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新闻的发现与采访

2012-04-29郭炳徳

新闻爱好者 2012年17期
关键词:采访发现

郭炳徳

【摘要】教育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与教育有关的事实的报道。怎样发现和采访是做好教育新闻报道的关键。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教育新闻发现与采访的技巧,以期对教育新闻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教育新闻;发现;采访

一条新闻的见报过程,一般都要经过发现、采访、写作这三个环节。那么,一个新闻爱好者在平常繁忙而琐碎的工作中,怎样去有机地完成这一系列工作,使平常人看来并不起眼的一件事,或者说顶多不过是一件有趣的事变成新闻见诸报端,进而引起大家的关注,甚至引起一定范围轰动的效果呢·这便是新闻的魅力,也正是新闻的影响力所在。

作为一名教育新闻工作者,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教育新闻的发现和采访。

教育新闻的发现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应当是陆定一于1943年在他撰写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著名老新闻工作者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素有“新闻改革理论家”之称的复旦大学教授王中先生引入传播学概念,把新闻定义为“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著名新闻理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甘惜分教授把新闻定义为“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教育新闻首先应当是新闻,其次才是教育。这就是说,教育新闻的第一属性应当是新闻,第二属性才是教育。教育上虽然每天都要发生许多事情,但真正称得上是新闻或者说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不是很多。如果要我们给教育新闻下一个定义,那么笔者认为不妨这样来表述:教育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与教育有关的事实的报道。

在每天林林总总的大量事物中,如何发现教育新闻呢·

2001年9月,清华大学举办90年校庆。由于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9人中就有4人是清华校友,再加上许多著名人物都是从清华园里走出来的,因而成为很多媒体报道的热点。当时,校方组织了许多活动,其中有一个与教育有关的活动,是清华大学请来全国各地300多所重点中学的校长进行一次论坛。按说,在全国瞩目的清华大学90年校庆、党政军高层有许多人士参加的活动中,举办这个论坛也算不上特别重大的新闻题材。当时北京两家中央级报纸各派出一名记者去报道这个论坛。第二天报纸发出,派出年轻记者的报纸发出的是一篇不到300字的消息,标题是《清华大学举办中学校长论坛》。而另一家报纸,由于派出的是一位资深记者,他写的是一篇超过1500字的记者观察,标题是《中学教育如何对接大学教育·300名重点中学校长各抒己见》。仅从标题上就能看出这两篇报道的差距来。笔者相信,那位资深记者写的1500字的长报道,比那位年轻记者写的300字的消息更耐读。因为300字的消息虽短,但没有吸引读者的关注点;1500字的记者观察虽长,但它提出了一个让人们关心的问题:中学教育如何才能与大学教育有效衔接起来。无疑,这是一个事关当今教育改革方向的重大问题。可以说,这位资深记者发现教育新闻的能力是独具慧眼的。

那么,无论是专职的新闻工作者,还是业余的新闻爱好者,在每天听到、看到或接触到的大量琐细事物中,如何去发现具有传播价值的教育新闻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从会议上去发现。会议是我们国家最不缺少的沟通、交流形式,也是发现新闻的“富矿”。有人统计,主流媒体上的新闻报道30%以上都跟会议有关,甚至可以说,重要的会议本身就是新闻。

如何从会议上发现新闻呢·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耐下心来认真听会。特别是一些有专家出席的论坛,只要认真听,就一定能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现在,有些年轻记者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跑会”,哪儿有会就往哪儿跑,跑去后签个到,拿一份举办方提供的新闻通稿就走,目的是赶下一个会。其实,这样走马观花式地参加会议,蜻蜓点水般地接触会议,充其量只能知道会议之皮毛,至于会议的精髓是什么,专家的观点是什么,会议议题下一步的走势是什么,甚至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发展态势上是怎样的等,“跑会”的记者肯定是始终不得要领的,充其量只能人云亦云罢了。

从文件、材料中去寻找。许多人经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件和材料。这些东西虽然本身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新闻,我们也不提倡记者或通讯员直接将文件当消息发,但可千万别小看这些文件和材料,它们当中很可能会有真正的新闻。

例如,2008年春季,笔者曾经被临时抽到河南省教育厅帮助写一篇往教育部上报的反映河南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文章。当时,笔者接触到的是各省辖市报上来的经验材料。这些典型都是各市遴选出来的,无疑也是各市最好的典型。但一个重要问题是,典型材料往往和新闻稿的要求相差甚远,甚至有的典型材料虽然很好,却没有新闻价值,有的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发简报、内参的素材。面对大量的典型材料,笔者在完成指派任务的同时,也特别留心自己的“自留地”,对一些有新闻价值的素材要么复印、要么借阅,或者干脆记下对方的联系方式,直接联系深度采访。

正是这次“帮忙”,使笔者获得了大量的新闻素材。可以说,当年整个上半年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典型新闻稿,都取材于笔者手头占有的这些素材。报社有哪方面的约稿,笔者便根据需要深入挖掘。后来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一版头题的《内乡县在经济洼地打造教育高地》和《灵宝市“惜时增效”为师生减压》的新闻稿,便是得益于那次所得的素材。这些新闻稿后来引起了广泛的好评。

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去发现。一个优秀的记者最可贵的素质就是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的普通事实中去发现新闻。

2009年夏季,笔者到河南理工大学采访该校举行百年校庆的事。本来半天时间就采访完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该校党委书记王少安无意中谈到了学校领导和同学们对话的问题,并说在对话中发现、解决了许多平常不曾注意到的问题。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新闻话题!于是,笔者又花费了半天时间,从校领导和大学生对话这个问题入手,召开了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代表座谈会,采访了其他几位学校领导,发现该校于2005年初就开始实施校、处(院系)级领导干部与学生座谈制度,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帮助他们解决认识上的偏差;4年多来,共举办座谈近4000场(次),参加座谈的学生人数达12万人(次),覆盖了全校所有的近800个学生班级,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使大学生们能够轻轻松松离校、从从容容融入社会。

“读高中时,我们想见校长一面都不容易,难道在大学还能够和校长直接交谈·”该校资源环境学院地质工程专业2005级学生王树威绘声绘色地对记者说,“大学四年,我有幸三次直接参加了王少安书记的座谈会。学校领导和老师以平等的身份和我们进行沟通,使我们感受到就像在家一样,原本认为不易接近的校领导,就像自己的家长般可亲与可信。我们愿意把内心的思想‘晒出来。”于是,笔者以以上文字作为采写本篇稿件的开场白,写出了以《河南理工大学四年举行座谈近4000场次》为题的消息稿,发表于2009年7月8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题上,受到了报社的好评。

从数字中去发现。有时候,通讯员和记者通过各种渠道,会拿到很多数据和表格,这些看起来枯燥乏味的数字的背后,往往蕴含着重要的新闻。例如,《中国教育报》曾在一版头条发过一篇《青岛三千高考落榜生争着上技校》的报道。这篇稿子是中国教育报驻青岛记者站记者孙军写的,获得了教育部好新闻一等奖。据孙军讲,这篇报道就是他从青岛市教育局的一份报表中发现的。当时,正值教育部提出在全国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教育部的政策就是鼓励高考落榜生上中职,因此,他认真核实了报表上读技校的高考落榜生人数,又进行了一些必要的采访后,写成了这篇获奖消息。

教育新闻的采访

采访是新闻作品产生的第二个环节,其重要性超过了新闻发现和写作两个环节,一篇好的新闻作品的产生“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

笔者认为,记者采访其实并没有太多技巧可言,但首先要有一个真诚的心态,才能易于和采访对象沟通。时间久了,自然会形成自己的采访风格。

很多名记者在各自的新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采访风格。比如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兼作家奥里亚娜·法拉奇,她曾经采访过邓小平、基辛格、阿拉法特、甘地等一大批国际风云人物。再如日本著名记者本多胜一,他是以深入实地采访调查而闻名于世的。20世纪70年代,他怀揣着一个新闻记者的良知和巨大的勇气来到中国河南平顶山,对发生在30年代的平顶山惨案进行了仔细调查,于1971年发表了震惊日本的《中国之旅》,其中重点介绍了平顶山惨案、南京大屠杀等事件,在日本社会引起极大震惊和轰动。以此为侧证,1996年8月,莫德胜等三位平顶山惨案的幸存者向东京地方法院提出起诉。2002年6月28日,东京地方法院做出一审判决,第一次从司法角度承认了日军在平顶山的屠杀事实。

什么是教育新闻的采访·简单概括就是,记者或通讯员围绕教育问题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与一般的调查研究相比,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的特殊。新闻报道的目的是向大众传播,因此新闻作品一定要考虑通俗化,要“深入浅出”。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不容易。特别是像《中国教育报》这样一张专业性报纸,更要在“深入浅出”上下功夫。

方式特殊。应当说记者的采访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的,记者在安排采访活动过程中,可以根据采访目的灵活变通。

选题特殊。教育新闻记者调查的选题一般是大众关心或读者关心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20世纪90年代初,有一段时间,北京的菜价上涨很快,老百姓很有意见。新华社抓住这个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选题,派记者跟踪一辆运菜车从山东寿光一直追踪采访到北京,写成《菜价追踪》稿件。

选材特殊。记者采访的特殊性还表现在采访中的选材上,就是要采访到生动的材料。这和一般的调查研究显然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是生动的材料·总结起来四句话:

第一,越具体越生动。采访中尽量不要问材料上已经有的东西,而要找到关键人,刨根问一些具体的事。

第二,越动态越生动。人们总是喜欢变化的东西。特别是一些事件性新闻的报道,更要注重事件的动态变化过程。例如:“只见他猛地站起来,双手用力拉开车窗,跳了出来,迅速向江边跑去,一边跑一边将上衣脱下,并将价值昂贵的手机与上衣裹在一起,随手扔向旁边的摊位。”(《危急关头,他们挺身而出》,2005年7月30日《中国教育报》一版)一系列动词的运用形象、生动地将事件的发展呈现了出来。

第三,越形象越生动。写新闻报道要有现场感。比如要报道农村学校的变化,记者只要将观察到的场景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用诸如“太好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之类的句子。

第四,越灵活越生动。采访时,有时会发生这种情形:采访对象在接受采访时,不经意间提到一个场所,记者认为这个场所对写作很重要,便立即提出到现场看看。采访因此被暂时中断。笔者认为,这就是采访,没有固定模式,没有不变的程序。写批评报道的记者有时还要暗访。这些都说明,采访的形式越灵活,写出的文章就越生动。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教育大国,教育战线上每天都在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和事件,也在产生许许多多的教育新闻。也许写好教育新闻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基础,但更多的还是需要一种精神,这就是“敬业精神”。只要我们肯于沉下去,乐于到教育第一线去挖掘教育新闻,就一定能写出读者欢迎的作品来。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报刊社)

编校:赵 亮

猜你喜欢

采访发现
儿子“采访”我
人物采访技巧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
浅谈记者在体育新闻人物采访中如何打破“中国式思维套路”
美媒估计《采访》亏了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