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数感能力
2012-04-29梁军
梁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81-02
6. 徐斌,《初中物理实验大全》,北京人民出版社.
《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数感的描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由此可知,数感是重要的结构变量,集中表现为:对知识的充分感知,对思维训练的快速反应,对个性教养的深刻感受。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活动情境能反应迅速、准确、敏捷和思路简缩,能自然地运用最优化的解题策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数感的培养是项重要的任务。
一、源于经验,数感生活化
数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源于生活,并优化生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将抽象的内容建立在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得主动学习。例如,在教学“分类”时,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如整理房间、整理书包等。在课堂上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地探索分类的方法。如:P52整理房间一节中,情境图中,图中有一件玩具——布熊。有位同学不是把布熊和小汽车归在一起,而是把它和衣服归在一起放在床上。我问他为什么这样整理,他告诉我,在家里,他是一直把布熊放在床上的。又如在教学《位置与顺序》时,可以设计些游戏活动:“贴鼻子”——同座位两个人一起玩,一人蒙上眼睛,另一个用上下左右前后的口令告诉同伴,贴鼻子的正确位置。“问路”——将教室的走道改成街道,再标上一些地点名,问路,另一人指路。“送信”——事先设计好活动要求,抽取信封,按信封上的要求送到目的地。这些活动深受喜爱,它不仅可以启蒙数感,还能培养“亲近”的行为,使学习充满乐趣。
二、实践操作,数感形象化
“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动手操作活动就是过程的展现,是经验不断内化、提升的过程,也是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动手操作的课堂将成为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数感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动手操作。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建立数感。
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操作活动:(1)称一称:学生动手称苹果(1千克)、盐(500克,2袋)、洗衣粉(250克,4袋)。(2)数一数:学生数,1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苹果有几个?(3)掂一掂:学生用手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4)找一找: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外形一样而重量各异的盒子,要求学生不能用秤称,就能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
通过以上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知识,体验到“1千克”的实际重量,获得了亲自感受,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借对苹果等重量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量,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图文并茂,数感视觉化
用线段图来剖析数量关系,是我们对数感培养的一种新的尝试。线段图是理解抽象数量关系的形象化、视觉化的工具,既能舍弃问题的具体情节,又能形象地揭示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把数转化为形,显示出已知与未知的内在联系,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如“某月,甲、乙、丙三个同学集邮。已知甲比乙多集了6张邮票,丙集的是甲的2倍,比乙多22张邮票,他们一共集了多少张邮票?”从题目上看,这道题叙述繁杂,让逻辑思维较弱的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可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借助线段图,学生发现:22-6=16,可得甲集了16张邮票;16-6=10,可得乙集了10张邮票;16×2=32,丙集了32张邮票;16+10+32=58,一共集了58张邮票。甚至还有学生发现:“从图上看,三个人集邮总数其实就比4个16少6,求集邮总数可以列式为(22-6)×4-6=58。”线段图的运用数与形的结合,充分展现了量与量之间的联系,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实现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补,提升了学生的数感。
四、循序渐进,数感阶段化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因此,数感是一个人数学素养高低的标志之一,也就是学生聪不聪明的体现。正因为如此,发展学生的数感,成了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当然帮助学生建立、发展数感也成了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学生数感的培养可以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体验阶段。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体验数感的实例,比如:教学面积单位时,可以带领学生去操场走走、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1平方米、100平方米、1000平方米的大小;教学重量单位时,可以到食堂去看看、称称各类蔬菜、肉类的重量,或去医务室称称自己的体重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得了数感的体验。
第二阶段:获取阶段。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而理解数的意义,并建立良好的数感。例如在“认识0”的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的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马上高涨起来:“电话上有0”“车牌上有0”“三角尺上有0”“温度表上有0”“计算物,学生体会到0除了表示没有外,还可在温度表、方向图上表示分界,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使学生在联系生活中体会数的意义,在现实中初步建立数感。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是课标对数感的一项基本要求。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是让学生拥有良好数感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教师不仅要重视估算课的教学,而且还要结合有关内容持之以恒地渗透估算内容,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一条裤子25元,是一件上衣价钱的5/8,一件上衣多少元”时,教师不必急于让学生着手解决问题,而可以通过“估算”环节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数感。一是猜一猜:谁的价格更高?二是说一说:你这样估算的依据是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在“一条裤子的价钱不到一件上衣价钱的1倍,所以上衣的价格更高”“把一件上衣的价格平均分成8份,一条裤子的价格是这样的5份,所以上衣的价格更高”等解释中获得对数量关系的感性认识。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渐进的、积累的过程。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使生活成为学习数学、建立良好数感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