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师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2012-04-29唐磊

成才之路 2012年19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幼师就业

唐磊

摘 要:幼师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对其顺利就业影响较大。教师要对常见心理障碍及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根据当前就业市场特点,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幼师;就业;心理问题

当下,在知识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学前教育事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幼师学校也在不断扩大。幼师毕业生的就业是学生步入社会、走向岗位的第一步,这一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岗位定向,专业发展。多年来我一直担任幼师专业的班主任,前不久亲自送学生到广州就业。在和学生的接触和交谈中,我感到幼师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受到不正确的就业心理的困扰。正如就业指导专家们指出的,心态问题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第一障碍。那么,幼师生具体有哪些心态和行为需要调整?怎样去除心障、放下包袱,在走出校门、跨入社会时走稳走好,使其职业生涯呈现一个较好的发展前景?就这些问题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请教了部分专家,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幼师毕业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

(1)职业荣誉感不强,不热爱本职工作。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对即将毕业的幼师生做过调查,结果表明只有将近50%的学生愿意做幼师,另外的学生宁肯到酒店去,也不愿到幼儿园工作。因为她们认为幼儿老师社会地位不高,待遇偏低,且流动性强,发展前景不大,特别不愿意到基层幼儿园去。职业荣誉感不强,不热爱本职工作。

(2)择业定位不准确,岗位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幼师生在择业时,自我定位不准确。首先,表现为定位过高,向往着城市生活,存在理想主义色彩。具体来说,就是攀比的原因。一些学生不顾自身条件,与同学进行盲目攀比,对工作期望值太高,认为一定要一次性找到一个自己很满意的工作岗位。在东挑西选中,错失了很多就业良机。其次,表现为定位过低,具体来说,就是部分幼师生对自己水平、能力、薪资期望、心理承受能力没有进行全面分析,不自信,有些悲观,不敢大胆地站出来接受条件较好的用人单位的挑选,也错失了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3)就业焦虑感较强,求职准备不充分。有些平时不自信,自卑感较重的幼师生,面对就业,对前途的过分担心,产生急躁心理,整天忧心忡忡,烦躁不安,心理紧张,无所适从,不能静下心来冷静地分析,进行求职前的准备,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设计,如何推销自己。一旦就业机会来了,仓促上阵,参加面试,势必出现失误,一旦失败,焦虑感便会更强。长此以往,将会形成恶性循环。

(4)受求职恐惧感困扰,不敢主动求职。求职恐惧感是焦虑心理的恶性演变的结果。由于焦虑,导致求职准备不充分,准备不充分势必会导致失败,失败之后会加重焦虑,甚至对求职面试这一环节感到恐惧。表现之一是某些幼师生看到同学在某些方面素质比自己好,就不敢与之竞争,面对就业机会退避三舍,缩手缩脚,不敢自荐。有的学生担心自己身高不够、形体不美或其貌不扬,也有的学生感觉自己头脑不够灵活,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就不敢面对用人单位,面试时缩手缩脚,过于拘谨。一旦形成这种心理,有些同学面对待遇较好的单位,也不敢主动求职,即使勉强参加面试,由于缺乏自信,在招聘者面前也不敢正常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常常错失良机。

二、幼师生就业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1)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幼师生在构建择业观、价值观的时候,也会受到一些影响。受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幼师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更多地注意到经济效益、社会地位,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自己能力的发挥,靠自己的奋斗去成就一番事业。从而造成有的幼师生不能吃苦,不热爱本职工作,职业荣誉感不强,攀比心理强,自我定位不准等矛盾心理。

(2)就业机制不完善的负面影响。当前的就业机制是学生和学校是就业的主体,而国家变成了就业的客体,但与之相配套的就业制度改革本身仍不够完善,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就业机制未能真正形成,使从未在社会上磨炼过的幼师生对就业产生担忧。再加上就业市场的混乱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幼师生的正常的就业心态受到干扰,出现失衡。这也是就业焦虑感比较强,毕业生心态比较浮躁的根本原因。

(3)学校教育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般的幼儿师范学校或中专幼师专业的学校,大多是一种封闭的办学模式,课堂设置、教学手段不够合理,影响幼师生的能力和水平的发挥,使自身素质出现了结构性的缺陷。但幼儿园和与之相关的就业单位对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师生在参加面试时往往出现失败的情况,一次失败的经历可能让学生产生深刻的记忆。如果学生的性格比较懦弱,往往会产生面试恐惧症,将来不敢参加面试。这也是幼师学生出现就业恐惧症的根本原因。

三、去除心理问题,轻松应对挑战

(1)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幼师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幼师生大多是大专或中专学历,使他们面临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面对这种情况,就要通过一些措施和方法来改变。首先,要加强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观念正确,思想、心理、身体等各方面都会处在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这对他们增加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大有帮助。其次,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精通专业知识,能够轻松、悠然自得地驾驭职业之舟。

(2)加强就业工作指导,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幼师毕业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后进入中专或大专层次的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且大多是女生,她们对社会了解不多,父母文化层次大多不高,不能对她们做多少指导,就业是横在她们面前的一座大山,她们必须要逾越,但是她们不知道怎样去面对。校方有责任和义务对她们进行就业形势和政策、择业方法和技巧的指导。首先要在教育中引导学生淡化地域观念,树立以事业为重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理想,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实事求是,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其次,学校要成立就业服务小组,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鼓励她们勇于表现自己,积极参加就业竞争。同时要教育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除了考虑个人的需要外,也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3)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培养幼师生健康的就业心理品质。就业心理品质是指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择业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所有心理现象水平、层次和质量状况的体现。对于幼师生来说,毕业前,她们最爱听也最想听的话题就是有关就业的信息,因为她们内心深处对就业这一问题还非常陌生,但又急切地想弄清楚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对加强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克服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幼师生要客观地认识所面临的困难,树立就业自信心,帮助她们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正确把握择业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避免因自卑造成就业挫折和心理压力,从而为顺利就业做好心理准备。

总之,幼师生心理问题是直接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就业心态、正确的自我定位、明确的职业价值观、完善的人格品质是幼师生就业的重要保证。只要通过社会、学校、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幼师生一定会排除心障,走出就业误区,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素明.职校幼师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指导[J].中等职业教育,2006(2).

[2]余启利.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挫折及其辅导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06(5).

(常德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幼师就业
幼师之歌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