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两说德育生活化
2012-04-29
中国德育 2012年19期
过有道德的生活,是人的需要,也是学校德育的追求。曾有一段时间,我国学校德育更多关注知识化、学科化、体系化的道德原则、行为规范,忽视了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境遇与独特的道德情感体验。针对于此,德育研究者开始探讨生活、道德、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末提出生活德育论,以“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来指导具体德育改革。
生活德育弥合生活与德育的裂隙,要求德育回归真实的日常生活,以道德的方式,建构一种道德生活。这一理念融入新课程改革中,对提高学生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德育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我们也看到,生活德育论在理论上不断被质疑,在实践中常常有困惑:对于什么是生活,如何回归生活,回归什么样的生活等,人们各说各话,见仁见智。
本着完善这一理论的想法,本期“特别策划”把有关声音汇在一起,将一些经验亮给大家,希望广大读者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