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英语学习中预习的重要性
2012-04-29邬满友
邬满友
【摘要】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提前对事情有所打算,有所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并对事情结果加以预测。同样在学习中也需要提前准备,提前思考,先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疑难杂症留待上课时老师解决,这样减少问题,听课效果会更好。这就是预习。预习是有计划、按计划学习的一种表现,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英语学习自然也是这样的,想要学好英语这门课,仅凭课堂上有限的45分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课外。如果平时能养成课前预习这一良好习惯,对学好英语会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事半功倍效果入手基本程序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121-01
一、预习好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有目的、有计划的预习是科学学习、高效学习的前提。预习就是对未来的学习有一个统筹的规划,这样才有可能对自己的时间做充分、合理的安排,恰如其分地分配自己的精力。学生一旦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一个统筹安排,有计划地做好每一件事,就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全力以赴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去努力拼搏。
2.预习是上好课的基本前提和必要准备。上课注意认真听讲固然非常重要,但上好课的基本前提和必要准备是课前的预习。如果一个学生课前不预习,上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仓促上阵,就有可能对一些问题不得要领,这样难以达到既定的学习目的。相反,如果在上课之前对要学的内容进行预习的话,就会知道哪些地方有疑点,哪些地方是难点。这样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注意力就会特别集中,理解问题也就会特别深刻。另外,在确定课文中疑点和难点的同时,必然对其产生一些个人的认识。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就可以边听边讲边对照,看哪些地方自己理解对了,哪些地方理解错了,原因何在,这比起那些课前不预习,内容不了解,疑点、难点不知道,任凭老师讲,由着耳朵听的同学,听课效果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只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有的放矢。
3.预习是课堂参与的有力保障。对于学生来说,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而上课又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体部分和关键环节。知识的理解、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技能的提高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那么,上好英语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精神饱满、满怀信心,上课要专心致志,积极思考。对老师所讲内容要充分理解,牢固记忆所学的内容,为进一步操练打下基础。其次,要将自己预习时对教材的理解和老师所作的讲解进行比较,理解一致的加以巩固;观点不同的要进行思考,提出质疑,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同时还要注意认真、及时地做好课堂笔记。记课堂笔记最常用的方法是“提纲式”笔记法,即一边听课,一边敏捷地概括和记下重点和难点。课堂笔记要尽快整理,使要点突出,这对巩固知识十分重要。笔记的充实整理包括两点:一是把课堂上漏记或记错的内容补充上去或改正过来,去伪存真;二是理清纲目,突出重点、难点,用概括的语言将本节学习的内容串联起来,使笔记成为一份经过自己提炼加工的、深化的和系统化的复习资料。第三,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提问,积极回答问题,开动脑筋,积极与老师、同学合作,不要被动地听讲,不要害怕出错,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上课害怕被老师提问,害怕开口说话,担心被人嘲笑,这是不少学生的通病,在英语学习中尤为突出,是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克服课上开口与同学练习口语时的畏惧心理。
要学好英语,要做到上述几点的前提,就是课前应有预习。缺少预习这一环节,上述任何一点都难以保证。
4.预习课文并持之以恒,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对新课文的预习实际上是学生对自己的英语知识,对新的语言材料进行感知、分析、判断、思考、理解、记忆等能力的综合运用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过程。预习课文不是简单地通读一遍了事,其还有一番揣摩、比较和查对的深工夫。这个工夫下久了,你就会产生一种“开窍”感。这种“开窍”感就是个人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不断提高的反映。随着预习次数的逐渐增多,这种“开窍”感会越来越明显。最后,拿出一篇新课文,不需要别人指点和讲解,自己便能够顺利地阅读,并能较为正确地领会课文的内容。
二、预习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要有明确的预习目标。对预习的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明确预习什么,预习多少,需多长时间,采用什么方式,做到有的放矢。
2.要有明确的预习内容。对预习的内容要积极理解,认真思考,争取记忆、消化其中的一部分。一些生词、短语、句型,尤其是生词和短语应该力争在上新课以前背下来。至于对话、课文,可以借助词典或对照课文注释,初步理解其大意。
3.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新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去听课,养成善于使用工具书排疑解难的好习惯。另外,还应该在预习过程中做好预习笔记。
三、预习课文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通读课文。通读课文的目的是了解课文大意。在通读过程中,不要急着弄清生词的意思,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其大意。同时,还应该尽量撇开课文中的疑点和难点,以免时读时停,影响对课文的整体理解。
第二步,细读课文。预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所以在通读之后,要紧接着再来一遍细读,把注意力集中到文中的疑点和难点上,这时可以一边读一边查阅有关书籍和词典,做到边读边解决,疑难并进。所谓的难点就是自己看不懂的地方或者不易接受的地方。所谓的疑点就是自己有一定的见解但又不十分肯定的地方。不管是疑点还是难点,既是自己理解课文的障碍,也是自己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所在。因此,一定要设法解决它们。在解决这些疑难问题的时候,务必做到有理有据,切不可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乱下结论。
第三步,通过听课检查自己预习的效果,解除疑惑,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在预习课文的第二步工作中,不管花费多少力气,总免不了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应成为听课的重点。对于已经理解对了的知识点,记住就是了;对于理解错了的知识点,要及时纠正,否则,就有可能造成以错当对的后果。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课文的目的,还会酿成不该有的大错。
参考文献
张红《初中英语“三超六环节”教学模式》(《广东教育》第4期)
张芳《如何预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平中学教师家园》网)
侯立国《如何进行课前预习》(中国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