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回归之路
2012-04-29成星黄正泉
成星 黄正泉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人文素质为使命的教育类型,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体现出教育对人的全面关怀,真正接近了教育的本质。人类文化和行为与其所处的自然在对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文化生态。然而,目前高校在践行人文素质教育时的非文化生态观导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冲突。这就要求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回归生态,本文就其产生的冲突提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回归生态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文化生态;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2-0012-03
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社会各界已基本取得共识。在探寻开展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时,不少学者将目光投向生态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文化生态为视角解决教育的问题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认识和理解文化生态?非文化生态观导致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何种冲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回归生态的根本途径何在?本文就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 文化生态的定义
文化生态不是简单的文化+生态,而是文化与生态的耦合。文化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文化的存在、性质、状态,解决人与文化关系的问题。人类文化和行为与其所处的环境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文化生态。斯图尔德在《文化的变迁》中从人与自然环境的角度对文化生态定义,认为文化生态是“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戢斗勇在《文化生态学论纲》一文中指出“文化生态指的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和状态;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认为文化生态学要研究文化系统、文化环境、文化资源、文化的状态、文化的规律”[1]。司马云杰认为,“文化生态学是从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规律的一种学说”[2]。王东昕认为,“文化生态学理论给予环境和文化充分的重视,并强调了文化自身及环境发展的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3]。邓先瑞指出,“文化生态旨在研究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它是生态学产生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与文化嫁接的一个新概念”[4]。
综上所述,对环境选取的角度不同,其文化生态的定义就有着不同的定位。不论是从哪个环境角度定义,文化生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保障,能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持[5]。其核心都是作用于人,其目的是为了调节社会、自然、人的关系,使“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达到动态平衡,使之和谐发展。它是一种生存智慧和生存策略。
文化生态系统可以从不同的视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结构,文化生态的层次结构是由人们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生活方式受文化生态的制约。根据人自身文化生态的存在可以划分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个层次系统。
二、非文化生态观导致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冲突
和谐是文化生态的本质规定。和谐成为时代的主题,人们都在呼唤着构建和谐社会,企盼世界和谐。但今天的世界是不和谐的,在社会文化的转型之际、经济全球化时代,现实社会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冲突。在高校人文素质的教育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冲突。人文素质教育的非文化生态观导致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冲突。
(一)人与社会的冲突
社会是人自己的构建,是在文化生态的“基地”上形成的。我们不仅是社会的构建者,同时也是社会生物生活在其中。社会与文化生态是诗意的契合。文化生态与社会在本质上可以达到和谐,但文化生态主要是借用生态学研究文化及人类所处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生存智慧,各种因素在交互作用中产生矛盾。文化生态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撑。社会虽然与文化生态密不可分,但社会主要是指人与人的关系。“社会”一词实际上是“利益”的问题,人与人的关系离不开利益。文化生态是生存智慧,是文化的“动态”,文化的“动态”就是文化的生态。文化生态是一个有其存在价值的独立系统,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非文化生态观下,社会的发展偏离了文化生态的核心价值,这种偏离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上也显现出来,人与社会的冲突具体表现在:传统的教学观从过于狭隘的个人竞争价值及其利益出发,忽视了如果人脱离社会就不能成为人自身。而未来社会却有着对教育、对人素质的要求,其价值天平的重心有所偏移。故而应将其价值天平放在利于未来世界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共同进步上。因此,“关心社会”反映了新世纪的伦理要求,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文化生态柔性思维的体现——就是以动态逻辑为基础的复杂性思维模式,通过多视角、多层次、多模式的思维方式来处理应对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产生的动态性、复杂性、创造性的问题和情境。它体现出人类更广阔、更深沉的情怀。因此,我们生活在社会中,要学会关心社会,关心社会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人与自然的冲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化生态最基本的关系,也是人文化生态存在最基本的关系。文化生态所有关系都是从这一关系发展而来的。
人类永远超越不了“二律背反”的困境。人类永远难以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人要生存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自然并没有提供现存的东西,人类必须对自然进行改造索取,也就是所谓的掠夺。但是人类长期以来,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人类发展到今天,似乎不是受制于自然而统治于自然,当代社会不和谐,道德滑坡、精神失落、生态受到破坏而出现了生态危机。而工业文明的出现使许多支撑文化精神家园的文化在失落。工业文明使得科学技术得以发展,却极大地刺激了一直生活在原始的,古老的农业文明中的人们欲望,“利益”问题使许多人的道德底线破碎。人们的心中到处是矛盾,特别是贫富差距的扩大,使人们的心灵难以平衡,这种多元性的矛盾正是社会文化转型的突出表现,也是严重的文化生态危机。
总之,人类对于自然,先是恐惧和崇拜,后来提出“征服自然”的口号——以人类为中心,把自然当做人类的敌人,并且无限制地索取自然资源,如果这样继续发展下去,人与自然的关系必定越来越紧张。但是,人类自身却没有意识到这种新作用以及它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出现人类文明的全球性危机。究其原因,即人类一直以来不认为自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且没有把其他的生物和人类自身等同看待,不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命。在此背景下,若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要有敬畏生命的意识,平等地对待其他生物,让自己能主动地融入到大自然的生命之中。而“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恰好能指导人类完成这一建构,并能建构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之共同发展。
(三)人与人的冲突
人首先是为了自己而生活,而不是为了社会而生活。但是,社会虽然是为了“生活”的手段,社会这种文化生态系统是有自己的生命力的,社会是人的生命意识,是生态智慧的结晶。在社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等关系中,道德与法律的结合才是理想的人与人的关系。道德与法律的结合能够使人的理性得到发展,法律与道德的结合能够使人的情感得到发展。在理论上,道德与法律是容易统一的,但在社会生活中往往是顾此失彼,道德与法律难于统一。道德与法律支配着人与人的关系,人的关系不是动物的本能关系,而是受道德与法律支配,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着道德与法律的构成。
非文化生态观是重视法律而道德较弱的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使法律得到“强化”而道德得到“弱化”,从而使得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顾此失彼”的关系,即一种不和谐的关系。文化生态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也是文化生态智慧的体现。但是在非文化生态观下人与人的关系没有使人得到发展,人与人的关系没有走向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变化并不是情感的升华,而是形成了没有温情的利益关系。
总之,人与人的关系经历“类”概念阶段的自然关系,即人与人是生命意义上的关系。进入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压迫关系,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关系。这些关系是一种不和谐的分化生态关系。但这些关系的形成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场所。社会是人活动的场所,人之所以生活在社会当中就不可避免地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衣食住行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些需要的实现都离不开他人、家庭、集体和社会;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发展的关系,任何个人孤军奋战、单枪匹马、创造奇迹的时代已不存在。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的人才培养具备以下素养:“尊重他人”、“善于合作”、“协作精神”、“关心他人”、“注重和发展公益事业”、“奉献精神”等,而这些素质主要是在文化生态观的“庇护”下才使得人文素质教育得以完成,从而弱化人与人的冲突,使人与人之间和谐、友爱相处。
(四)人与自我的冲突
人与自我的关系既是文化生态关系,同时也是生态智慧的张扬。人经过启蒙运动,宗教信仰与科学理性得到协调发展,被宗教压抑的“自我”则被科学理性的张扬而使自我得到拯救,如果说人成为人就有了“自我”,“自我”是构建发展起来的,文艺复兴使自我得到了发展。人类创造了文化生态,文化生态则造就了“自我”,自我是所创造的文化生态的产物。自我就是欲求的利己主义的存在。没有“利益”就没有“自我”,没有“自我”就没有“利益”。利益激发欲望,欲望追求的东西无非是利益。资本主义文化生态中所构建的自我,就其本性就是自私性的自我。人与自我的关系由自然性变化到自私性。自私性的自我所构建的文化生态,是一种享乐主义和(或)利己主义的。人与自我的关系被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所支配,整个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同时人也发生了异化。
在高校,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心理的不完全成熟,同时又受到复杂的多变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多元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利益冲击,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缺陷。这些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自我认识的偏差——“自我中心”、“利己”、“从众”;(2)消极的自我体验——孤独感、自卑、自负;(3)消极的自我控制——自我放弃、懒惰、逆反。这些问题的出现易导致高校学生人际关系交往困难、社会适应性差、学习动力不足、享乐主义等不良后果,进而会影响到高校学生的人生发展道路。那么,如何帮助和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的理性、情感、意志方面的矛盾、冲突,使人具有正确的理性,高尚美好的情感和顽强不拔的意志?这就需要通过文化生态这种柔性法则,使得人自身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不偏离某一意识。同时在情感凝聚的作用下,正向引导学生,化解冲突。这是人文素质教育所致力于完成的目标,同时也要求我们自身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
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回归生态的根本途径
人文素质教育在其生态环境下如何维持本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如何以人文素质为价值取向,在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通过高校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非文化生态观导致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冲突中分析,高校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时应该践行文化生态观。回归生态,以文化生态观这种柔性的思维模式指导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具体来说,人文素质教育回归生态有以下途径。
(一)以人为本——人文素质教育回归生态的理念前提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发展的完整性,而不是把人仅看做是社会发展的工具。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文化”过程,将人从自由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因此,我们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摒弃“技术至上”的观念,要把人作为“主体”,而不是“附庸”,一切都从人出发,一切都为了人,一切都服务于人,真正地确立起“人”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然而,在目前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总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和着眼于知识传递的教学,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操作、软件、设备、知识上,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人,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在选择资源、在自己对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社会文化的条件下进行意义建构的个体化的、独立的过程[6]。人们应从只关注利用教育来传授知识、进行训练,转变为如何利用人文素质教育来提高人的素质、智能、塑造人的精神、价值,培养人的情感、情趣,使人从异化中走出,成为大写的“人”。
(二)和谐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回归生态的必然追求
和谐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个人才与德的和谐发展,即高科学修养与高道德水平的平衡,确保教育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要依赖自然环境而生存,人类只能改造和利用自然,而不能创造自然。所以,要维系人类种族的长远和延续发展,必须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类”的生存与发展为最高行动准则是人之为人的最高表现。现在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人类对于自身主体性的过度发挥。对于自然的过度改造,例如: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困扰人类的全球性问题。为此,强调人文素质教育极为重要,当今的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懂得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以确保整个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另外,要使受教育者对能源危机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自觉节约资源。因而,追求人的最高本质,以“类”的生存与发展为最高行动准则,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追求。
(三)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回归生态的终极旨归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的教育观、教育模式,特别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为分数作为衡量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那么,何谓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育把求真、求善、求美统一起来,在传授教人求真的高深专业知识中,教人如何做人辨物明志、标新立志、陶冶情操、求善、求美,熏陶出一种人文素养、人文关怀、人文追求的人文精神和专业气质”[7]。事实上,一个人基本素质如果没有一定的全面性,那么也就在发展的过程中失去了形成特长的条件和选择的个性,也就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前提,只能被迫地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畸形、片面地发展。其后果不仅仅是个性的凸现,还是个性的扭曲。任何一种创造性才能都是人的知识、能力、道德、审美、意志和身体等各方面素质的有机组合,是一种合力。因而,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的需求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旨归。
参考文献:
[1]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5).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7:1l9-120.
[3]王东昕.环境与文化互动关系的文化生态学反思[J].云
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6).
[4]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5]徐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研究——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6]皮武.数字化教育发展的人文价值取向[J].教育评论,
2007,(1).
[7]邓倩.人文素质教育观下的高校课程改革初探[J].黑龙
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