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敢相信非直接数据

2012-04-29吴佳

股市动态分析 2012年19期
关键词:非税财政收入进口

吴佳

国内的统计数据与实体经济越来越背离,特别是合成后的数据,很难起到反映或指引的作用。合成数据也就是间接数据,它由直接数据加工而得,包括PMI、CPI、PPI、GDP等。因此,在汇丰PMI连续6个月在50之下运行、显示中国经济出现持续萎缩之际,并不诧异看到官方PMI连续5个月回升,且都站在荣枯分水岭50之上。如果说二者的差异在于取样的不同,但却不能解释官方PMI中,小企业PMI依然是居高不下,只是在最近一期才跌破50;同样,如果大企业的状况有这么好,如何解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利的下降,甚至发出目前比2008年还艰难的声音?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国内的企业都属于低效益的,企业干得多但不一定赚钱。这在一定程度上说得通。因为我们看到,虽然财政收入增速明显下降,但增速仍远超经济增速,而非税收入出现50%以上的增长。可以说现有税制设计的“效果”展示出来了,但媒体也报道了地方在征税方面对企业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以及非税收入大幅增加背后征收的随意性,也就是说财政收入的高增長后面有比较多人为的因素。这种情形持续下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明显是竭泽而渔的做法。至少要有合理的利润才可能让企业有信心经营下去,否则就只能关门大吉。故如果合成的数据真实度可靠的话,这种偏离不会一直存在。

所以宏观数据看上去漂亮,但却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相去甚远,不如老老实实在直接数据里面读经济。比方说用电量的数据,一季度全社会用电增速只有6.8%,低于GDP8.1%的增速,而第二产业的增速更低至4.5%。这个数据比较好的反映出工业企业一季度的运行态势,虽然速度降下来、而仍高达8.1%的GDP增速看上去很美,但于考查实体经济意义有限。

CPI的数据一直让老百姓纠结,数据不高,但生活成本高。当然,个体的体验与全局的偏差是存在的,但众多个体的体验都与数据有相当偏差时,那我们就得问问,到底是群体出了问题还是数据出了问题?统计局报的4月份CPI同比上涨3.4%,环比下降0.1%。非常漂亮但又非常令人无语:远低于金砖国家动辄6%的通胀水平,仅为身陷复苏困境的发达国家的水平。让百姓苦恼的是,4月份食品价格环比还下降0.9%,自己生活的区域实在太不给力了。

直接的统计数据总是能透露出更多的信息。海关的进口数据中,谷物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分别出现4倍和3倍的增长,于是揣测一下是不是比较多的进口粮食平抑国内价格,是不是可以解释今年郑商所强麦的一路狂跌和早籼稻近日的急速破位;今年天然橡胶进口量基本保持不变,与国内汽车销售基本持平的态势一致,但价格却出现了27%的下跌,在需求缺乏增长的情况下,天胶价格呈疲态;汽车进口方面,进口的价格超过进口的量,显然高档车的需求仍然未减,这与国内汽车销售情况相吻合。

在对合成后的数据的摇摆中,也衷心希望有一些民间机构能发布经济数据,作为官方数据之外的重要补充和参考。或许国家统计局也有其苦衷,马建堂局长要求各地不得干预企业数据上报,确保企业真实、独立上报统计数据,并指“数据造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在新的措施之下会不会显著的效果?恐怕还不能乐观,毕竟GDP考核还存在,这使得地方政府或明或暗的干预冲动仍然比较强。如果哪一天GDP已经不是官员考核的指标,至少不是主要指标的时候,合成后数据(包括直接数据)的可信度才有可能提高。

正好4月份的系列数据出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0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1%,在消费这一块,增速与去年相较下了一台阶(2011在17——18%之间),且14.1%是今年最低的增速。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0774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692亿元,增长6.9%。增速看上去不高,但过万亿的水平确实太高了,这种速度保持的话,财政收入将再创新高。这下明白为何消费上不去了吧?

猜你喜欢

非税财政收入进口
多措并举堵住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漏洞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中国财政收入走势图
一般公共预算非税收入
国家治理背景下非税收入法律规制的思考与展望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
数据-进口
论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的完善
数据— 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