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
2012-04-29张庆英孙小芳王正国
张庆英 孙小芳 王正国
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需要从观念、体制、方法、环境、管理等方面着力创新,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创新型物流人才。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物流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已成为国家或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成为现代科技的应用领域。物流是现代经济的第三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拉动下,我国物流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明显。
物流人才的基本要求
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物流学科的综合性、物流产业的跨行业、跨部门性,物流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泛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又要具备有效组织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校物流专业应当致力于培养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从事物流运作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物流行业和全社会的角度来看,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
1、创新型人才的定义
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他们通常会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有可贵的创新品质;二是有坚韧的创新意志;三是有敏锐的创新观察;四是有超前的创新思维;五是有丰富的创新知识;六是有科学的创新实践。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具体包括四层涵义:①培养目标和规格;②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③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④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3、高等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使会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以校园为依托、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施创新教育,旨在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和开展创新活动的最重要的智能因素,创新能力是在诸多智能因素高度发展中经过凝聚和升华而形成的,它是各种智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并得到高度发展的结果。
建设一支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高等院校负有重要的使命与责任。学校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充分重视科技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独特作用,高度重视本科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将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大组成部分,加大学生科研经费的投入,建立健全学生科研和创新的奖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与物流专业人才
1、创新教育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把创新型教育作为核心问题来抓,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创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传授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要进行想象能力、设疑训练和多种思维方式训练等,使学生跳出教材,放眼世界。不仅要给学生展示知识“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能给出知识“为什么”是这样的内在原因和规律。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观念上的创新。要打破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坚定的创新意识。办好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教师水平的体现除教师科研水平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用他所培养出的学生的水平来衡量,用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资本来衡量。只有这样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学生,学校才能高移升位,才能够参与世界竞争。
体制上的创新。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多种体制并存的局面和激烈的挑战与机遇。教育的创新不是对过去传统观念和教育手段全盘否定,它所显现的是对各种新因素的一种态度和取向,创新并不仅是对环境的适应,它更是一种对一流和卓越的追求。
方法上的创新。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把创新型教育作为核心问题来抓。由传统的教育方式改变为交给学生钥匙去开门无疑是一大进步,而创新教育的目的则是教会学生自己去配钥匙,从而能够打开任何知识殿堂的大门。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施网上教学及课件教学,采用多媒体教育技术逐渐替代教师传统的传授知识方法,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大胆研究、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创新知识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的思想创新和方法创新,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发现”精神。
环境上的创新。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综合性的陶冶和熏陶,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必备条件。抓好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的结合,积极开发第三课堂,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和科技发明创造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坚持课上与课下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广泛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充实和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建设,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开设各种类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教育;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施展才华创造宽松的校园环境,这些都能有效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管理上的创新。在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学习管理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大学应采取宽进严出的策略,要有严格的竞争机制,充分发挥“鲶鱼”效应,以保证学校的办学质量。
2、物流创新人才的培养
全球物流业的迅速发展驱动了物流专业开办的热潮,也对物流职业岗位的复合化和专门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厚基础、宽口径、应变能力强,可以胜任多个物流岗位,是对物流人才培养提出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现代物流人才应该是社会人、职业人、专业人与发展人的和谐统一,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着眼点。高等学校在物流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转换思路、改进方法,还要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搭建一个创新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组织各种自主创新和学科竞赛,包括物流设计大赛、交通科技大赛,以及机械、电子等方面的学科竞赛,还可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社会调查项目,促进校企联动,从物流企业的经营实践中挑选案例与课题,让学生开展研究,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这些措施对于物流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是有益且有实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