研究、基础数学研究和凝聚态物理研究、伊犁经济文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与特色。
三、北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科学而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或有规划并付诸具体实施
北疆高校在办学层次提高、知识体系的更新、办学规模扩大、实践活动的拓展等方面,变化较大,而在校园精神的提炼、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急需作认真的调研和科学的规划。
(二)改变自上而下的“俯视”监督文化与“学生管理”
北疆高校比较强调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三)既要重视技能培育,更要重视育人
现实中高校育人普遍存在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脱节的问题。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出发,注重本学科专业的知识教育,重视教书,而忽视育人。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避免教书和育人成为“两张皮”。
(四)在学校组织结构设计方面,要加强文化的引领性
要将学校的校训的内涵融入到学校的方方面面,融入到学生言行举止当中,甚至可以说渗透到骨子里、血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