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实践误区与对策
2012-04-29罗刚淮
一、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道德建构自主性不够
运动会后,D老师班所在场地又脏又乱,学生嚼过的口香糖扔了一地。德育主任走过,口香糖便粘上他的鞋底,怎么也甩不掉,气得他吹胡子瞪眼的。D老师马上要回教室开班会,揪出那几个“害群之马”。L老师说:“你班会怎么开呢?”“排查,检举,很快就能揪出来,然后让全班同学都来批判。”L老师说:“这不好,你这是泄恨,不是教育。你不妨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让他们去打扫场地。”D老师照着做了。学生有的用树枝挑,有的用脚踢,都不管用,最后皱着眉头用手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完工了。D老师也不忍心再批评他们了,开玩笑说:“下次再吐吧,然后继续抠,就当减肥运动锻炼身体了。”学生说:“老师,饶了我们吧,以后打死都不吃这玩意儿了。遭这罪,太难受了。”
D老师面临的问题很多教师都会遇到。文明意识、安全意识、规则意识、友爱意识、责任意识等等怎样才能从学生内心深处“生长”出来,这是一个难题。按照惯常的做法,我们会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谁违反了将会得到怎样的惩罚。这种德育思维,依靠说教,操作起来虽然简单易行,但却粗暴浅陋,容易伤害到学生,使他们内心抵触,即使学生迫于外在压力而认错,也只是表面现象,其实他们内心充满的是反抗。这样的教育效果自然不理想。
L老师认识到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唯有让他们认识到自身不当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他们才可能建构起正确的道德认知。按照L老师的指点,D老师放弃了惯常做法,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悟。在清理口香糖过程中,他们体会到难与苦,对于自己不当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有了深刻体会,内心产生忏悔、愧疚、自责。这种教育来得深刻,也必将持久。
如何唤醒学生,把道德建构变成自觉、自愿的主体性行为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的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实际行动中努力完善自我。道德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学生本身已有的道德认知与面临的道德抉择之间存在矛盾。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如何激发和调动起学生内在的善的一面,调动其自我教育意识,着力于挖掘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引导学生走向自我教育。生活德育源于生活,又要植根于生活,源于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终于学生自我成长的结果。生活德育归根结底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自我教育活动。
二、未给学生以整全的生活,把生活窄化为活动
P校是生活化德育实验的联盟校。新学期伊始,德育主任便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每一个月都确定了一个德育主题,每个主题下都有一系列的活动,如11月的“感恩”主题就安排了“感恩节启动仪式”“感恩主题班队会”“感恩卡制作”“感恩行动伴我行”“感恩宣传周”等等活动。这些活动琳琅满目,丰富多彩。按说,连续一个月搞了大大小小十多次活动,德育效果应该非常明显,然而跟踪调查发现,活动热闹是热闹了,可未见学生对父母更体贴,同学之间斤斤计较缺乏宽容缺乏友善的情况依然存在。
有些德育工作者有一个习惯性思维,认为生活德育就是要多搞些活动,依靠活动育人。诚然,活动育人是生活德育实践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它并不是生活德育的全部。生活不等于活动,生活德育不局限于活动育人。生活德育所倡导的是一种整全的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早就强调:“道德教育应通过学生生活和各种教学来进行,应该强调组织儿童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应该从学校生活情境出发,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生活。
学习与人际交往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两大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德育内容要涉及他们学习,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要涉及学生人际交往,引导他们学习有关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培养和锻炼交往能力,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健康的心理是幸福人生的必备条件。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都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一项目标,道德内化程度与个体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可以在德育中安排心理教育的内容,如正视自我、自尊自信、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培养良好情绪、发展健全情感等,以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品质,为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奠定基础。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消费方式,就成了摆在当前学校德育面前的新任务。老师要从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合理消费、文明休闲等方面来引导学生。
三、规避道德知识的学习,无法充分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前夕,N校组织学生到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去参观祭奠。初一(2)班班主任W老师是位新老师,在临行前只是讲了几点安全要求。到了纪念馆一看,里面多是一些图片、文字和实物,学生开始还认认真真地观看,可是后来就不耐烦了。有的一圈还没走完,就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躲到一边聊天或者玩去了。W老师又气又恼:这么多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图片、故事,竟然不能打动他们,这些学生怎么了?
生活德育,抑或德育生活化,一些人常常理解为:将德育渗透到生活之中,寓教育于无形(这其实是德育的至高境界)。也有人偷偷一乐,“这样最好了,不教而教,无为而治”。如果将德育泛化为实践活动,规避道德知识的传授,那么就曲解了生活德育,走向了极端。
其实,生活德育在纠正传统德育过程中过分注重道德说教和外烁高压,转而重视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教育之时,并不排斥必要的道德知识的传授。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道德认知是前提,认知建构的过程是知识获取、消化的过程。案例中的参观纪念馆活动,班主任应该考虑到这样一次社会实践,应该设定怎样的教育目的,应该准备怎样的史料铺垫,应该进行哪些必要的启发和引导,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正是因为班主任的疏忽,学生的头脑中没有相应的“储备”,结果纪念馆中的图片、文字未能引起他们道德意识的觉醒和情感的共鸣。
有位老师是这样开展“感恩父母”活动的:1.看小品《小黄香》,然后讲解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2.调查父母一天的劳作。3.听一听父母的心里话。4.体验一天父母角色,完成以下工作:买菜、做饭、洗衣服、拖地、交水电费,思考:当父母的究竟累不累?假如自己是父母,该为子女的生活、学习提供什么?假如自己是父母,失业了,该想什么办法保证子女的生活、学习?5.说一说父母是否需要尊敬。6.写一写对父母想说的话。活动结束后,绝大部分同学都真正领悟了“父母伟大”的含义,对父母的爱也充满了真情实感,如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爸爸、妈妈,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才真正知道,当父母确实不容易,既要上班工作,又要操心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太累了,我以后会好好珍惜自己的生活,多做家务,孝敬你们。”有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通过这次活动性情变了,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自己开心得不得了。这个活动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在于通过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感悟到父母的辛劳。但是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道德知识的传授。没有充分的道德知识做铺垫,学生情感的激发是没有力量的。
生活化德育从传统德育中开辟出一条新路,照亮了一片天空。广大德育工作者唯有以真诚的态度认真学习领会生活德育理论的内涵和精髓,积极践行,不断创新,才可能抵及理想的教育境地。
【罗刚淮,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督学,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