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地市电台的外宣工作
2012-04-29徐艳丽
徐艳丽
电台外宣工作,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广播这种媒介,充分发挥广播的特点和优势对外埠传播的节目形态。它是一项特殊的对外集中展示本国、本地区特点及各项事业进步发展的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广播外宣工作也逐步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台)等国家级电台参与扩展到各级地方电台,形成了广播大外宣的机制。国家级电台与全国各级地方电台联合起来,利用国家级电台数十年的外宣经验和全国各地丰富的新闻报道资源,形成强大的广播外宣合力,在各种现代化传播手段不断涌现、媒体越来越多的形势下,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广播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对节目进行创新,广播外宣工作不断发展壮大,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地方电台纷纷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把外宣工作纳入总体工作规划,设立专门的对外宣传机构,为外宣工作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当地的外宣工作也起到了为地方中心工作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平顶山人民广播电台也不例外,近年来,该台紧紧围绕全国、全省外宣工作重点,坚持“内宣外宣并重”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外宣工作的投入,从事广播外宣的同志很快适应了工作,由该台采制的本埠新闻逐渐从省内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广播专题《乡村教师任宗毓》、《牡荆花开》、《镌刻着诚信的黄泥强》等多篇外宣作品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新闻奖。
总结起来,笔者认为,地市级电台做好外宣工作首先要增强“外宣就是政治”的意识,正确认识广播外宣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外事无小事,外宣同样无小事。电台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特殊优势,广播外宣同样是我国对外宣传的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电台外宣工作作为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其具有敏感度高、涉及层面多、传播力影响力巨大的特点,直接关乎国家、地区的形象和根本利益,所以重不重视外宣工作,不仅体现着本埠对改革开放的态度,而且也关系着电台的发展。
地市级电台所承担的外宣任务一般包括为省级电台、国家级电台供稿,办好自身对外宣传节目两项。所以地市级电台必须增强“外宣就是政治”的意识,坚定立场,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指示精神,加大向全省、全国、全世界介绍当地的力度,坚持外宣报道所应遵循的原则来做好外宣工作。在融入针对世界听众的广播大外宣格局中时,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以事实为主、以我为主”的原则,讲究宣传策略,减少对外意识形态的宣传,加强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介绍,减少涉及意识形态的报道,增加介绍本埠开放政策、建设成就、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历史典故等内容,巧妙地对外展示本埠各项事业发展成就,使外宣报道生动鲜活,受众乐于收听;给省级电台和国家级电台供稿时,则要充分了解全省、全国当前宣传重点,熟知他们的用稿要求,再根据当地外宣工作重点,立足当地找准特色,既要及时准确地掌握代表外宣工作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抓好“拳头产品”和“亮点工程”的宣传,又要善于总结建设发展中的全面经验,挖掘出鲜活的、价值更大的新闻来。
另外,地市级电台要加大外宣投入,逐步改善外宣工作条件。为了做好外宣工作,地市级电台要把那些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力量充实到外宣队伍中来,加大综合素质建设步伐,经常对他们进行理论教育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保持他们旺盛的活力和战斗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外宣工作的需要。毋庸讳言,现在除了平面媒体、影视媒体发展活跃外,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也呈现出勃勃生机,电台外宣工作面临着挑战,同样也面临着机遇。地市级电台要全力保障外宣从业人员的工作需要,除了加大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投入外,还要在设备投入上下功夫,加快对现有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步伐,配足配好采编播设备,保证外宣从业人员可以随时借助网络等现代化传播手段工作。
那么,作为电台外宣的直接参与者——地市级电台的外宣从业人员,该如何提高在上级媒体的发稿率呢?笔者认为,不外乎以下四点:
在选材上要巧打“特色牌”,发挥地域优势,发挥第一手资料“鲜鱼”(新闻素材)多的优势。相对于省级电台、国家级电台掌握新闻资源的全省高度、全国高度、国际视野来讲,地市级电台无疑处于劣势,但是各地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由于工作生活在本地,地市级电台的外宣从业人员有对本地情况熟悉的先天优势,地市级电台完全能够抓住“特色”这个外宣的灵魂,向本地以外的受众宣传自己的资源优势、投资环境、建设成就、事业发展等,从而树立良好的地方形象,服务本地的发展建设。
平顶山人文历史厚重,矿产资源丰富,全国知名企业较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充分利用这些最容易出新闻的资源优势是平顶山人民广播电台外宣工作一直坚持的做法,外宣从业人员往往把从基层抓到的“活鱼”、“鲜鱼”与上级媒体的约稿要求对照,从中挖掘出一些好稿件。
2005年1月9日,笔者在一个私人聚会上得知,2004年平煤集团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形势不错,有关数据正在统计中,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素材,一吃完饭,就马上去深入采访。“平煤集团销售收入一举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了110亿元的骄人业绩,成为河南省首家销售收入超百亿的煤炭企业;在去年最后两个月限产的情况下,集团原煤产量、利税总额增幅喜人!”笔者根据采访到的这些资料,加上集团采取的措施等内容,立即写成《平煤集团强力打造“中原煤炭航母” 去年销售收入一举突破百亿元大关》传给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省台)。第二天早上,该稿作为《河南新闻》节目的头条新闻播出。
在报道时机上要能打“主动仗”,善于在新闻时效性上取胜。平顶山是中国煤炭工业城,同时也是中国曲艺城、中国书法城,所辖的各县(市、区)也各有特色,所以一些重要的节庆活动不断在平顶山市举行,抢抓新闻争取在第一时间向外发稿就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每逢节庆活动,我们都提早与上级媒体编辑部联系,报上选题,然后马不停蹄地采访报道,实现了节庆活动与外宣报道的互动。
在外宣渠道上要能够借助“外力”,加强与上级媒体联动协作,不断扩大地方外宣的影响。地市级电台由于受传播途径、受众范围、传播理念等多种因素制约,往往很难达到对外传播的效果,增强与国家级电台、省级电台的联动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平顶山人民广播电台与省台搞了多次并机直播活动,如历届华合论坛的开幕式、高峰论坛,省台名牌栏目《政府在线》特别节目等都很好地宣传了平顶山。不仅如此,近年来,平顶山人民广播电台还不断拓宽外宣领域,逐渐融入到国家大外宣的体系中,加强与中央台、国际台的合作,努力把发自平顶山人的声音传送到国家级电台,达到“让平顶山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平顶山”的目的。《乡村教师任宗毓》、《牡荆花开》、《“免费午餐”的河南实践》、《马街书会 700年吟唱不绝》等专题稿件在国际台《中国之窗》节目播出,作为地市级电台,我们能在每年河南省播出的12期《中国之窗》节目中占得4期实属不易,是我们走向大外宣的成功尝试。
在素材积累上,善于以“适销对路”的作品满足上级媒体的约稿需求。由于身在基层,手头自然掌握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地市级电台外宣从业人员要善于积累素材,特别是对那些“活鱼”、“鲜鱼”,要仔细地分门别类地储存起来,建立起自己的资料库,以备上级媒体的约稿需求,使自己的作品总能够“适销对路”。
如笔者采访过的叶县孤寡老人王丙心,他有着一手捕鱼的好手艺,可为了做摆渡人方便北汝河两岸群众,不计报酬21年倾心义务摆渡,70多岁了仍不愿住敬老院。当接到中央台《难忘中国之声》之中国人版的约稿通知时,笔者马上开始梳理老人的资料。中央台要求内容少而精,突出现实生活,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及命运理想。笔者感觉王丙心虽是一名普通人,但是有故事情节和细节,事迹典型,他的语言朴实,录音也相对比较经典。于是笔者马上根据要求组织稿子上传中央台,很快得到审定播出。
近年来,借助网络技术,省台和地市级电台联络更加便捷,网上传稿系统、QQ群的建立,方便了编辑老师们和地市级外宣从业人员的在线交流。通过网络,地市级电台外宣从业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编辑意图、约稿要求,完全能够在找好广播与外宣的最佳结合点、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优势,不断扩大地方外宣的影响。
在自办外宣节目方面,地市级电台的外宣从业人员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既要手中握有大量的地方“特色牌”,又要熟知外埠受众需求,能够从历史、文化、投资、旅游等方面多角度地介绍当地情况,并敢于创新宣传方式,多用录音报道、记者连线、嘉宾访谈、歌曲、片花等形式将内容组合起来,从而增强对外宣传节目的针对性、可听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平顶山广播中心)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