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思考
2012-04-29刘俊彦
摘要 中学共青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及时关注、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变化和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变迁,不断探索创新中学共青团工作的载体手段,是做好共青团工作,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关键。
关 键 词 共青团;中学生;思想引领
作者简介 刘俊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一直把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根本性、战略性任务。今年,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再一次对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着力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真心实意紧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学共青团是广大中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在学校育人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能。目前中学生团员占全国团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每年新发展的团员绝大多数来自于中学。因此,中学共青团在整个共青团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切实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好面向中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工作,这不仅关系到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一、思想引领是中学共青团的
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
长期以来,共青团一直把中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放在基础性位置来抓。近年来,共青团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形成了中学共青团工作的优良传统。比如: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满足了中学生成长发展的愿望;“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劳动观;“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学生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大中学生提高文明素养、成为合格公民奠定了基础;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激励了广大中学生在社会技能训练中立志向、长本领,为其成长成才搭设了有益的桥梁。
中学共青团在长期的活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党团政治特征、健全的团建组织特征和丰富的品牌活动特征,使共青团在中学生思想信念教育中具备了独特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为共青团履行引导青年的基本职能和促进中学生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有效的基础。
二、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学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重中之重
组织行为学认为,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以所在组织的根本任务和组织主体的根本利益诉求为有效切入点。中学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工作,要准确把握中学阶段的根本任务和中学生的群体特点和利益诉求。育人是中学的根本任务,而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同志认为,中学育人任务有四个层级目标:一是掌握必备的学科知识;二是开始培养综合素质;三是逐步养成良好品德;四是初步形成理想信念。
以这四个层级目标为切入点,去年,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中学共青团工作的主要任务:第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发成才的远大理想,初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确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第二,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基础,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锤炼意志品格,增强法制意识,明确社会责任,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第三,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导向,帮助学生掌握表达、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合作等社会化技能,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观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这三个任务可以看出,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学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前两项任务内容主要是思想引领工作,后一项任务则是思想引领工作的有效实践载体。
三、不断探索创新中学共青团思想
引领工作的载体和手段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中学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不断探索创新中学共青团工作的载体手段。在工作主体上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工作手段上重视利用新媒体来开展工作;在工作载体上重视艺术、时尚、情感等文化元素;在工作方式上注意运用碎片化、分散化的活动方式,既开展团的活动,又缓解中学生学习压力。
一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实施自主德育模式。实施自主德育模式,开展自觉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活动是达到德育目的的有效形式。在自主德育中,要注意德育内容的充实,德育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入手,使学生知行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主导作用,最终让学生在“当家做主”中接受教育,在参与中接受教育,让学生从做自己的主人,到做集体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时代的主人。
二是体察时代特征,推进工作载体创新。当代青年学生是“生活于市场,成长于网络”的新一代青年。对中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要结合学生喜欢的交流、沟通、联络方式,充分运用情感、艺术、时尚等元素,发挥即时通讯、手机短信、微博、社区网站等新媒体的引领作用,增强思想引领的时尚性和互动性,努力营造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氛围。
三是坚持运用社会化动员方式,推动实践育人。对中学生的思想引领不应仅仅局限在教室和书本,而应该开展实践育人。正如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智育、体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社会实践活动能够真正起到让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作用,对学生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推动实践育人,必须发挥品牌活动的社会效应。团组织要坚持社会化动员方式,积极推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开展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国情,提高社会实践技能。广泛开展敬老助残、环保宣传、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积极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帮助学生认清自身兴趣和优势,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精心组织科技竞赛、创意评选、课题研究等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观察能力。
推动实践育人,还要发挥榜样和偶像的积极作用。中学生的意志、性格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有很强的模仿性。他们的心目中总有几个衷心崇拜、悉心效仿的榜样人物,或称为青春偶像。团组织要注重发现、培养、表彰、宣传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典型,为中学生提供鲜活的学习榜样,引导学生在先进文化的熏陶中提高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通过榜样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责任编辑/程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