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012-04-29王伟
王 伟
[摘要]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日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了使大众传媒更好的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对大众传媒做基本概括,总结大众传媒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并对大众传媒的消极性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必将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95 — 0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依靠某种载体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大众传媒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交流工具,逐渐被当做载体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具体形式,利用报刊、杂志、书籍、广播、影视、电脑等工具向教育对象进行教育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一、大众传媒概述
大众传媒又称为大众媒介、大众媒体、大众传播媒介等。大众传媒是20世纪20年代广播电视台出现后才产生的一个概念,是传播主体联系广大受众的桥梁和纽带。它指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包括用以复制、传递信息符号的机械设备和有采编人员的报刊、电台、电视台这类传播组织在内的传播渠道。〔1〕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是指多种形式的通讯手段,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电脑等工具,〔2〕按其属性可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3〕。大众传媒大体经过了报刊、广播、影视和第四媒介(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四个阶段。
关于大众传媒的功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委员會”在一份关于《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报告中,曾对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阐述过,即传播知识,培养人格以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众传媒本身具有的覆盖面广、受众多、传播迅速,日益受到教育者的青睐。1994年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据2010年第2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我国网民人数已达3.84亿,宽带网民3.46亿,手机网民2.33亿,农村网民1.07亿,博客作者2.21亿,网络域名1682万。当前,大众传媒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广阔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必然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二、大众传媒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大众传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载体,日益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毕竟是时代的产物,其在传播教育内容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传媒内容的低俗化,娱乐化现象严重
传媒低俗化是我国大众传播市场化、娱乐化蓬勃兴起的变异现象,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部分受众低级趣味和需要。大众传媒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它在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获取信息与休闲娱乐等需求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伴随而来的低俗化的现象也日益严重,呈不断蔓延之势。如色情、暴力、这些低俗信息正在触及我们社会传统的道德底线,致使近年来“网上道德”问题日益突出,网上违法犯罪事件直线上升,逐步扭曲了社会现实。当前,在大众传媒越来越娱乐化的影响下,大批的动漫、电子游戏,流行音乐和畅销书等低俗化的文化产品不断产生,导致部分青少年追求目标严重偏离正确的方向,特别容易引起盲目效仿。作为年龄偏低,控制力差,缺乏社会经验的他们,长时间受这些不良信息的“熏陶”,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日趋多元化,由此引发的青少年犯罪事件逐渐上升。
(二)西方多元文化的传播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冲击
无论在技术的先进性还是在设备的完整性方面,西方国家都有明显的优势。在传媒业中,西方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利用其信息资源的垄断,竭力渲染西方社会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为典型特征的西方理论文化。西方文化的目标就是依靠柔性力量推进全球主义的意识形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价值观,依靠各种传媒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生活方式、宗教传统,从而达到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的渗透来实行和平演变。尤其欧美淫秽、色情、暴力等影视片大量进入中国,抢占了中国的影视市场。致使很多青少年思想价值和伦理观念错位,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
(三)大众传媒具有的商业属性,使媒介工具逐渐脱离国家控制,日益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大众传媒三大功能: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和提供娱乐。大众传媒的三大属性:政治属性、文化属性、产业属性。新时期,大众传媒的多样化,尤其是第四媒介的出现,使媒介工具商品化,大众传媒不再是以前国家单独控制下的宣传工具,而是当作一种娱乐工具,逐渐被当作一种产业。一些媒介组织依靠自身掌握的具有很大诱惑力的信息,来吸引广大群众,信息本身的娱乐性,也使教育对象主动去接触,从而给媒介组织带来了巨大收益。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一些媒介组织放弃自身社会责任,违背社会公德,使宣传的内容恶俗化,各种色情、暴力信息以及西方的价值观念遍及社会的每个角落。对于当代的青年学生来说影响更为深刻,面对这些不良信息,他们逐渐背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积极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日益侵蚀着他们的心理环境。
三、实现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的几点措施
(一)提倡网络媒介素养,给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1933年,英国学者富兰克.雷蒙德.李维斯和丹尼斯.托马森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这个概念,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做出如下定义,认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一方面,媒介素养提出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主要是针对教育对象而言的,它的目的就是让教育对象接受。然而信息的可靠性需要教育对象加以辨别,教育对象选择了信息,并不意味着全盘接受,还要有对一切都持怀疑的态度,在怀疑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信息,从而给教育接受过程做出一个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媒介素养不仅仅是针对教育对象,还针对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以及传媒工作者。一个完整有效地教育过程的实施必须要经过教育主体对信息进行刷选,再灌输给教育对象,教育对象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接受能力进行有选择的接受。传媒工作者作为中介,他们对信息的把握至关重要。最后,教育主体根据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的反应,对教育的整个过程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评估。
(二)发动社会各种力量共同抓好大众传播媒介的管理,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
媒介素养的提出只是给大众传媒的管理提供了一个理论指导,它只能对人们心里上进行一种潜在约束。面对社会上各种复杂的因素,媒介素养理论显的微不足道。关注大众传媒的局限性,努力消除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和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依靠多方的努力才能共同完成。首先;大众传媒作为政府控制下的宣传工具,具有独一无二的政治性。在我国,大众传播媒介成为党和政府掌握政治宣传和教育的工具,借助大众媒介主要表达的是社会主义理论,是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大众媒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态度,塑造着人们的政治人格,完成人由一个单纯的人、纯粹的人向社会的人、政治的人转变的复杂过程。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媒介管理机制,统一协调网络管理工作,重点审查有争议的问题,对社会上敏感的话题做出快速反应,严厉打击不法信息的传播。通过立法等形式,制定相关媒介产业,具体要做到统筹规划、制定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检查督促等五个方面。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思潮,强化共产主义教育。其次;大众传媒作为商业和文化的传播工具是人们和外面世界交流的平台。不管是大众传媒的产业性、文化性和政治性,它们都与思想教育活动相联系,国家不再作为唯一的教育主体,各种商业媒介在人们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扮演着主体的地位。网络媒体组织自身的约束以及网络媒体在网络上从事信息的制作、传播、评述等活动的专业网站,是网民获取信息的主流通道,其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修养在传播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加强自身的管理,坚决抵制淫秽、色情、迷信等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给人们健康有益的活动。最后;随着网络的普及,不管在哪里,人们都受大众媒介的影响,尤其是网络的快速发展,使教育对象可以随时地,自由地查阅信息,获取新知、了解社会、娱乐身心。同时在面对网络里出现的有害信息,要坚决抵制,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网络道德观。
〔参考文献〕
〔1〕马学元.大众传播学原理和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5.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5.
〔3〕威尔佰·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2.
〔责任编辑:冯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