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树红薯间作模式群体光合特性初步研究

2012-04-29徐有海李勇胡兴明邓文叶楚华彭波于翠熊超郭冬各

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14期
关键词:光合特性桑树红薯

徐有海 李勇 胡兴明 邓文 叶楚华 彭波 于翠 熊超 郭冬各

摘要:为了提高桑树与红薯间作模式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优化桑树与红薯间作群体的空间配置,试验探讨了在桑树、红薯生长关键期及共生期内桑树和红薯的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单作桑树、间作桑树和单作红薯在白天12∶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间作红薯的光抑制现象不明显;桑园间作群体的总生理指标值明显高于单作桑树,其中表观光能利用效率提高了48.13个百分点,表观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9.87个百分点,表观CO2利用效率提高了44.18个百分点。光合有效辐射是桑树光合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间作桑树和单作桑树的净光合速率动态变化曲线呈“W”型;桑树与红薯间作群体中存在种间互作效应,桑树的遮阴影响了红薯的光合能力。

关键词:桑树;红薯;间作模式;光合特性

中图分类号:S888.2;S531;S5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4-3026-05

Preliminary Study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cropping Mulberry

and Sweetpotato

XU You-hai1,LI Yong1,HU Xing-ming1,DENG Wen1,YE Chu-hua1,PENG Bo1,YU Cui1,XIONG Chao1,GUO Dong-ge2

(1.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Wuhan 430070,China;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 intercropping mulberry-sweetpotato community, and optimize the spatial management, diurnal and dynamic variation o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mulberry and sweetpotato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 obvious midday photosynthelic depression of mulberry and sweetpotato in monoculture appeared at 12∶00 pm; but the photoinhibition of sweetpotato in intercropping was not obvious. The light use efficiency, water use efficiency, CO2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mulberry in intercropping mode was increased by 48.13 percentage point, 49.87 percentage point, and 44.18 percentage point than that of mulberry in monoculture, respectively. The active photosynthetical radiation wa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 of mulberry photosynthetic. The dynamic variation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mulberry in both monoculture and intercropping mode was ‘W type curve. There was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cropping mulberry and sweetpotato, and the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of sweetpotato in intercropping was influenced by the shade of mulberry.

Key words: mulberry; sweetpotato; intercropping mod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

桑树间作红薯是近年来在湖北省养蚕区发展较快的一种作物间作模式。间作套种能集约利用光、热、肥、水等资源,减少病虫害发生,实现作物的高产高效生产;但作物间作过程中,作物种间不仅存在着对光、热、水等资源的竞争关系,而且在土壤养分和光能利用方面也存在着种间互作效应。为了发挥桑树与红薯间作的生产潜力,有必要研究2种作物共生期间的光合特性。目前,有关桑树和红薯单种的光合特性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是有关桑树与红薯间作模式下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还鲜见报道。试验以成林桑树与红薯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在桑树生长关键期和红薯生长关键期研究了桑树与红薯间作模式群体的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胞间CO2浓度(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和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等光合参数及其日变化、动态变化以及表观光能利用效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表观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表观CO2利用效率(CO2 use efficiency,CUE)等生理参数及其日变化、动态变化,以期为桑树与红薯的合理间作栽培管理和空间配置[1]提供基础资料。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1年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桑园试验基地进行。该试验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光热同期,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8~17.5 ℃,年无霜期一般为211~272 d,年日照时间1 810~2 100 h,太阳能的年总辐射为435 ~473 kJ/cm2;年降水量1 150~1 450 mm,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土壤为黄棕壤;桑树品种为红皮桑,中干养成,树龄20年,株行距50 cm×200 cm;红薯品种为徐薯18。田间采用垄作方式,5月下旬翻耕土地,翻后起垄,垄宽70 cm、高30 cm。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是单作红薯、单作桑树,间作红薯与间作桑树(行比2∶2)。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3个小区(重复),小区面积20 m2。红薯株行距30 cm×50 cm,5月下旬进行红薯栽植。红薯和桑树的田间管理按照常规栽培方法进行。

1.2测定项目与方法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桑树和红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μmol CO2/(m2·s)]、气孔导度[Gs,mol H2O/(m2·s)]、胞间CO2浓度(Ci,μmol CO2/mol)、蒸腾速率[Tr,mmol H2O/(m2·s)]等直接光合参数进行田间测定;间接光合参数有表观光能利用效率(LUE,mmol/mol)、表观水分利用效率(WUE,mmol/mol)和表观CO2利用效率[CUE,mol/(m2·s)]。日变化测定时间在8月31日(生长关键期),叶片选生长势一致的3株桑树样株中的3个光照良好的顶部新梢,每新梢选1片正常功能叶片(5~7叶位);红薯也是取3株的3片完全发育成熟叶片,测定时间在每个测定日6∶00至18∶00,每隔2 h测定一次,每一时段重复测定3次,最后取平均值。动态变化测定日期在8月15日、8月31日、9月6日、9月14日、9月20日,于晴天的8∶30~10∶30进行,测定叶片的选择同上。测定条件为:光合光量子流通量密度[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PPFD;μmol/(m2·s)]

1 200 μmol/(m2·s),空气CO2浓度(Air CO2 concentration,Ca;μmol CO2/mol)为400 μmol CO2/mol[2,3]。

1.3数据分析

试验得到的所有数据均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处理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桑树红薯间作模式的群体光合参数日变化测定

桑树红薯间作模式的生长关键期群体光合参数测定结果(日均值)见表1。由表1可见,在桑树生长关键期,间作桑树的Pn、Gs、Ci、Tr日变化均值与单作桑树的Pn、Gs、Ci、Tr日变化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间作红薯的Pn、Gs、Tr日变化均值与单作红薯的Pn、Gs、Tr日变化均值差异显著(P<0.05),间作红薯的Ci日变化均值与单作红薯的Ci日变化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桑树红薯间作模式群体中,桑树对红薯的遮阴效果明显,影响了红薯的光合生理,但红薯对桑树的光合生理影响不大。

桑树红薯间作模式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单作桑树、间作桑树、单作红薯和间作红薯的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在10∶00和14∶00出现,其中单作桑树、间作桑树和单作红薯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间作红薯“午休”现象不明显[4];Gs日变化曲线显示单作桑树变化幅度大于间作桑树,而气孔导度与桑树蒸腾作用关系密切,故间作桑树的Tr日均值低于单作桑树的Tr日均值(表1)。

桑树红薯间作模式的胞间CO2浓度与蒸腾速率日变化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Ci日变化曲线显示,间作桑树与单作桑树、间作红薯与单作红薯相似,均呈逐渐下降趋势;Tr日变化曲线显示间作桑树与间作红薯的日变化同步,都在中午12∶00达到最大值,表明间作群体之间存在着种间互作效应[5]。

从表1中还可见,间作桑树的LUE、WUE、CUE日变化均值均低于单作桑树,但差异不显著(P>0.05),间作红薯的LUE、CUE日变化均值低于单作红薯,且差异显著(P<0.05),间作红薯的WUE日变化均值高于单作红薯,但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而言,桑园间作群体的总光合参数值明显高于单作桑树,其中LUE提高了48.13个百分点,WUE提高了49.87个百分点,CUE提高了44.18个百分点;通过对间作桑树光合参数及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日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2)显示,PAR与Pn、Gs、Tr呈正相关,Pn与Gs、Tr呈正相关,Gs与Tr呈正相关,表明PAR是桑树光合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6]。净光合速率的大小可反映植物光合能力的强弱[7],LUE、WUE、CUE分别反映了叶片的表观光能、水分和CO2的利用效率,所以桑园间作群体在表观光能、水分和CO2利用效率方面要优于单作桑树。

2.2桑树红薯间作模式的群体光合参数动态变化

桑树红薯间作模式的群体光合参数动态变化测定结果(动态均值)见表3。由表3可见,间作桑树和间作红薯的Pn、Gs、Ci、Tr动态变化均值与单作桑树、单作红薯的Pn、Gs、Ci、Tr动态变化均值大部分一致。其中间作桑树的Pn、Gs、Ci、Tr动态变化均值与单作桑树的Pn、Gs、Ci、Tr动态变化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间作红薯的Pn、Tr动态变化均值与单作红薯的Pn、Tr动态变化均值差异显著(P<0.05),而间作红薯的Gs、Ci动态变化均值与单作红薯的差异不显著(P>0.05)。

桑树红薯间作模式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动态变化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间作桑树和单作桑树的Pn变化曲线呈“W”型,最低点出现在8月31日,表明该时期由于养蚕所需、采叶量最大导致桑树的光合生理活性最弱,但该时期间作桑树的Pn值明显低于单作桑树,说明间作桑树还受到间作红薯的光能竞争影响[8],而后呈逐渐上升态势;Gs的动态变化曲线中,间作桑树与单作桑树均呈下降趋势;而间作红薯与单作红薯相反,在9月14日之前呈逐渐上升趋势,但间作桑树和间作红薯的Gs明显低于单作桑树和单作红薯,因Gs与Pn、Tr呈正相关,表明在该时期,间作红薯与间作桑树存在资源竞争,从而影响了间作群体彼此的光合能力。

桑树红薯间作模式的胞间CO2浓度与蒸腾速率动态变化结果见图4。由图4可知,间作桑树与单作桑树的Ci动态变化曲线与其日变化曲线相似,呈逐渐下降趋势,但间作红薯的Ci优于单作红薯,表明间作为群体的光合生理活动提供了足够的CO2原料;间作桑树与单作桑树的Tr动态变化曲线呈抛物线型,峰值出现在8月31日,表明该时期由于桑叶采叶严重,桑树创伤面加大,导致桑树水分散失严重。

从表3中还可见,间作桑树的LUE、WUE、CUE参数均等于或高于单作桑树,但差异不显著(P>0.05),间作红薯的LUE、WUE、CUE均低于单作红薯,且差异显著(P<0.05)。综合而言,桑树红薯间作群体中存在种间的互作效应,红薯对桑树有促进作用,使得间作桑树的LUE、WUE、CUE参数值全面优于单作桑树,提高了间作桑树对光照、水分和CO2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因为植物对光能的截获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叶片反射和土壤反射3个途径[9],当桑树行间间作红薯后,使得桑树对光能的截获变成了4个途径:太阳辐射、桑树叶片反射、土壤反射和红薯叶片反射,从而提高了光照的反射量,相应地增加了桑树对光能的截获率;而由于桑树的遮阴作用,导致间作红薯的生理指标值与单作红薯相比处于劣势,因此要达到桑树、红薯共赢的目的,需要调整桑树的冠层结构,在保证桑树光合性能正常发挥的基础上,对红薯叶片增加光照的透射率,降低桑树对红薯的遮阴影响[10,11]。

3小结

在桑树红薯间作模式中,间作桑树和单作桑树的光合日变化规律与大多数植物相同,均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但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差异不显著(P>0.05),且间作桑树的光合“午休”变化幅度低于单作桑树,即间作桑树受到的光抑制程度小。而间作红薯与单作红薯的光合日变化规律不同,间作红薯无明显“午休”现象,表明桑树对红薯存在种间互作效应,间作红薯对间作桑树的光合性能影响甚微,而由于桑树的遮阴,使间作红薯不存在单作红薯光合过程中为防止水分的过度蒸腾而关闭气孔、降低蒸腾作用的这一现象,这是因为气孔既是水分蒸腾的通道,也是CO2进入细胞的门户,气孔的关闭导致了净光合速率下降,出现“午休”现象,故间作红薯的光抑制现象不明显。桑园间作群体的表观光能利用效率、表观水分利用效率和表观CO2利用效率等参数值明显高于单作桑园,分别提高了48.13、49.87、44.18个百分点,说明桑园间作群体降低了水分蒸腾作用,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而且光合有效辐射是桑树光合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

桑树与红薯共生期内光合参数动态变化显示,间作桑树和单作桑树的净光合速率最低点、蒸腾速率峰值均出现在8月31日,表明该时期由于桑叶采叶严重,桑树创伤面加大,导致桑树水分散失严重。桑树间作红薯群体增强了对光能的截获率,提高了间作桑树的光合能力,但降低了间作红薯的表观光能利用效率、表观水分利用效率和表观CO2利用效率,若要达到桑树与红薯共赢的目的,需调整桑树的冠层结构,在保证桑树光合性能正常发挥的基础上,增加光照的透射率,降低桑树对红薯的遮阴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爱国,王林英,张术珍,等.七个桑树品种的光合特性比较[J]. 北方蚕业,2011,32(2):32-33.

[2] 安连荣,张洪武,尹家凤,等.桑树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J]. 蚕业科学,2000,26(2):115-117.

[3] 许大全,张玉忠,张荣铣.植物光合作用的光抑制[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2,28(4):237-243.

[4] 张会慧,赵莉,许楠,等.间作模式下桑树与大豆叶片的光合日变化特点[J].经济林研究,2011,29(1):21-26.

[5] 黄顶,张英俊,韩建国,等.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1(2):44-48.

[6] 彭晓邦,蔡靖,姜在民,等.光能竞争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29(1):545-552.

[7] 焦念元,宁堂原,赵春,等.玉米花生间作复合体系光合特性的研究[J].作物学报,2006,32(6):917-923.

[8] 张俊平,李卫欣,俞凤芳.小麦玉米间套作的高产和光合性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31):9874-9875.

[9] 何海军.小麦/玉米带田不同玉米群体结构对光合特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1):201-205.

[10] 王兴祥,何园球,张桃林,等.低丘红壤花生南酸枣间作系统研究Ⅳ.光能竞争与剪枝作用[J]. 土壤,2003,35(4):320-324.

[11] 逄焕成.节水节肥型多熟超高产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3.

猜你喜欢

光合特性桑树红薯
马桑树儿搭灯台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蒸红薯,学一招
坚强的红薯
奶奶家的桑树
5个引种美国红枫品种的光合特性比较
4种砧木对甜樱桃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不同水分条件下硫肥对玉米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安图县水稻高光效新型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