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幼儿数学操作活动的点滴体会

2012-04-29何英春

甘肃教育 2012年18期
关键词:操作活动组织数学教学

何英春

〔关键词〕 数学教学;操作活动;设计;准备;组织;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8—0091—01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操作活动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动手操作不但能让幼儿获得感性认识,调动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对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替代的作用。那么,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开展操作活动呢?

一、重视操作活动的设计

操作活动的设计是开展操作活动的关键,它反映出教师对教育观以及对操作目标的理解程度。在设计操作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并根据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操作形式;其次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来制订操作程序和规则,设计操作的步骤及幼儿需要观察和思考的问题;同时要注意研究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尽可能地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发展。

二、重视操作材料的准备

(一)操作材料要充分

操作材料是幼儿操作活动的媒介,是幼儿思维的物质基础。因此,教师要提供人手一套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对于一些有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操作内容,材料的提供就应更充分,并根据需要提供某些辅助材料,为幼儿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例如,在幼儿掌握了“将物体二等分”的基础上,让幼儿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探索出“将长方形纸片四等分”的方法。教师要给每个幼儿提供10张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纸片、一张画有若干个长方形的纸片和一支铅笔。让幼儿探索出一种方法后,就在纸片上表示出来。这样教学,幼儿既能探索出“将长方形纸片四等分”的方法,又避免出现遗漏和重复的现象。

(二)操作材料要有层次性

数学概念的形成要经过一个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动作表征阶段、形象表征阶段和符号表征阶段。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适合每一阶段表征特点的材料。与每一阶段相适应的操作材料依次是实物材料(如积木、木珠、纽扣、瓶盖等)、半具体半抽象材料(如图片、点卡等)、抽象符号材料(如数字)。以“数的组成与分解”为例,在学习较小的数字,如“5的组成分解”时,必须为幼儿提供各种实物材料,让幼儿通过不断地分解与组合,获得5可以分成1和4、2和3的经验,进而使幼儿明白:数可以分成两部分,而这两部分合起来可以得到原来的数。有了5的组成分解的经验,以后学习较大数字的组成分解(如10以上的数字)时,可为幼儿提供一些图片材料让幼儿操作练习,等幼儿熟练之后,可直接用数字进行练习。

三、重视操作活动的组织

首先,操作前应告诉幼儿操作的目的及要求,以保证幼儿操作的方向性。如,发给幼儿4颗纽扣,告诉幼儿用4颗纽扣学习4的组成分解,要求幼儿用4颗纽扣表示4分成的两个部分。

其次,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教师要积极组织幼儿进行反复操作练习,但这种反复练习不是相同操作形式的简单再现。教师要根据操作内容分阶段设计不同的操作目标,让幼儿进行不同层次的反复操作。如,让幼儿获得5的分合经验,给每个幼儿5朵小花,设计三个阶段的操作目标,让幼儿分三次操作。第一次的操作目标是:把5朵小花分两堆,有几种分法;第二次的操作目标是:试试看,怎样分得不乱、有顺序;第三次的操作目标是:怎样分得既有顺序又快。

再次,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演示、启发和引导,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注意了解幼儿的操作过程,对那些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及时的指导。

最后,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结果。指导幼儿操作时,不仅要让幼儿动手,还要动脑、动口,引导幼儿描述自己在操作过程中是怎样想的和做的,并概括出结论。

四、重视对操作活动的评价

幼儿通过操作所获得的知识是零星的、粗浅的,需要教师归纳和评价。因此,教师要重视对操作过程进行正确的评价,帮助幼儿形成比较完整的、正确的数学概念。教师对幼儿在操作中所表现的合理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等应予以充分的肯定,以激发幼儿进一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操作活动组织数学教学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品三口而知味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优化操作提高数学探究实效性研究
关注知识本质 在体验中构建概念教学
从实验材料操作谈科学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