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西部协调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2012-04-29赵西君

中国市场 2012年16期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经验

赵西君

摘要:为维护我国社会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本文对我国东西部区域协调历程进行了梳理,提出我国东西部地区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统筹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新阶段四大阶段。并对1978年以来的表征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了我国东西部协调发展的主要经验,以期为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关键词: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经验

中图分类号:F127

一、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历程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统筹协调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新阶段四大阶段。

(一)均衡发展阶段

建国初期,占全国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7%,西北和内蒙古地区虽然国土面积占了全国的45%,然而工业总产值仅为全国的3%;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在全国23%的国土面积上,工业总产值却仅占6%。为了改变区域差距过大的局面,也为了国防安全的考虑,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采取了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即以内陆地区作为投资重点,尽快缩小沿海和内地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均衡分布。建国后的25年内,我国先后在大西北、大西南投入2000多亿元,形成固定资产1400多亿元,先后建立了25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1965年至1975年仅十年内,内地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39%,明显快于沿海12.33%的速度;内地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明显提高,由1965年的36.9%提高到39.1%,提高了2.2个百分点。该阶段大力推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均衡分布,但也抑制了我国整天生产力水平。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我国将大部分的国防、工业、科技都布局到了西南和西北地区,这种布局方式是完全处于国防安全的考虑,工厂的位置都十分偏僻而且分散,完全不符合工业区位论的布局原则,这也导致了企业的后续发展瓶颈,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非均衡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的优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比如20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加快发展,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980年代初,在“两个大局”的战略指导下,我国开始实施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在这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下,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以12%以上的速度在增长,90年代也是以高于8%的速度在增长,总体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战略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国家经济重心的“东移”,加之,西部地区欠发达的交通区位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西部地区发展势头完全被削弱,东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差距在迅速扩大。从相对差距来看,在1983-1994年间,东部与西部地区的相对差距系数扩大了11.5个百分点。该阶段表现为明显的非均衡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也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统筹协调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开始逐渐拉大,从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问题也开始显现。为此,党和政府开始着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战略,也是邓小平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具体体现。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力争用5-10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突破性进展,西部开发有一个良好的开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彻底拉开了序幕。党的十六大就西部大开发、中部、东部和东北地区发展战略做出了相应部署,明确提出,中部地区应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东部地区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东北地区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加大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同时,也强调要加强东中西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自此,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开始具备雏形。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明确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再次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指出要重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要不断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至此,我国鼓励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四大板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格局形成。

(四)协调发展新阶段

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出台与实施。随着区域协调发展的逐步深入,人们的视野由先前的注重经济发展逐渐开始转向注重民生和环保问题。200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酝酿已久的主体功能区思想在政府文件中正式被提出,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2007年10月党的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大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并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推进。同时要求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2011年6月初,《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这意味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将进入历史新阶段。

二、发展成效

(一)主要指标分析

1.地区生产总值

改革开放之初,东部地区经济总量为1514.39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1.54%,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为654.23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7.95%;2000年,东部地区经济总量为52742.81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3.16%,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为17088.57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7.22%。这一阶段正是我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的重点时期,东部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在全国经济总量占比方面也明显增加,相比1978年,增加了11.62%,而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在整个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也在不断增加,但在全国经济总量占比重却处于不断下滑的趋势,相比1978年,下降了0.7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东西部差距明显拉大。

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我国全面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战略重点由东部转向了西部地区,并确定2001年到2010年为奠定基础阶段,重点是调整结构,培育特色产业增长点,搞好道路交通、生态环境、科技教育等基础建设。经过十年西部大开发,2010年,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为81408.49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0.29%,与2000年相比,上升了3.0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西部大开发的成效显着,提升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2010年,东部地区经济总量达到232030.67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7.83%,与2000年相比,上升了4.67个百分点,这说明东部地区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成长阶段,其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其发展速度仍高于起步较晚的西部地区。但东西部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比差距也在不断缩小,特别是进入“十一五”规划以来,两者在全国总量占比差距由2006年41.08个百分点,缩减到37.5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成效显着。

2.人均GDP

1978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465元,西部地区人均GDP为263元,两者相差1.77倍,至西部大开发之初,即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2125元,西部地区人均GDP为263元,两者相差2.57倍。2000年,西部大开发以来,尽管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并给予了一系列政策优惠,然而由于长期以来西部地区自身发展条件欠佳,原有基础较差,市场意识薄弱,东西部地区人均GDP仍在继续扩大,直到2003年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差距达到2.7倍的最大值,2004年之后,东西部地区人均GDP才开始逐步缩小,2010年两者差距为2.03倍。

东部地区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主要是自身基础优势明显,市场异常活跃,即使在国家优惠政策取消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惯性作用下不断实现自主增长;并且,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东部沿海地区也是我国获得国际资本和高科技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外向型经济十分发达,这都是中西部内陆地区所无法比拟的。目前,东部地区已经进入制造业和服务业拉动经济更快增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产业所创造的附加值将会更高,产业结构也会迅猛升级,经济实力增长速度也会更快。然而,西部地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自主增长,但目前仍然依靠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拉动为主的阶段,制造业和服务业才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仍比较弱。但总体来看,近几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下,我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区域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3.地方财政预算收入

从占比看,1978年,东部地区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506.04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52.91%,2000年,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3651.39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57.00%;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初,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92.9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9.71%,2000年,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1127.29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17.6%。东西部地区从改革开放至西部大开发之初,地方财政收入均在增加,西部地区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提升速度快于东部地区。2000年之后东部地区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占比仍在继续增加,直到2003年占比达到59.99%的最高值,之后占比不断减小,直到2010年减小为56.65%。西部地区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占比一直在波动中增加,尤其进入“十一五”以后,占比明显提高,直到2010年达到19.39%。总体来看,东西部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正在不断缩小。

从人均看,1978年,东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156元,西部地区则为37元,两者相差4.16倍①,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839元,西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311元,两者相差2.69倍。西部大开发之后几年,两者的差距一直在不断拉大,直到2003年达到2.98倍的最高差距;之后,东西部地区的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差距一直在不断缩小,2010年缩小为2.08倍。

4.地方财政预算支出

从占比看,1978年,东部地区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214.89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36.42%,2000年,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4758.42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45.90%;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初,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136.86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23.20%,2000年,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2601.09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25.09%。由此可以看出,在东部优先战略的实施下,东部地区地方财政支出增速较快,西部地区在全国比重虽有所增加,但增加仅为1.89个百分点。2000年之后,东部地区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全国占比一直在不断下降,而西部地区则整体处于上升趋势,2010年,东部地区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全国占比下降为40.87%,西部地区则上升为28.80%。东西部区域统筹发展成效明显。

从人均看,1978年,东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西部地区的1.2倍②,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1094元,西部地区则为719元,两者相差1.52倍,在这十几年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实施下,东西部差距明显拉大。西部大开发之后几年里,两者的差距一直在不断拉大,直到2004年达到1.53倍的最高差距;之后,东西部地区的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差距一直在不断缩小,2010年缩小为1.08倍。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982年③,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35.01亿元,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48%,200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7484.9亿元,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3.12%;西部地区198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19.15亿元,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7.81%,200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110.7亿元,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8.56%。在这近20年中,东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全国占比差距明显拉大,由1982年的25.67个百分点拉大到34.55个百分点,这也说明在西部大开发之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倾向于东部地区。2000年之后,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国占比持续降低,2010年达到41.66%,而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则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在全国占比持续上升,2010年全国占比达到22.25%,两者差距也缩小到19.40%。

(二)成就总结

1.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东西部地区在协调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定位明晰、特色鲜明的发展新格局。国家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有重点的去引导各地利用自身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特色。东部地区是国家鼓励率先发展的地区,发展速度快,发展特色明显。主要集中在:一是外向型经济优势明显,对外依赖性较强,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跨国公司众多,对外合作企业也异常活跃;二是产业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优势明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明显;三是充分利用沿海地区海洋优势,积极开发和利用了海洋资源,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西部地区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明显加快;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三是充分利用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发展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四是国家不断加大社会投入,科技、教育、医疗卫生迅速发展;五是改革开放力度明显加大,部分地区有效承接了东部沿海地区转移产业。

2.逐渐形成了多极增长与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扶持力度并举的新局面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我国着力培育形成了若干具有竞争力强、辐射面广的大都市经济圈和城市群,形成了区域多极化的增长极,通过这些增长极有力的带动了周边区域发展。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近年来,以大城市为依托,加快形成了一系列辐射作用大、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带)和经济圈(带),新的增长极正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009年至今,我国先后出台了近二十个国家级战略规划,一些重点经济区从区域性增长极上升为国家级发展重点区,也获得了一系列政策优惠。新增长极的形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又通过扩散效应推动周边经济发展,而且拉动了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老少边穷地区也焕发出新的生机:针对老少边穷自身特点,国家有计划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中央政府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大力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发展,这些地区的面貌有了新的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和社会福利得了长足改善。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也加大了政策倾斜力度和扶持力度。边境贸易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贸易规模不断加大,也形成了边境经济合作区。

3.逐步形成了东西部区域协调互动合作新机制

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渐创新了区域互动合作机制。目前,区域合作也逐渐开始向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与相互开放阶段加快发展,逐渐形成了区域协调互动合作新机制。区域合作经济领域的范围也逐步拓展到产业整体布局、经济贸易、跨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并逐步向其他方向扩展,如社会保障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区域发展战略等等。封锁、分割市场的状况也因为区域合作得到了改善,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也有所突破,市场机制正逐渐健全;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在地方政府的区域合作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地方政府间的沟通与协调因此也得到加强,企业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区域合作机制逐步创新;发达地区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加大了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力度,互助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了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扶持机制正逐步健全。

三、发展经验

(一)优惠政策导向为东西部区域协调提供了重要保障

国际区域协调发展经验普遍认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因此,政策导向成为政府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东部优先发展时期出台了以对外开放为特征的特区优惠政策。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市被列为经济特区,《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也在全国五届人大第十五次常委会获得通过。1984年5月,国家在东部沿海地区又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同时在这些城市逐步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初,长三角、珠三角和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以及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开辟为经济开发区。1988年,海南岛也被列为经济特区。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了对东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这些特区优惠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快速推动了东部地区优先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也是与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密不可分的。这些政策包括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外开放政策、科技与教育政策和产业政策。在资金方面,国家加大了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近年来,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入逐年加大,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京九铁路、青藏铁路、南昆铁路、南疆铁路等。在税收方面,也建立起了规范和标准的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了对扶贫资金和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基金等专项资金的投入和管理等等。在着力改善西部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到西部大开发中。根据西部地区边境范围广、资源丰富的特点,在西北、西南边境城市有选择地设立了一些保税区,在沿江、沿边经济开放地带有选择地增加口岸。也针对西部地区深居内陆的特点,不断扩大西部地区开放范围,并在提高开放度方面制定了一些较沿海地区更为开放的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内外资参与西部大开发。总之,国家试图通过这些政策的作用,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为西部地区提供更多的经济发展资金,扩大西部地区的产品销售市场,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以技术和教育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良性循环,逐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区域协调组织机构的成立为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各个部门,大都按照专业和行业进行职能分工。然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部门难以完成的任务,需要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为加强对西部大开发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根据中央决定,国务院成立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2000年1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成立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的决定》,即国发[2000]3号文件,由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副总理温家宝担任副组长。经过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也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时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兼西部开发办主任,下设综合规划组、农林生态组、经济社会组、人才开发与法规组等局级单位。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地区开发的方针、政策和指示;审议西部地区的开发战略、发展规划、重大问题和有关法规;研究审议西部地区开发的重大政策建议,协调西部地区经济开发和科教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推进两个文明建设。2008年,国务院西部开发办撤销,有关职能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承担,目前国家发改委西部司仍在积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区域协调组织机构的成立对于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高效率的推动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三)区域交流合作为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便捷通道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明显,但生产要素禀赋也截然不同,这种差异为东西部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一定的基础。特别是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产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后,东部地区更感觉到调整产业结构的必要性,近年来,东部地区也出现了“用工荒”,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扬,土地成本不断攀升,东部地区日渐感觉到应不断淘汰一部分落后产业,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业。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和开发程度低,具备了一定的后发优势,完全可以在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方面弥补东部企业发展的需要。

东西部区域交流与合作成为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东西合作是一种区域性经济合作。这种合作是基于不同区域之间自然人和法人为主体,以共同利益为核心,以生产要素的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进行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它强调不同地区之间的共同利益,并且坚持互利互惠,这种合作也是东西部合作的生命所在。然而,我国东西部合作也是在不断探索中进行的,合作方式也是在不断创新中完善的,总的来看,可以归纳为三个合作阶段,第一阶段是东部对西部单纯扶贫式的协作阶段,该阶段的协作更多的是来自外部的、政治的、道义上的要求,在最初时期发挥了一定作用。第二阶段是东部把西部作为商品倾销地,这一阶段更多地顾及东部的利益,让西部的发展服从于东部的发展,因而没有持久时期。因此,这两种合作方式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目前,这种合作正转变为寻求利益共同点的“双点”式合作,即由以往注重资源开发为主转变为共同开发劳务、技术、信息、教育、旅游、房地产、资本等要素市场;由以政府行政主导为主转变为市场导向为主,政府、社会团体、各种企业共同参与且以跨区大企业为主的大协作;由以商品和物资交流为主转变为共同建设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贸流等全方位多渠道的大流通。在东西部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探索实践中,双方对合作的重点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也对自身合作内容有了更明确的需求,合作共识也更加明晰。同时,在技术、人才上,东西部都进行了区域市场的对接,区域协调发展也由此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区域增长极的培育为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引擎

增长极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或行业范围内实现经济增长的优越条件的最佳组合体,区域的发展同样需要增长极的带动。主要原因:一是打造增长极,符合区域发展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再出现新的不平衡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只有让条件较好的地区率先发展起来,才有可能最终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发展起来。二是打造增长极,符合人类始终追求要素投入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在开放型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使各类生产要素优先、集中配置在条件较好的重点区域,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提高重点区域的综合要素报酬率,进而提高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综合效益和效率。三是,打造增长极,符合优化空间布局的“点线面”推进规律。也就是依托中心城市和重点区域这些“点”,优先促进要素资源集中布局和经济集聚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强“点”与“点”的紧密联系,形成经济带这样的“线”,最终通过由“点”及“线”再扩散到“面”,带动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在东部地区确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然后又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最终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作为带动东部地区乃至中国全面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格局。西部大开发也不能面面俱到,国务院批复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依托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资源富集、现有发展基础较好等优势,加快培育和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并明确提出四大类重点区域。一是推进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提出成渝、关中-天水和环北部湾等三大经济区,要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二是鼓励城市圈集聚发展。要求西部地区各个省会城市及地区中心城市,进一步发挥综合优势,加快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逐步形成以重点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三是引导资源富集地区集约发展。就是要在西部地区科学选择一些资源赋存条件优良、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大规模开发利用条件基本具备的重点区域,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快建设若干优势资源开发及加工基地。四是推动重点边境口岸城镇跨越发展。改造一批集散优势资源性产品为主的商品市场和物流园区,培育一批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2009年,《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和《成渝经济区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成渝经济区欲打造成为我国的第四大增长极,这些区域增长极的打造对于带动西部整体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产业布局调整为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抓手

通过产业布局调整,推动部分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为区域发展带来了活力。20世纪90年代初期,东部沿海地区经过改革开放近10年的发展,原有一些传统产业在用电、用水和用地等许多方面开始逐渐表现出一定的弱势,新兴产业出现了发展势头,产业结构进入一个大调整时期。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在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水资源和能源资源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竞争优势,并且西部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完全具有经济迅速扩张的能力,具备了对一些加工工业的吸引力。在东部地区的外推力和西部地区吸引力作用下,一部分产业开始从东部向西部转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如纺织等轻工业、石油等重化工业已经开始向西部资源富集地区转移,这些产业为西部地区带来了发展活力,也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例如,为解决纺织生产能力过剩以及加工能力与原材料基地脱节问题,1995年国家开始有计划的引导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将棉纺织初加工能力转移到西部产棉区,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也重点扶持京、津、沪以及广东等地将纺锭向新疆转移。当前,国家也通过在东部地区设定产业发展门槛,如发展规模、环境影响、用地程度等等来限制部分产业在东部地区发展,而西部地区则对这些产业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优势,从而在政策的引导下,实现了产业转移。这种产业转移无疑给西部部分地区带来了有利的发展机遇,提升了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促进了西部地区大发展,也无疑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注释:

①1978年四川省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数据缺失。

②1978年四川省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数据缺失。

③1982年之前数据缺失。

参考文献:

[1] 王玉珍.西部开发、东西合作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性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03.

[2] 杨梅. 论西部开发中的东西部协调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3] 王小鲁,樊纲著. 中国地区差距: 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4] 刘金祥,李纯英. 论我国东西部协调发展[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5] 梁双陆,李娅. 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J].经济问题探索,2005,(6).

[6] 陈秀山.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

[7] 包健. 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2).

[8] 张军扩,侯永志. 协调区域发展[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编辑:何乐)

猜你喜欢

区域协调发展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小经验试试看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核动力财政可持续与财政一体化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研究“中部崛起”以来区域政策对中部地区的影响
“十三五”期间嘉兴市与沪杭同城战略研究
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影响因素探讨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