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教育何以可能:基于社会学习理论视角
2012-04-29肖浩宇
摘要 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通过“观察模仿”“取向参照”和“强化效应”发挥榜样的示范性、指导性和激励性功能,进而实现榜样“行不言之教”“促进个体社会化”及“养向善之德”的教育价值。
关 键 词 榜样教育;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
作者简介 肖浩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生
一、榜样教育的本义探源
“榜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楷模”,即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这表明榜样的言行举止具有积极正面的教育意义,它是褒义性的定义。
“榜样”在《辞海》中的释义是“作为仿效的例子”[1],该例子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它是中性定义。
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人的行为可通过观察学习来获得,但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在构建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中发现,有些榜样的言行举止具有正面积极意义,有些则具有负面消极意义,比较符合《辞海》对“榜样”的中性定义。基于此,本文取《辞海》的定义,即“榜样”是指作为观察者仿效的例子,该例子可以是好的、合乎德性的善,也可以是坏的、反乎德性的恶。
千百年来,人们对“教育是什么”的探问永未停息,试图揭示教育的本质,然而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曾引发国内教育界关于教育本质的论争。教育分为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和广义的教育。就广义的教育而言,教育是反映一定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活动。教育活动体现人类的价值追求,教育过程渗透着大量的道德因素,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方法都受到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2]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榜样教育”应该是指在广义的教育场域中,受教育者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言行举止,促进其身心不断发展的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滋养向善之德。
二、榜样教育的价值
英国哲学家曾敦促人们注意道德观念与关于道德的观念上的区别。[3]事实上,道德教育应该是个体道德观念的培养,且这种道德观念的培养明显不同于“关于道德的观念”的灌输,与后者相比,道德观念具有缄默性。情境中的观察模仿对于道德观念的培养意义重大,榜样教育的价值毋庸置疑。[4]
(一)行不言之教
“不言”,其字面意思指“不依靠语言”。《管子?心术上》有言:“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传统经典文献中所载的“不言”,都含有不依靠语言,以德政感化民众之意。
考察我国道家经典《道德经》,在第二章就提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开篇即表明何谓“圣人”,以及不言之教的重要性。在第七十三章则进一步强调:“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其意在表明,天道虽不言,但人们仍能感应。其实,老子所谓的“不言之教”,是指藉由观察自然,人们能够学习到宇宙自然现象中恒久不变的道理,遵循这些不言的自然法则所显示的客观规律,作为人们行事的准则。
“圣人”当然可作为“榜样”,“圣人行不言之教”意指通过榜样示范行不言之教,这充分体现了榜样教育的重要价值:行不言之教。
(二)促进个体社会化
个体的社会化指个体对社会规则的内化,主要是观察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习得超越所观察到的特定反应之上的规则或原理。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者要抽象出榜样行为的共同要素,并将其恰当地运用到其它情境中去,尽管观察者并未看到过榜样在这些情境中做出这种行为。
大多数人的学习都发生在社会环境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新的行为。人们可以通过对他人的观察,获得新的知识、规则、技能、策略、信念和态度,还从环境中的榜样那里了解到某个行为的实际功能和适宜程度,以及了解到榜样行为的结果。[5]
班杜拉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学习,能够增强具有攻击性倾向男孩的社会适应性[6],观察能提供个人与世界的信息,并揭示出世界是如何运行的,该怎样生存于世。[7]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过对榜样的观察来获取新行为的信息,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内化社会规则,而不必经过漫长的试误来逐渐形成这类规则。即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学习,构成了人们特别是儿童适应社会或进行社会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8]这充分体现了榜样教育的重要价值: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三)养向善之德
榜样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榜样的成就,会使有志于取得相同成就的青少年感受到成功者的喜悦与满足,但这种心理上的满足仅停留于想象之中。他们渴望能够亲历其境,这就促使主体把渴望转化为实际行动。榜样的形象是外在的,但只有当这种外在的力量内化为主体的自觉追求时,榜样的力量才能真正体现出来。这种因榜样的威望而焕发出来的力量,是一种心理上的激励作用,能够不断强化青少年对外在形象的高层次追求。[9]
榜样教育能实现对个体潜在行为的唤醒,使个体自觉地以榜样的言行来衡量和要求自己,并能动地作用于学习生活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贯重视运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和激励学生,特别是树立同伴榜样,即选取在学习、纪律、卫生和体育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作为榜样。因为同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思想、价值观、态度及行为方式等更具有相通性,利用同伴榜样对其他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则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更容易被学生接受。[10]
青少年由于阅历浅,对于道德概念缺乏具体的感受,但青少年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通过对生动具体的榜样的观察学习,他们容易受其感染,继而跟着学、跟着走,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11]父母、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无不利用榜样教育来指导青少年通过观察模仿,获取知识和行为方式,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充分诠释了榜样教育的重要价值:养向善之德。
三、榜样教育何以可能
(一)榜样的示范性力量:观察模仿
榜样的示范性力量是无穷的,可以说它是一面催人奋进的“旗帜”,也是一面可观兴替的“镜子”。榜样是人生成长的一种需要,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12]观察模仿有三种重要的功能:反应促进、抑制或去抑制以及观察学习。
“反应促进”功能指的是某种榜样行为充当了一种社会促进物,激发观察者模仿榜样的行为。譬如,教师在教室的某一角设立了一个有趣的展示台,当第一群学生进入教室时,他们发现了这个展示台,立即走过去看,当其他学生进入教室时,他们看见教室角落里有一群人,于是也会凑过去看。此时,原先的几位学生便一起成了吸引后一群学生加入的社会促进物,即使后者并不知道其他人为什么要凑在一起。
“抑制或去抑制”功能具体为如下情形:榜样观察可以强化或弱化对以前习得的行为的抑制。[13]当榜样作出某种行为后受到了惩罚,抑制就发生了,这将阻止观察者出现相应的行为。当榜样表现出危险或被禁止的行为却没有产生消极的后果,去抑制便发生了,这反过来将导致观察者也表现出同样的行为。抑制和去抑制之所以会对观察者产生影响,是由于榜样行为传递给观察者一个信息:如果他们与榜样表现出同样的行为,那么也会产生相同的行为结果。
“观察学习”功能的关键机制在于榜样给观察者传递出某种信息,即通过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这四个子过程,告知其新行为的途径[14],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影响深远。
因此,榜样教育也是一种较易收到良好效果的德育方法。事实上,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就会学到很多新的行为,所以常言道:“身教胜于言教”。这种观察、模仿和学习,对个体生活方式和个性特质的形成、社会性行为的塑造、道德品质的养成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实现榜样“行不言之教”的价值。
(二)榜样的指导性作用:取向参照
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实现,得益于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得当的榜样教育则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当一位处于青春期的人带着强烈的希冀,逐步迈入对他来说还近乎懵懂的世界,并试图寻觅自身的位置时,一位在志趣、秉性、气质等方面同自己具有相似性的榜样,就更容易成为他的参照体,成为主体效法的对象。
青年人对榜样的选择是青年期个体社会化的一大特征。日本心理学家依田新指出,“在儿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中,特别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对榜样的选择,已由青年自觉进行。”[15]这充分表明,在青年期的个体社会化进程中,榜样已由个体以前消极被动地接受,转变为青年发自内心的主动渴求,榜样成为了个体社会化的参照。
最有力的说明是班杜拉和罗斯的“芭比娃娃”经典实验。该实验让儿童观察暴力,但暴力呈现的情境不同,分别是现场暴力、电影暴力和卡通暴力。在各种情境下,榜样都不停地虐待一个芭比娃娃(如打、扔、踢及坐在娃娃上),这些行为并没有受到惩罚,则能给观察者传递了“这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信息。接下来,实验人员允许儿童玩芭比娃娃,结果发现:那些接触过暴力的儿童较之没有接触过的儿童表现出更高的暴力水平。
榜样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树立的楷模,在青少年经验、理智不足而转型时期社会多元化发展对个体的选择和鉴别力等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榜样无疑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参照坐标[16]。因此,通过对榜样的取向参照,有助于青少年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融入自身的言行举止中,从而实现榜样“促进个体社会化”的价值。
(三)榜样的激励性功能:强化效应
榜样使人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它起着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等激励作用。榜样的行为会影响观察者对该行为的模仿,而不管这些行为带来成功还是失败,替代性结果会激励观察者也表现出同样的行为,因而具有激励功能。[17]
观察者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奖励,便会按照榜样的做法去行动,而感知到的相似性又强化了激励效果,如果观察到与自己相似的人完成某行为,他就会去试试这一行为。[18]“与行动性学习相同,替代性学习中反应的结果也会告知并激励观察者。观察者更倾向于学习能带来成功而不是失败的榜样行为。如果人们相信某一榜样行为是有用的,他们就会仔细地注意该榜样并在心理上演练这些行为。”[19]
因此,对榜样行为结果的强化会影响观察者的行为。由于强化效应的存在,观察别人如何通过努力导致成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这会使得观察者在观察榜样行为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择善而从”,并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间接超验学习中,更好地抑制反乎德性的恶的行为,发扬合乎德性的善的行为,在此漫长的过程中,不断滋养个体的德性,从而实现榜样教育“养向善之德”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97.
[2]周金浪.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6.
[3][美]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4]李会松,葛春.道德教育榜样观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06(1):46.
[5][13][14][17][18][19][美]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韦小满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76,84,85,94,96-97,80.
[6][7]Albert Bandura.Analysis of Deliquency and Aggression[M].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Publishers,1976:71,87.
[8]鞠艳.榜样的力量:班杜拉观察学习的研究[J].基础教育,2008(9) :62.
[9][15]何东平,刘方生.论新时期的榜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4):27,28.
[10]李娟.学业优等生的榜样压力:原因与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7(11):46.
[11]宋冬冬.论多元化时代青少年榜样重塑[J].基础教育,2009(8):50.
[12]陈万柏,何英.对青少年榜样教育效应弱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13.
[16]范中杰.论青少年榜样教育的时代特征[J].教育科学,2001(2):49.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