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政治课“三性”激趣法
2012-04-29孔伟
孔伟
摘 要: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从课堂教学的深刻性、新颖性和实效性三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学好先进的理论,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打下基础。
关键词:课堂教学的深刻性;新颖性;实效性
中专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是与他们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的。而中专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他们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时下,教师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学生自主、自愿的“我要学”,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自觉的活动来做。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一转变的过程,需要教师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时时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笔者认为,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使这种兴趣长久、持续地保持下去。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以下“三性”上狠下工夫。第一,深刻性;第二,新颖性;第三,实效性。
一、深刻性激趣
教学的深刻性之所以有激趣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一定的教学深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激活思维,从而在导思启能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深刻性激趣,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要有深度的研究,之后设计出一系列有难度的问题去引发学生的认知冲动,造成“愤”“悱”的境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积极的心理感应,使他们在欲罢不忍的积极思考中,得攀援之情趣,尽求探索的愉快,使学生竭尽全力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例如,在学习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后,我提一个问题:“既然意识是客观的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那么,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为什么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会产生鬼神观念呢?鬼神观念是不是人脑自生的呢?”这一问,好似平静的水面顿时激起了浪花。学生们开始思考,有的在凝神思考,有的在小声议论。我问大家:“你们听说过鬼神是什么样子?”有的说“披头散发,青面獠牙”,有的说:“牛头马面”,等等。我又问:“谁见过鬼神呢?”都回答“没有”。我又深入点拨,“既然没有看过鬼神,为什么人们头脑中的鬼神是这种模样呢?”经过讨论明确:原来这些鬼神是人们根据现实生活中某些形象制造出来的,不是真实存在的。我再次追问:“在人们制造的鬼神中,有阎王和小鬼,还有的说人会上天堂和下地狱,这种说法说明了什么?”经过分析,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鬼神之间的这种不平等,不过是人世间阶级统治的反映。最后总结为:一切意识都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鬼神观念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歪曲的、虚幻的反映。通过设疑、引导、分析、归纳,学生对“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论断理解比原来深刻多了,自然会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新颖性激趣
教学方法千千种,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在这里,我只简单地谈谈教学方法的更新和选择材料更新两个方面。我们都知道,学生在教学方法的接纳上,都有喜好新知讨厌旧知的心理倾向。在政治课教学中,由于本身的特点,运用讲授法教学无疑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但是,讲授法基本上是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增加其他的教学方式,比如讨论的方法、案例的方法、师生“换位”的方法、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打破了原有课堂教学的机械、呆板的模式,给教师和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整个课堂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新方法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的持久性得以保持,情绪高涨,从而将眼、耳、口、手、脑器官达到最佳状态。例如,在讲谬误产生的原因时,书中提到人的主观方面的理解,我在课堂上开展了一个小活动。我出示二战时期丘吉尔讲过的一段话,然后让每组第一张桌的同学用心记下纸条的内容,再把自己所记下的内容告诉本组第二张桌的同学,依此类推,传到最后一张桌。这时,我要求每组的最后一名同学把听到的内容对大家宣布,然后,大家再对比原句。原句是:“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汗水贡献给大家,我们将运用我们全部的力量在陆上、海上、空中进行战争。”每一组传到最后,与原句的差距都很大。这时,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就是掺杂了个人的主观想象。通过运用这种灵活的教学手段,学生们形象地握住问题的本质。教学的新颖性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更新,而且要注意选择有新意的典型材料。因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来自对新奇内容的刺激,教师如果老是举些老掉牙的例子,学生是提不起兴趣的,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一定要从现实生活中选取那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到教材中去,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不同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一课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讲授这个观点时,我举了从报刊中摘录的一个例子。说的是,某伞厂了解到一条信息:日本有些商店为了招引顾客,特意为出门没带雨具,购物时碰巧又下雨的顾客,免费准备了“一次性使用”的雨伞。这种伞的要求是价格要低,质量差点没关系。而这种伞,日本的厂家很少生产,需要进口。伞厂对市场行情作了分析,当即决定生产“劣质纸伞”,他们“偷工减料”尽量降低成本,以较低的价格赢得了日本客商的青睐,最终批量出口日本,为国家和企业赚回了外汇。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要性的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效性激趣
所谓“实效性”就是要从理论和实际结合上,从知与行相统一上,切实发挥政治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为此,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学达到同频共振的前提,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不可缺少的条件,更是增强政治课的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给予帮助和关怀,学生才能感到亲切,才敢于独立思考,才敢于交流,无顾虑地质疑问题,积极地接受我们讲授的理论知识。事实证明,学生对某位老师感情好,就爱听某位老师的课;相反,学生对某位老师有隔阂,就讨厌这位老师教的这门课。同样,一个得到老师喜欢的学生,往往是朝气蓬勃,信心十足,学习主动,他的成绩也会不断提高。反之,一个被老师厌弃的学生,往往是消极抵触,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他的成绩也只会走下坡路。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公正无私,以情培养情感,以爱换爱,千方百计地和自己的教育对象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师生间的情感大门就会自动打开,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再枯燥的学习都有它的乐趣可言,从而可以激发全体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浓厚兴趣,共同实现教学目的。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发自内心深处的激情来进行课堂的教学,使学生随着教师的激情演讲,进入到一种激动、兴趣昂扬的氛围中,学生的每根神经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学习效率自然提高。再次,教学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把各国的政治经济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学生对当今的政治经济都很感兴趣,这样做,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再把政治课教学当成是枯燥、乏味的课堂了。
政治课教学一直沿用的是理论灌输、概念注释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习得昏昏欲睡,难以得到学生的青睐。运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后,改变了传统的空洞说教的教学方式,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效果大大增强。
(淮北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