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

2012-04-29张少杰张心余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2年12期
关键词:考试制度高校改革

张少杰 张心余

摘要:当前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着考试目的异化、考试内容固定死板、考试形式单一、考试成绩评价不科学等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美国大学考试制度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提出了明晰考试目的、创新考试内容、丰富考试形式以及建立科学的考试成绩评价制度等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校;考试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2-0001-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指出,要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同时还指出,要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

考试作为衡量和检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进度及其效果的重要工具,是能否真正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当前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阻碍了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分析和研究当前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和方案,对于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国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考试目的被异化,反馈功能较弱

考试是检测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其目的是要通过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并从中逐渐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然而,目前高校普遍只是将考试单纯地作为某一阶段教学任务的完成,一门课程的结束;只是将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评奖学金、入党、毕业、保研等的依据。考试不但没有起到反馈功能,其目的也被异化。学生在这种环境的引导下,也将考试仅作为一种拿学分和评优的工具,而不清楚考试的真正目的所在。

(二)考试内容固定化

考试内容是整个考试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当前的课程考试内容仍然偏重于原理化、结构化的识记性知识,以知识性考核居多,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测试内容比重太少,结果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1]。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掌握和应用,也不利于创新型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此外,考试内容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笔记,考试范围固定且狭窄,不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看问题的多面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三)考试形式单一化

考试形式对于考试目的的实现和考试内容的导向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高校考试形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1)采取闭卷考试形式过多,开卷考试形式较少;采取笔试方式多,采取口试、答辩及操作方式较少;采取理论考试多,而技能考察少等,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2)考试基本上采取的是集体测试,更多地考虑的是学生的共性,而忽视了其个性的培养。(3)大部分考试都安排在期末进行,很少有分阶段的课程考试,形式单一,重最后结果,而轻过程。这样导致很多学生平时学习懈怠,考前手忙脚乱,一时间面对多门考试压力巨大,考试不理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四)考试成绩评价不科学

考试评价可以为教学质量管理提供反馈信息,其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当前的考试评价制度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成绩评定过于简单化,多数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标准,辅之以平时成绩进行评定,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这样很难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成绩评定过于标准化,一般在成绩评定时采用百分制,把分数看做是能力的外在表现,导致学生过于注重期末考试,轻视平时学习,过于注重考试结果而不注重学习过程[2]。最后,评价角度太过单一,仅把最后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没有从综合的、全方位的角度去考核,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的塑造,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

二、美国高校考试制度的借鉴

美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除了其拥有实力雄厚的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是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而作为美国教育制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考试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

(一)考试目的明确,反馈功能突出

美国高校考试目的的明确性,缘于其教育目标的明确性。美国高校更注重考核学生的基本技能,以及超越精神和创新思维。其教育目标即明确又具体,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伦理道德、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要求都有详尽的描述,非常注重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同时,考试的反馈功能也很突出,教师既要求学生定期上交作业,又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课堂测验,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验结果对教学进行反思,考试结束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考核成功与否加以分析。

(二)考试内容范围广泛,题型设置科学

美国高校的考试范围除了教材,还涉及许多课外知识,以及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创新成果等内容。考试内容非常广泛,考试作答需要综观全文、进行综合归纳后才能得出。另外,考试题型设置也比较科学,主要侧重于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题型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答案非常灵活,学生只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回答言之成理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成绩。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兴趣及能力,为其指定平时作业或论文题目作为考试内容之一,并允许学生回家完成。

(三)考试形式多样

美国高校考试形式主要包括期中考试、平时成绩考核和期末考试等形式,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及教学要求,灵活选择相应的考核形式。其选择主要以能否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作为标准。另外,美国高校课堂考试也十分频繁,既有常规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又有多次课堂测试,有的课程甚至每次上课都有小测验,其成绩直接纳入总成绩。

(四)成绩评定比较合理

美国高校的成绩评定特点体现在:一是侧重于考查学生能力、水平提高的情况。在考核中不太注重笔试成绩,而是以学生参与研讨论、回答问题等情况,以及与教师不定期的晤谈为主,更注重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核。二是比较重视学习过程而轻视结果。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大,大多超过期末成绩所占比例。三是计分方式较为合理。改变了以往按数字和等级来评分的做法,力求评定的准确性、客观性。许多学校采用教师平常记录成绩、期末给予文字叙述性的总评,而非数字分数。

三、我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路

要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进一步深化考试制度改革。笔者就目前我国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参考美国高校考试制度的成功经验,提出如下改革思路和建议。

(一)明确教育目标,明晰考试目的

明晰考试目的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而这一点可以借鉴美国大学教育目标的设定;定期组织教学管理者、师生学习和了解教育理念与教育目标,使之逐渐地认清教育和学习的真正目的,进而端正考试目的。同时,还要采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如提高教师对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践行结果的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奖惩;降低考试成绩在奖学金、入党、保研等评优活动中的参考比例等,使考试的目的真正落脚到人才培养目标上来。

(二)创新考试内容,扩大考核范围

当今社会对人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的是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的考试内容不应该再固定于考查识记书本知识的能力,而应更多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并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试内容应该更加开放灵活,考试题型应更多地设置论述题、辨析题、综合分析题等主观题,减少识记型的客观题。另外,由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所以考试内容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知识,应增加课外相关知识的考核,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根据学生个性禀赋的不同,还可以设置不同的考试内容和题型,如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兴趣及能力,指定平时作业或论文题目作为其考试内容。

(三)结合课程特点,丰富考试形式

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必须丰富考试形式。一是在考试方式上,可以根据课程特点、教学任务的不同,采取笔试、口试、论文、实践操作、闭卷、开卷、半开卷等方式灵活进行考核,其选择主要以能否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否全方位地考验其综合素质为标准。二是在考试对象上,应根据学生不同的背景和个性,适当地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三是在考试时间上,应注重学习过程考查,改变期末一次性考试方式,增加平时考试次数,分期多次进行考核,有助于增强考试的反馈功能,减轻学生的压力。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成绩评价制度

考试成绩评价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首先,建立以考核能力为准的多角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如在给学生答案评分时,只要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回答言之成理或自圆其说,就可以获得高分,而不去过于信奉所谓的标准答案。其次,改革重结果轻过程,静止、片面的评价制度,增加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记分方式。改变过于精确和量化的评分方式,采取等级或者及格与不及格的方式,也可以借鉴美国大学采用教师平常记录成绩、期末给予文字叙述性的总评等方式。

考试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改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理论、实践上的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都参与进来,多交流、多进行研讨活动,并付诸实践,克服困难,共同推进考试制度改革,使人才培养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金祖庆,赵雷洪.学分制模式下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研究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3).

[2]龙坚文.高校课程考试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

(34).

[3]李楠.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考试的特点及其对我国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

导刊,2011,(5).

猜你喜欢

考试制度高校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新形势下自学考试制度的错位和实施战略定位的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新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制度浅析及场地改造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