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力方法介入转化网络成瘾学生的具体操作
2012-04-29田国秀曾静
田国秀 曾静
摘要 基于抗逆力理论,对网络成瘾进行意义解读和重新定义;结合案例,分析抗逆力的外部支持、内在保护以及效能等三个要素在网络成瘾中的建构过程,运用抗逆力方法提出相应的干预方案,以期实现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转化。
关 键 词 抗逆力方法;网络成瘾;小组工作
作者简介 田国秀,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静,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上网人数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逐步以“参与者”的社会角色在网络中凸显出主体地位。网络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和学习空间,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但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成长、身心健康及社会交往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诸多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案例,困扰着学校德育和网瘾学生的家庭。
一、网络成瘾:
基于抗逆力理论视角的解读
“瘾是一种被迫从事的模式化的习惯行为,停止这种行为会引起无法控制的焦躁。通过缓解焦躁,瘾给有瘾之人提供了一种安慰之源。”[1]
不同学科对成瘾行为的原因有不同见解。心理学家认为成瘾并非遗传所致,而是一种习得的行为;社会学家认为成瘾行为是个人对某些社会情境的反应;人格理论家则认为成瘾是人某些性格上的冲动和期待即时满足的表现,他们不能接受挫折,也不会从错误中学习。
抗逆力是指一个人应对困难、压力、挫折等逆境时的心理协调和积极应对能力。抗逆力具有常规和非常规两种表现方式。本研究认为网络成瘾是成瘾者的一种非常规的抗逆力表现方式,成瘾者借助网络成瘾挑战逆境、表达需要。
首先,网络成瘾是一种非常规的抗逆力,也可以视为成瘾者的一种变态自律行为。网络为成瘾者展现了一个新世界,他们借助网络逃避压力,减缓焦虑感,减轻挫败感,期待在网络世界中获得安全感。他们沉迷网络,现实生活的一切对他们不再有任何意义,甚至因为上网而忽略现实生活中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他们可以不吃不喝不睡、足不出户。根据福柯的观点,“所有的瘾都是变态的自律”。[2]把网络成瘾归结为成瘾者的一种变态自律行为,是成瘾者对个人日常生活进行控制的新方式,借助这种变态自律行为帮助成瘾者获得满足感。具有抗逆力的人会有很多特性表现,其中自律是抗逆力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根据抗逆力的常规和非常规两种表现方式,可以把成瘾者的这种变态自律看成是成瘾者非常规抗逆力的一种表现。
其次,成瘾者通过网络成瘾挑战逆境、表达需要。有研究表明,如果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具有抗逆力的个体就会寻找一种替代方式来弥补这种缺失,抗逆力在替代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但他们并未就此意志消沉、自甘堕落,也没有退缩到幼年行为表现,而是内心依然充满力量和希望,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找寻到网络这样一种新的替代方式应对现实逆境,表达内心需要。尽管这种新方式与常规不同,并不被成人社会所接受,但这种非常规的方式传达了他们展现生命力量的努力,是抗逆力的一种体现方式。
二、抗逆力方法介入
学生网络成瘾的转化
(一)小组工作模式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 “它是由知识、了解、原则、技巧所组成。透过个人在社区机构中的各类小组,借助小组辅导者的协助,引导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互动,促使组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个人能力与需求为基础,获得成长的经验,旨在达成个人、小组、社区发展的目标”[3]。组员在小组中完全自主,小组本身是一种过程与手段的结合,借此让组员形成互动,小组形成内在的动力,建立彼此支持的机制。
2007年,研究通过对北京市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筛选出十多个喜欢上网的中学生。在此基础上,综合多方面因素,并征得学生的同意,组建了一个由九位同学组成的小组,活动地点在该校心理咨询室的团体辅导教室。该小组活动目标是“相信自己、共同努力、健康上网、快乐生活。”小组活动的基本模式确定为暖身活动-主题故事-心理游戏-小组讨论-辅导者总结等程序,根据每次活动的不同主题和情况,活动模式有所变化。组员通过交流、对话、建议、行为模拟等方式,表达想法,澄清观念,分享经验,相互启迪,修正言行,共同成长。小组活动结束后采取开放问卷形式,了解小组成员的收获、体会与和成长设计。
(二)抗逆力方法的具体实施
1.接触阶段:进入成瘾者的生活情境
此阶段,辅导者以成瘾者为中心,放下自己的预设,对成瘾者积极关注、仔细倾听,从成瘾者的叙述中了解他们的生活故事,从成瘾者的角度去理解成瘾者所建构的独特的生活现实。通过倾听成瘾者的故事,充分了解成瘾者生活经历中的风险因素,如贫穷、生理疾病、家庭矛盾、学业失败、特殊经历等。
第一次小组活动中,为了促进组员组建小组、相互认识,笔者引导他们用彩笔描绘一样东西代表自己,并向其他组员展示和介绍。比较典型的案例是组员小陈画了一个篮球和一个鼠标,他以前喜欢打篮球,经常偷偷把篮球带到学校玩,可是父母觉得打篮球浪费时间,把他的篮球藏起来,只允许他周末玩一个下午,为了表示对父母的反抗,他开始疯狂上网,周末也不再去打篮球。
类似这样的案例表明,网络成瘾者之所以选择上网,都是因为他们目前的生态系统中存在一些危机因素,这些风险经历将他们置于特殊的生活境遇。例如小宇面临着环境改变导致的不适应感,小岩学业失败缺少情感支持且自我形象感低,小陈则是因为家庭教育过于僵化。这些危机因素使得他们的效能感暂时不能正常发挥,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转而借助上网来应对危机,满足自己的需要。
第一阶段,小组成员创造一个充满关怀与信任的环境,通过一系列热身活动和团队合作,帮助组员参与、投入到网络世界之外的现实生活。在达成小组期待、签署小组契约的过程中,组员们感受到强烈的责任感和集体约束力,同伴之间既有支持又有监督,使他们对走出网瘾信心大增。他们在网络之外的现实世界中被认同、被关注,体会到归属感和力量感。
2.澄清阶段:解构成瘾者的“问题”
什么是“问题”?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问题”存在于语言当中,并非源于个体本身。青少年身上的“问题”是被他周边的关系,通过社会互动逐步内化认同,构建而成的结果。一个中学生之所以被认为有问题,源于他上网成瘾。因为在父母、老师、成年人眼里,网络成瘾就是一种问题。对网络成瘾中学生实施干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同他们一起澄清“问题”,将问题外化,即把成瘾者的问题与成瘾者本身区分开来,不再把问题视为成瘾者的原发特征。
上述案例中描述的组员小岩,活动初期一直很沉默,只听别人说,不愿意说自己的事。随着小组活动的进行和工作员的鼓励,他慢慢开放自己。其实他内心也渴望交朋友,渴望跟同学在一起玩,但不知道怎么做。在对小岩进行问题外化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采取解构式提问,如:谁觉得你有病?他们为什么觉得你有病?他们在什么情况下开始这样认为的?你自己也认为上网或者很少说话就是有病的表现吗?上网对你的生活有积极影响吗?你在网上获得的成就感还能在别的方面获得吗?与此同时,小组成员参与讨论,相互对话,揭示出是主流叙述造成了小岩的“问题认同”。通过这个环节,小岩对自己的生活逐渐清晰,了解了自己的故事是怎样被建构起来的,问题又是如何凸显的。问题外化帮助小岩去掉了“标签”和压力,使他不再把“网络成瘾”看作是自己“有病”的标志。
第二阶段中,组员在安全信任的氛围中回忆并讲述自己“问题背后的故事”,寻找问题背后的推手,了解自己形成“问题认同”的逻辑。通过工作人员的引导和组员之间的互动,大家意识到他们本身并没有问题,所谓的问题源自于给他们贴上问题标签的成人世界,因为成人们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青少年反常规、反传统、反主流的态度与言行。了解到这一点后,“去除标签”环节让组员普遍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因此,问题解构阶段是提升成瘾者抗逆力过程的关键。
3.领悟阶段:建构成瘾者的意义
在领悟阶段,辅导者从优势视角出发,转换角度,探讨问题。通过小组活动了解成瘾者为什么采用非常规行为方式、此行为方式对他们的意义是否有效果,目的在于挖掘成瘾者“问题”背后的动机,了解成瘾者如何通过不良表现方式抵抗权威,表达需要,并借此激活成瘾者的抗逆力,让成瘾者重新认识自己的问题,消除自己的困扰。小组工作的重点不是消除成瘾者的问题,而是理解成瘾者意义建构的独特方式和具体过程,帮助成瘾者明晰自己应对压力的方式,发现其中的意义,纠正其中的问题。
在第十次小组活动中,有个环节叫“我网我乐”,即请每位组员讲述自己为什么选择上网,上网可以带给自己怎样的快乐。组员在活动中的各种表达均表明,网络可以满足青少年的多种需要,包括自我认同的需要、归属的需要、表达的需要、乐趣的需要、成就的需要以及人际交往的需要。而他们之所以通过网络来实现这些需要,正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他们缺少关怀和支持他们的环境,缺少参与表达的机会,缺少信任和期待。
第三阶段中,组员们发现家人、老师、他人眼里那个“沉迷游戏”“表达能力有问题”“没有上进心”“性格怪异”的问题大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面对困难和逆境,敢于挑战的具有抗逆力的自己。他们开始明白自己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并不是最佳的满足需要的方式,只是目前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如果有更好的表达方式,他们也愿意尝试。
4.行动阶段:重构成瘾者的生活
网络成瘾作为成瘾者的一种非常规抗逆力表现方式,虽然对青少年以有很多意义,但如果不加以关注,任其发展,也会给他们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干预工作的最后环节就是通过小组工作实践,帮助组员以常规行为替代非常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以尊重、接纳的小组活动替代虚拟的网络生活。创造现实生活情境,开展丰富的主题游戏和活动,使每个组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展现聪明才智,体验成功的喜悦;第二,发掘组员多种兴趣爱好替代强行阻止其戒除网瘾。在小组活动中介绍各种兴趣活动以及参与途径,帮助组员发现并建立健康积极的爱好,通过平衡他们的多元生活,让他们的注意力从网络中转移。
三、抗逆力方法介入
转化网络成瘾学生的实效性
在第四阶段的小组活动中,组员们除了要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的每个环节如收集资料、设计方案、答疑解惑、汇报总结外,还要按照小组的要求,体验小组之外的课外活动。
喜欢动漫的小齐,在自己的学校组建了校园动漫社,认识了很多喜欢动漫的朋友。他们周末一起参观外校动漫展,目前正在为本校的动漫社展览做积极准备。网络变成了她与别人联系、了解动漫信息和交流学习经验的工具。游戏高手小岩的创造力在小组游戏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认可。通过这次小组活动,他说自己交了很多朋友,在网络游戏之外同样也尝试表达自己,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模型制作大赛,目前正在积极投入准备。转学过来的小宇在小组活动中慢慢适应了新学校,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也决定加入小齐的动漫社。喜欢玩篮球的小陈觉得通过上网报复父母的方式并不明智。他好久没玩球了,非常想念打篮球的感觉。他采纳组员们的建议,主动跟父母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现在,他每天都开心地奔跑在篮球场上。
为了使活动效果不因活动结束而弱化,笔者对组员保持着后续跟踪。建立QQ群和组员定期联系,了解他们的动态、倾听他们的故事,并给予必要的情感支持。
参考文献:
[1][2](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95,98.
[3] 刘梦.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