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学案”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
2012-04-29张世荣
张世荣
当今,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怎样把新课程理念运用到教学当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师们都在积极地探索着。我校教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多次去外地学习,觉得“讲学案”的教学形式令人耳目一新。“讲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这种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回来后学校就组织老师进行讨论学习,很快把这种教学模式运用到了实际教学中。
在语文课堂上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讲学案”教学形式的诸多魅力。
第一,目标具体明确。“讲学案”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确定下来,让学生懂得每节课具体干什么,还把每课要学习的内容分成若干知识点,以问答题和当堂反馈的形式出现。上课时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迅速进入思考状态,克服了听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生开始有的放矢地学习。教师设计的反馈训练题可以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查漏补缺、纠正错误。一堂课下来,学生对学到的知识点了然于胸,感觉学习简单实在,易于把握,很有成就感。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讲学案”需要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去思考,培养了其主动学习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具备了合作探究的意识;学生探究的结果要上台展示、讲解,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时间长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每节课很多学生都能面对大家侃侃而谈,颇有“小老师”的风范。
第三,提高了教学效率。课堂上,运用“讲学案”进行教学,教师讲的少了,写的少了,节省了教学时间,加快了教学进度,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紧凑有序,教师也有充裕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指导修正。
“讲学案”虽然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笔者认为真正使用好“讲学案”却并非易事。有时,盲目模仿会流于形式,效果适得其反。在实践中,我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教师忽视课堂讲授。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宰。而在“讲学案”教学的形式中 ,学生畅所欲言、热热闹闹,积极性是充分调动起来了,老师呢?有时却进入了认识上的误区,不敢再像原来一样不厌其烦地教导了,而是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退居幕后,扮演一个默默无声的旁观者,认为这样才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殊不知这样却把老师应有的主导性扔在一边了。
二是课堂人情味减弱。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课本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把一篇文质兼美的诗文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小问题,有时势必影响理解和欣赏的连贯性、整体性,削弱作者、教师和学生间“感情场”的构建与共鸣,不能充分感受诗文的意蕴,也不能充分体现审美和情感的熏陶作用。教师如果不加以引导,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是抓住文章的某些局部做些小练习,好好的一篇文章只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干巴巴的、支离破碎的印象,学习反而机械化了。
三是认知缺乏深度和广度。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是有限的。单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缺少老师必要、适时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就只能流于浅层;只让学生诵读和感悟而没有教师的品析和点拨,学生的理解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学习意味隽永、意蕴含蓄的诗文,如《再别康桥》《陋室铭》等,学生对作者的表达方式、思想情怀是无法深入领悟的。缺少教师的指引,学生的认识水平就无法得到提高。
那么,怎样合理使用“讲学案”,既充分发挥“讲学案”的优势,又避免流于形式呢?笔者认为除了精心设计“讲学案”,注重文章的整体性、连贯性外,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教师要精要讲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而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科特点,结合学生水平适时地讲解,不能轻视课堂讲授。具体来说,可以课初创设情境,以“讲”引起兴趣,以“讲”明确方向;课中适时点拨,以“讲”突出重点,以“讲”突破难点;课终总结也要讲,“讲”中挖掘深度,“讲”中拓展广度,“讲”中形成整体认知,“讲”中提升认知水平。
其次,形式要丰富多彩。运用“讲学案”教学,只是要求教学过程中以“讲学案”为主,但不能排除其他形式。俗话说“教无定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并非无论何时何地都适合使用“讲学案”。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完整独立的文章,都有其一定的情境和氛围,“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语文教学重要的是渲染课堂气氛,营造和文章内容一致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体味文章的内涵和魅力。在教学过程中,“讲学案”还可以配合音乐、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进行,调动学生的情感,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