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中的组织——简析诺思的组织理论
2012-04-29杨正联卢国义
杨正联 卢国义
摘要:在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中,组织作为与制度相辅相成的核心范畴贯穿于其整个理论体系,起着支柱性的作用。无论是在制度均衡时期,还是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组织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竞争的压力和利益的驱使,组织及其领导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渐进地推动着制度框架的边际调整。组织与制度的相互作用共同型塑了制度变迁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组织:制度;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D033(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2-0035-03
诺斯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其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假设出发,辅以交易费用、相对价格、心智构念等分析工具构建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体系,成功地解释了人类社会的经济长期增长和历史演进。在西方经济学界和经济史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于1993年和福格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概念解析:组织与制度
在英语中。组织和制度经常使用同一单词“Insltitution”。以舒尔茨、科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也认为组织及其结构本身就是一种由组织代理人设计的相对独特的制度。政府、企业、学校、合作社等均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制度形式。而诺思则对组织和制度的关系进行了另外一种表述,这是一种近似于博弈论的观点。他认为。制度是博弈的规则,组织是博弈的参与者。“规则的目的是确定比赛的进行方式,而参赛队的目标则是要在这套规则下赢得比赛。参赛队的策略和技巧模型化与规则的创建、演化及后果模型化是两套截然不同的过程。”
在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中,“制度就是人为设计的各种约束,它建构了人类的交往行为。制度是由正式约束(如规则、法律、个人契约),非正式约束(如行为规范、传统、惯例)以及它们的实施特征构成的。它们共同决定了社会的尤其是经济领域的激励结构。”在现实中。人们如何进行“博弈”是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以及它们的实施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组织作为一个有目的的实体,是由其创立者设计出来。用来最大化其财富、收入以及其它一些由社会制度结构所提供的机会所限定的目标。”组织包括政治团体(政党、行政机构)、经济团体(企业、工会)、社会团体(教堂、俱乐部)以及教育团体(学校、职业培训中心)等,其中以国家(政府)为代表的政治组织和以企业为代表的经济组织是组织最为重要的两种表现形式,也是本文重点阐述的对象。
对基础性规则和博弈参与者进行严格地区分,是诺思构建其制度变迁理论的必要前提。诺思并不单独地强调制度或组织本身,而是对制度和组织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影响进行了重点分析。制度和组织虽然不尽相同。但两者的关系也密不可分。制度和组织的关系并非单向的传递,而是双向的互动。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度构建了人们在政治、社会和经济领域里的各种激励,无论是促进再分配性质活动的激励还是鼓励生产性活动的激励。都会诱发产生相应的交易组织,组织创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这些机会。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组织是推进制度演化的主体。为了获取内置于制度框架中的潜在收益,组织不断演化着自身的形式和结构,提高组织运行效率的同时也逐渐改变着制度的框架。换言之。一方面组织的初始形式以及演化路径受到制度框架的根本性影响;另一方面组织也可能会试图利用各种手段促进制度框架的适度调整。甚至对制度进行整体性重构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充满稀缺性和竞争性的环境中,制度和组织的相互作用共同型塑了制度变迁的方向。
二、制度变迁中的组织
(一)制度变迁
在动态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制度变迁是历史的常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从惯例、行为准则到成文法、个人契约,制度总是处在演化之中。不断改变着我们的选择集合。“变迁通常由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规范和实施的复杂结构的边际调整所组成。”制度变迁是对社会运行秩序的变更,其本质上是对社会中人们之间各种相互关系的重构或者利益在不同组织之间的重新分配。“从历史的角度看,制度变迁改变了合作行为的收益。提高了发明和创新的激励,改变了投资于人力资本的收益,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
制度变迁意味着制度均衡的打破。制度均衡是指:“在各方的谈判力量以及一系列构成整个经济交换的契约性谈判给定的情况下,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投入资源来重构合约而获取收益。”制度均衡并不意味着每一方都对现存的规则感到满意,而是改变“游戏规则”的相对成本和收益对于任何一方都不划算。然而要素相对价格或人们偏好的转变往往导致行为人对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价值重估或者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以及他们对行为标准之构成的合理解释,从而引发对制度框架进行有效的适应性调整的需求,逐渐削弱现行制度的效力,最终规则、规范及其实施机制将会被彻底改变。
(二)制度变迁的组织推进与路径
在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中,作为博弈规则参与者的组织及其领导者从事的是有目的的活动,是推动制度变迁的主角,型塑了制度变迁的方向。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其演化路径是政治或经济的企业家无数次短期决策的累积性结果,这些决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绩效。其中以国家为代表的政治组织与以企业为代表的经济组织,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推动变迁的方式不尽相同。
1国家组织与制度变迁。政治组织与经济组织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政治组织的典型代表——国家(政府)在推动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且无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的存在对于经济增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国家义是人为的经济衰退的根源”,这就是著名的“诺思悖论”。也是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经典诠释。在借鉴了政治学中“掠夺理论”和“契约理论”的基础上,诺思提出了自己的国家学说。他认为。国家本质上是一种在行使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其凭借潜在地合法利用暴力的权力来强制规定和实施产权,从而决定经济的增长进程以及经济利益在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分配。国家作为社会领域中一系列“竞赛规则”的直接或终极制定者,无论是成文的法规还是不成文的习俗。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两个目标:“(1)规定竞争和合作的基本规则,以便为统治者的所得租金最大化提供一个产权结构(规定要素和产品市场的所有权结构);(2)在第一个目标的框架内。减少交易费用,以便促进社会产出的最大化。从而增加国家的税收。”“实际上。使统治者租金最大化的产权结构与导致经济增长的产权结构是冲突的。”根据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作为“经济人”的政治家在构建社会制度时,其必然是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基础之上再寻求社会福祉。当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相互冲突时,前者往往成为牺牲品,这也是为什么国家统治者倾向于规定并实施低效率产权而引致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
现存的制度结构孕育了相应的既得利益者,作为制度建构决策者的政府及其特殊授权的组织通常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它们所组成的利益集团往往成为制度变迁的巨
大障碍。“在不存在周期性革命的情况下,利益集团会使社会僵化,扼杀作为经济增长基础的生产力进步。”然而来自国内或国外的竞争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统治者的行为,推动着制度的变迁。在民主政体中,不同政治势力及利益集团为了获取民众支持或经济利益而进行的竞争和妥协将逐渐推动着制度的边际调整。在独裁政体中,较差的政治和经济绩效、不断曝光的腐败丑闻、临近国家明显的物质成就等都会逐渐削弱现行政府和制度的合法性。导致潜在的国家安全危机。当权者将被迫进行制度变革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此外。经济要素相对价格或统治者主观偏好发生改变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统治者也会自发的推动制度的革新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无论是在何种政治制度内。无论采用的是行政的、经济的或者法律的方法,成功的制度变迁都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任重而道远。
2企业组织与制度变迁。以企业为代表的经济组织,作出现存制度的博弈者和重要利益相关者,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资源稀缺的经济市场中,激烈的竞争是普遍存在的,企业及其企业家为了生存或获益而进行的市场竞争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组织是制度、技术、收入、偏好等约束的函数。这些约束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组织潜在的各种机会,其中制度的作用尤为明显,组织在追求最大化这些目标的同时也逐渐改变着制度的框架。那么经济组织是如何引致制度的变迁呢?根据诺思的理论,经济组织的最大化行为通过以下途径逐步引导着制度框架边际的调整:(1)“派生出了投资于各种知识的需求。”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组织持续不断地对创造价值的技术、知识进行投资以谋求生存和获取收益。(2)“有组织的经济活动、知识存量与制度框架之间的持续互动。”内置于制度框架的激励限定了组织的最大化机会。组织的目标决定了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的特性,组织对知识与技术的需求又反过来派生出增加知识存量与分配知识的需求,新创造的知识逐步影响着企业家的主观认知。最终促进了制度的边际调整。(3)“作为组织的最大化行为的副产品,非正式约束也会有渐进的改变。”组织的有目的活动将会有力地推动正式规则的改变,而文化特征的持续性使得非正式约束与正式规则的变迁不是同步进行的。但是在正式规则变更之后,作为正式规则补充的非正式约束也会逐渐的演化。
除了通过“干中学”以及对有效的技能和知识进行投资外,直接投入资源去改变制度约束(利用政治组织来修改规则)是组织推动制度变迁的另一条路径。组织及其企业家如何进行选择,取决于他们对报酬的主观感知。但总体而言,“在总体制度框架内的渐进性变迁要比经济组织投入资源直接去改变政治规则以增加他们的利润的情况普遍多。”在推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诸多经济组织作为一个行动集团必须构建出集团成员共同认可的意识形态或者对集团成员进行差异化的激励以克服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行为,避免“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现象。
(三)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组织影响因素
出于公共和私人利益的考虑,许多国家的领导者都试图构建出良好的制度系统以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但是他们在构建理想制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制约,进而影响了制度选择的最终结果。诺思认为。制度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向,即制度变迁的具体路径选择取决于:“(1)由制度和从制度的激励结构中演化出来的组织之间的共生而产生的锁入效应;(2)由人类对机会集合变化的感知和反应所组成的回馈过程。”由此可见。制度变迁具体路径的选择不仅受到路径依赖客观规律的约束,而且受到组织决策者主观认知的影响。
1路径依赖。锁入效应是制度矩阵报酬递增特征的产物,而这种特征则源于组织对制度框架以及衍生于制度的网络外部性的依赖。与技术的演进过程类似,制度矩阵的自我强化机制(规模效应、学习效应、协调效应以及适应性期望)与相应组织交互作用导致了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锁人效应和路径依赖现象。锁入效应和路径依赖近似于异词同义。均表示“发展路径一旦被设定在一个特定的进程上,网络外部性、组织的学习过程以及人们的主观意识等将会强化这一进程。”它强调在制度选择的过程中,初始选择对将来制度变迁的路径具有的强大影响力和制约力。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无论是经济的还是政治的,都存在着一系列不同的选择机会,但是路径依赖缩小了选择范围,也阻止了制度框架的剧烈改变。目前路径依赖现象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客观经济规律。”路径依赖意味着历史是重要的,一旦一个国家或地区沿一种轨迹开始发展,改变发展道路的成本非常高,所以制度的变迁多以渐进的演进实现。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低绩效制度长期存在的根源以及摆脱现有制度的束缚,重新构建良好制度的艰难。美国独立之后,成功地继承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社会秩序。最终为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奠定了基础。而拉丁美洲许多原属于西班牙的殖民地独立之后,试图以美国宪法为范本建立全新的共和国走上富强之路,但结果却大相径庭,最终重新回到了中央集权、官僚统治,甚至军人政治的道路。西班牙殖民统治在其政治传统、国民信念、社会阶层等领域根深蒂固的影响,决定了美国不能成为拉美诸国直接效仿的模板。
2主观模型。制度是人类旨在控制环境、减少不确定性的“人造制品”。因此。理解制度演化方式的关键在于制度变迁的推动者的意向性以及他们对问题的认知,而处在决策位置的政治或经济企业家的信念在推动制度变迁以及型塑具体路径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行为人接收到的信息将会使其原本发散的主观模型趋于收敛,并最终做出符合预期的选择。该理论暗含了理性选择和完全信息假设前提,但是在现实的世界中,无论是行为人的选择偏好还是其所面临的环境都远比经济学家的理论模型要复杂的多,这些因素将极大地改变人们实际选择的结果。由于政治市场或经济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交易费用的显著存在,组织及其企业家通常获取的信息是有限的,而且信息的传递和回馈是不完美的,最终决策者的主观认知以及心智构念型塑了制度变迁的路径。纵观世界经济史,经济增长时断时续,要么是因为决策者的意图并非社会福利,要么是因为决策者对问题的误解以致政策的结果极大地偏离了最初的意图。
三、结束语
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强调制度变更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注重制度的短期调整和连续性变迁。是“体制内求富”的理论,其所蕴含的思想对思考现阶段中国的制度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启示意义。30多年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和国家中央领导集体基于对当时国内外复杂政治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精准判断。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国家政策。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制度变革的历史。1978年末,小岗村18位农民冒险立下“生死状”,决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在改革开放的推进过程中,中央及地方政府、各种经济组织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目标。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逐步推动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项现存制度的变革与调整。为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社会发展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加速,进一步深化各种制度的变革以适应剧烈变动的内外部环境是解决我国政治、经济、社会领域长期存在的诸多深层次问题的关键。如果中国想要实现经济持续、稳定、高效的增长,就必须在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中构建出相应的激励体系。“应当强调的是,出现在西方世界的制度,如产权和司法制度。是不能够被原封不动地复制到发展中国家的。关键在于创造激励结构,而不是对西方制度的盲目模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创新的典范。“商法、专利法、分散知识的制度整合和司法系统的创设。已经构成了使发达国家市场更有效率的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们将我们带入一个具有未来不确定性的未知世界。当这种制度变迁应用于第三世界经济体时。它们经常会改变收入分配并产生政治的不稳定,有时甚至导致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结果。”怍为推动制度变迁主体的政府和企业,在推动中国制度变革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制度变迁的基本规律,既要以洋务运动的失败为鉴,也要竭力避免苏联解体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