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教育"当休矣

2012-04-29姜朝晖

中国德育 2012年19期
关键词:金牌得主高考状元银牌

姜朝晖

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8月中旬在英国伦敦落下帷幕,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场上奋勇拼搏,成绩卓绝,但一些镜头和插曲也令人深思。我们在许多镜头中看到运动员得到和失去金牌的不同表现,甚至有的运动员即使得到银牌也表示愧对国家,与此同时,媒体也专注于金牌得主而漠视银牌或铜牌获得者。

奥运体育的精髓,并不仅仅在于“更快、更高、更强”,还在于“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金牌热捧,银牌受冷,反映的是一种锦标心态。即便“胜者为王”在竞技体育中是一条铁律,但它并不能成为社会生活的通用法则。现实中,这种锦标主义的泛滥已使得许多工作远离其本来旨意,甚至违背规律。与竞技体育相仿的是,在教育领域,也存在过度追逐金牌,过度青睐第一名的现象,上演着“竞技教育”。

教育的本真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促使学生成人成才。但在我们现实的教育中,却以不同名目进行着追逐学科竞赛金牌,追求考试第一名的“竞技”,许多家长、教师甚至以牺牲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为代价。金牌、第一真有那么重要吗?有媒体曾对我国历届高考状元做过一次统计,结果发现:这些高考金牌得主,最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大多碌碌无为,泯然众人。无独有偶,近期有媒体对高中五项学科奥赛金牌得主也做过统计,所得结果和高考状元的统计结果惊人一致。可见,一次金牌的收获,并不代表人生长久的成功。

对一个国家来说,奥运金牌很重要,但是比金牌更重要的,是国民健康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积极乐观心态的养成。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金牌、第一固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能够健康成长,享受生活中的点滴快乐。

在笔者看来,在教育领域,“竞技教育”亦当休矣。我们应该摒弃锦标主义的思维方式,彻底杜绝用竞技的模式进行教育教学。应立足于我国人力资源的广泛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李书华

猜你喜欢

金牌得主高考状元银牌
冬奥颁奖仪式
平昌冬奥会沈阳体育学院运动员为中国代表团勇夺两枚银牌
高考状元经验分享:虔诚耕耘 淡定收获
“高考状元”的冲刺经验
请别再捧杀“高考状元”
高考状元为何变成流浪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