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英雄不老》的时代精神及文学色彩
2012-04-29茹帅正
茹帅正
今年4月,在牡丹花城洛阳举行的第二届“华富杯”中国短篇报告文学颁奖仪式上,河南日报记者朱夏炎、王钢采写的报告文学《英雄不老——记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英雄老人李文祥》一举夺冠,荣获本届中国短篇报告文学中唯一的一等奖。
“华富杯”中国短篇报告文学奖是中国作协、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设立的我国短篇报告文学的最高奖项。刊登于2011年6月28日《河南日报》的报告文学作品《英雄不老》,通过对一位87岁、屡立战功的老战士视名利如浮云,将所有荣誉收于一个小布包,回归家乡隐姓埋名当农民,一生默默奉献的高尚人生的采写,向读者展现了一位甘守淡泊、不求索取、大象无形的英雄老人。颁奖组委会给《英雄不老》的颁奖词是:“一曲饱含敬仰之情叙述的英雄诗篇,现实主义文学园地的一朵奇葩,它的绽放使人们感动和思索。”
《英雄不老》的题材、时代精神和时代责任感
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是报告文学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步。现实中,不少重大事件或人物不一定能成为报告文学的题材。相反,不少看似平凡的事件或人物却是重大题材。老英雄李文祥是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农村调研时发现的一个典型,这位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战功卓著,和平年代隐功埋名、安贫乐道的老人,他的人生就是一座值得深深挖掘的“富矿”。作者敏锐地从中发现重大题材,通过反映老英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高尚情操,挖掘出富有时代精神和具有鲜明特色的人和事,报道了读者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和价值取向,使受众在知晓英雄人物和了解典型事例中感受到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
反映时代精神,是媒体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努力追求的方向。对于报告文学这种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文体来说,更为重要。时代精神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它自己的具体内容,我们这个时期的时代精神,就是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强调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中,向李文祥同志学习,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始终如一、矢志不渝地去做、去实践,把各方面工作做好,把河南建设好”。
时代精神可以通过各种题材、各种方法来表现,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现实题材来反映。将时代精神通过实实在在的典型和生动的事例,形象地报告给大众,报告文学就是最好的形式。在李文祥事迹经过国内媒体第一波大量报道之后,《英雄不老》的作者冒着“炒剩饭”的风险,在当地宣传部门都认为“再也采访不出啥东西了”的情况下进行深度采访,凭借深厚的功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娴熟地驾驭和发挥报告文学“及时反映”和“多角度展现”的特点,将一个高风亮节、令人震撼的老英雄展现在读者面前。《英雄不老》不仅在采访、发表过程中做到了时间上的迅速、及时,而且在现实题材的反映上,及时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抓住了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回答了受众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这正是它得到广大读者钦赞,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所在。
《英雄不老》在刻画人物方面的独到之处
报告文学的重心是写好人物,人物是否鲜明生动,是报告文学成败的关键。
但是,报告文学刻画人物不能像小说那样,通过拼凑起来的角色进行典型化的塑造,它要反映的是生活中真实的人,只能选择生活中具有社会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进行集中、提炼、剪裁,从中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所描写的人物神态、动作、风貌,都要表现出其独特的地方。《英雄不老》在刻画人物方面,至少有以下几点使人难忘:
其一,环境描写使人身临其境。报告文学的重心是写“人”,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是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的,只有将人物的形象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才有坚实的基础。为写好老英雄李文祥这个人物,《英雄不老》将他的人生分为上下两部分来写,即前面15年的从军转业经历与后面50年的回乡务农情况。上半部分,作者用七千字的篇幅描写了李文祥参加过的济南、淮海、渡江等六次战役,成为功臣后又义无反顾回乡务农的场景,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惨烈和李文祥的无畏气概,结构紧凑、语言疾急。在下半部分中,作者用近一万四千言的篇幅,描写了老英雄隐功埋名、安贫乐道、回报家乡的赤子之情,阐幽明微、慢工细活。《英雄不老》正是通过既有鼓乐的“急急风”又有音乐的“慢板”这种特定的、具有强烈反差的环境描写,将一个血肉丰满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大众面前。
其二,人物性格刻画栩栩如生。报告文学既然具有“文学”的特质,写作上和短篇小说一样,也应抓住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英雄不老》在刻画李文祥老人的鲜明个性方面也是很到位的,作者在写老英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时,自始至终把握住他性格中的坚毅、倔强、耿直、豁达和淡然的生活态度,通过六次战役英勇杀敌、义无反顾回乡支农、带领乡亲改变面貌、得到照顾却忐忑不安等一些特定的情节,展现了一位“有着伟大追求却依然平凡,怀着满腔热血却依然平静,有着极强烈的责任感却依然平常”的可敬老人。
其三,人物语言充满个性化。充分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在《英雄不老》里面比比皆是。如记者问李文祥老人军功章若没被发现会放到什么时候时,他回答:“等我死了,放棺材里带走。”当写到为什么对所有战功荣誉保持沉默时,他回答:“显摆那干啥,好多战友命都没了。”当问到“你想过自己会死吗”时,他回答:“锯响就有末儿,战场上哪能不死人?”当社会各方的关心纷至沓来时,他说:“哎呀后悔了!给党和国家带来了这么多麻烦!”掉在桌上的饭粒,他捏起来放嘴里:“掉了可惜,以前打仗经常饿肚子,现在有米馍就知足了。”这些生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朴素浅显却又深含哲理,使作品中的李文祥老人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其四,人物内心世界真实感人。报告文学只有写出人的灵魂、人的精神风貌,揭示出人的内心世界,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英雄不老》在“引子”中是这样写的:“当卢书记解开小布包时,李文祥老人下巴抵在扶着拐杖的手背上,好像伏在桌子边的一个孩子,等待老师审查他的假期作业。他的眼神有些忐忑,姿态令人生怜。没有一丝炫耀,没有一丝骄傲,猝然之下拿出布包,仅仅只是为了证明,不是虚夸说谎,这一切都是真的。”这些举动和神态,把老英雄寡言朴实、功成不居的宽广胸怀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出来。?摇
在描写李文祥为何能淡泊明志、安贫乐道时,作者是这样描述的:“权力,官位,能对无数人产生强烈诱惑,李文祥却是一个绝缘体,即使穿过诱惑的鹅毛大雪也能雪不沾身。究其根源,还是来自战火中的启蒙。他说过,当年谁在战场上提拔,谁就意味着牺牲得更早更快,因为当干部的肯定是迎着死亡冲锋在前。淮海战役中,李文祥一个月连升两级,先提副班长,又提班长,那是因为他敢拼敢死。那时接到提拔任命,不会弹冠相庆,只会义无反顾慷慨赴死。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认为党员干部始终都应如此,摩顶放踵地牺牲,毫无保留地奉献。”这段文字真实地表现了李文祥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都具有的崇高精神境界,将老英雄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明明白白地告诉了读者。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丝毫感觉不到有“拔高”和“提高”的意味,看到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可敬可信的英雄典型。
毛泽东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鼓舞群众、教育群众成功的作品,应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脱离了群众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就不可能达到教育鼓舞作用与真实性的一致。《英雄不老》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渊索珠,说明作者从思想认识到感情投入、从现场准确观察到形象化构思,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正如作者王钢所说:“作者也是一面镜子,通过你的文字真实地反映采访对象。你这面镜子上的灰尘越少,越纯净,就越能清晰映射出对方的纯净。”
《英雄不老》的文学色彩和结构创新
报告文学既然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自然具备一定的文学特质,除运用文学语言做生动的记叙、形象的描写、饱满的抒情、选取典型情节和妥善安排结构以外,还需要精当的议论,这是报告文学与新闻通讯的区别所在。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炳银在评价《英雄不老》时说,作品第一次尝试用大白话勾画人物形象,第一次创新使用“复调”结构,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里所说的“大白话”,应该是指通俗的文学语言。在《英雄不老》中,优美、生动、通俗、感人的文学语言可以随手拈来,如在“转业”篇中,有这样一段话:
记者问陈宝珍:“不当干部当农民,这么大的事你都依了丈夫?”
她朗声说:“他的主意,我起初不知道,后来知道了有啥办法!”
一旁有人说:“你们家是老李说了算吧。”
她边朝厨房走边笑道:“今天晚上吃啥饭,还是我说了算!”
在“下篇”中,作者是这样写李文祥的老伴陈宝珍的:
陈宝珍早已融入了白衣阁的百丈红尘。她学会了范县方言,与乡亲们嬉笑怒骂,如鱼得水;她学会了耩麦子、点玉米、打农药;她学会了擀面条、蒸包子、包饺子;她学会了女红,织的花格床单比如今商店卖得很贵的老粗布还漂亮……她当了妇女队长,与当生产队长的丈夫一起夫唱妇随……如今77岁的老太太,一骗腿儿就上了三轮车,蹬起来像一阵风。
“现在我啥都会!”她笑靥如花地告诉记者。
李文祥老人疼爱地笑她:“你还会吃呢。”
作者通过运用这些掷地有声、朴实宜人、没有华丽辞藻却充满强烈生活气息和地域特征的文学语言,十分精确地表达了一对老夫妻相濡以沫、白头厮守的生活场景。用这些语言烘托的气氛、创造的意境,令人久久难忘。
巧妙地安排结构,更是《英雄不老》写作上的一种创新。据作者的讲述,“写作之初最憷的是,李文祥前半生雄壮火爆高潮迭起,后半生淡泊沉缓波澜不惊,前重后轻,极端不平衡”。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炳银也说这个文章前边好写,有故事;后边特别难,平淡琐屑。面对这样的写作难题,《英雄不老》在着力将重心放在后半部分的同时,发挥报告文学可以随时对人物进行评论、直抒己见、发表观点的特长,分别从“一把尺子、一面镜子、一股清流、一个敬礼”四个角度归纳了李文祥回乡务农的50个年头,显示出娴熟驾驭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功力。文章写道:
一把尺子,衡量境界的高低。问我们:你活得满足吗?
一面镜子,映照灵魂的明暗。问我们:你活得无愧吗?
一股清流,荡涤世风的清浊。问我们:你活得干净吗?
一个敬礼,考验信仰的坚柔。问我们:你活得有意义吗?
这“四问”不同凡响,振聋发聩,有着强烈的抒情意味。作者再通过杂以叙述进行形象的表达,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文学色彩,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更使读者的思绪在升华和飞跃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李文祥老人英雄本质的认知和深解。
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列宁在《论我们报纸的性质》中也说:“我们很少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教育群众……工厂、农村和部队内部的日常生活,这方面新鲜事物最多,最需要注意。”李文祥的英雄故事是一个传奇,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发现缘于省委书记的下乡调研,他的出现是媒体的幸运。而真正让这位老人以全方位的角度、以鲜活感人的形象走进读者视野的,是报告文学《英雄不老》作者的职业敏锐和辛勤劳动。
在当今发展、进步、多变化的时代,读者大众随时要求知道社会所起的变化以及生活中最新发生的现象,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作家和记者利用报告文学这种报道形式,写出更多讴歌先进人物、反映时代精神的好作品。
(作者单位:洛阳广播电视台)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