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研究导论

2012-04-29明言

音乐探索 2012年2期
关键词:当代中国

内容摘要:翻开各类国内中国音乐史类的论文、著作与教材,映入我们眼帘的均为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的名字、实践及其成果。但是,音乐艺术本体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都对系统的健康运行、长足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这个论域,目前国内尚未有人作出过专门研究。从现实音乐生活实践与历史的进程上看,当代中国音乐艺术的历史,从本质上看就是音乐创作、表演、研究实践与音乐批评实践互动的历史。所以,对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历史展开专门研究,撰写《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对于总结历史,了解音乐实践中出现问题、遇到麻烦的原因,寻找解开问题的“钥匙”,具有急迫的现实意义、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语: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音乐批评家;音乐批评文本;

音乐批评事件;当代中国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2)02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60多年,新中国的音乐事业也走过了60多年的辉煌历程。古人云“六十一甲子”,在这个“甲子”内,中国音乐批评家以自己胸怀的理想、饱蘸的激情、无畏的胆魄,针对新中国音乐生活中的诸多热点、难点、冷点、死点问题展开自己的音乐批评,为当代中国音乐生活这个“肌体”“把脉”、“开方”,使得我国的现实音乐生活得以繁荣与发展。

对这段历史作出一番梳理与研究,能够全面、客观地总结历史问题,找到解决诸多问题的方法,为未来的发展确定目标与方向。

前期成果的述评

翻开各类国内中国音乐史类的论文、著作与教材,映入我们眼帘的均为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的名字、实践及其成果。诚然,作为音乐史,关注艺术实践领域里的各类音乐家们理所应该。音乐艺术的历史与现实,就是作曲家、音乐表演艺术家以其创造性的实践而写成的。但是,音乐艺术本体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都对系统的健康运行、长足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颇为遗憾的是:

《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这个论域,目前国内尚未有人作出过专门研究(在对相关的西文文献数据库[国际音乐期刊索引全文数据库-International Index to Music Periodicals Full Text]检索后,也未发现该类研究成果)。当下国内对该领域进行前期研究的相近著述,有笔者的《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2002年出版)——该著着重研究20世纪中国(仅限于中国的大陆地区)音乐批评观念的嬗变轨迹问题;居其宏、乔邦利的《改革开放与新时期音乐思潮》(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北京]2008年出版)——该著重点在音乐思潮上着墨。这些成果对于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这个领域均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涉及。但是,它们都还不是较为全面、系统、深入、专门的“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研究。

据笔者掌握的情况来看,近现代中国音乐史学界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

1.近现代音乐历史的研究,应当从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的“断代史”研究入手。在研究方法上应当“由大而小”、“由泛而专”。

2.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内,应当把宏观的近现代中国音乐的诸多问题做体系化、门类化、具体化的处理。

3.把一些交叉性的“问题史”、“门类史”拿出来,做个案突破性研究。

从现实音乐生活实践与历史的进程上看,当代中国音乐艺术的历史,从本质上就是音乐创作、表演、研究实践与音乐批评实践互动的历史。所以,对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历史展开专门研究,撰写《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对于总结历史,了解音乐实践中出现问题、遇到麻烦的原因,寻找解开问题的“钥匙”,具有急迫的现实意义、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的研究,恰恰就是符合这种学术研究趋势的应时之举。

定义、取域与内涵

第一,《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研究应按照以下“词语梳理”确定的范围展开:

1.从区域纬度上看,“当代中国”,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际的大陆地区行政管理区内(从法理、历史上看,港澳台地区属于中国范围,但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同,本研究暂不将其列入)。

2.从时间经度上看,1949年至当下中国大陆地区所发生的一切音乐批评实践活动、音乐批评文本、音乐批评人物等,都应当成为《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的研究对象。

3.从学科向度上看,《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研究将按照以下“音乐批评”的定义,遴选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工作:

Music criticism may be defined broadly or narrowly. Understood narrowly, it is a genre of professional writing, typically created for prompt publication, evaluating aspects of music and musical life. Musical commentary in newspapers and other periodical publication is criticism in this sense. More broadly, it is a kind of thought that can occur in professional critical writing but also appears in many other settings. In this broader sense, music criticism is a type of thought that evaluations music and formulates descriptions that are relevant to evaluation; such thought figures in music teaching, conversation about music, private reflection, and various genres of writing including music history, music theory and biography.

音乐批评(Musical Criticism)就是以文化学、哲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工艺形态学等单纯的或综合性的理性眼光,来审视音乐的现实事项与历史事项(理念、活动、音响文本与符号文本等)的一种理性建构活动,是将音乐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有机地应用于音乐审美评价、历史评价等实践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与它类的音乐学研究(如音乐的民族学研究、音乐的历史学研究、音乐的哲学研究、音乐的形态学研究)所不同的是:音乐批评在其理性的建构活动中,呈现出更多的是批评者个人对音乐的现实事项和历史事项的审美价值取向的认定、人文理想归属的表达、文化理论架构的整合。

第二,《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研究应按照以下“词语梳理”确定的对象进行:

1.音乐批评人物,可谓当代中国音乐生活这颗“大树”上的“啄木鸟”。这个群体以自己辛勤的劳作,为“大树”的枝叶繁茂做出了自己的卓越贡献,这些贡献凝定为“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

2.音乐批评文本,即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活动的符号化成果形式。其表现形式有两种:由传统的平面媒体(报纸、期刊、书籍等平面媒体)承载的视觉化文字符号系统;由现代的无形媒体(电台、电视、网络等虚拟数字媒体)承载的数字化符号系统。

3.音乐批评事件,即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活动引发的文化事件及其社会影响的统称。其中包含:艺术观念、理论建树、文化价值、社会意义、历史影响等。批评事件的涌现,表面上看有其偶然性,但是如果从深层的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的观念嬗变轨迹上看的话,有其必然性。

4.音乐批评理论,即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实践活动中自觉或自发地创造出来的音乐批评基础理论、基本观点。这些理论基本上按照音乐批评的本体论、主体论、标准论、形态论、功能论、方法论、操作论、发展论的层面上展开。全面深入地梳理这些理论“碎片”,可以为音乐批评基础理论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研究,应针对以下内容开展工作:

1.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的历史轨迹。对于已经发生、正在进行的音乐批评历史勾勒出一条较为符合历史规律、文化现实的发展轨迹是《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研究基础性工作之一。对于这项内容,研究者将按照历史进程的脉络和音乐批评自身的历史属性,将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的历史分为“建国初期”(1949-1966)、“文革”时期(1967-1976)、“新时期”(1977-1989)、“后新时期”(1990-当下)这四个历史阶段,展开轨迹的勾勒与发展脉络的书写。

2.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的历史人物。任何学科的历史都是由历史人物书写而成的,音乐批评人物就是音乐批评历史的书写者。对音乐批评书写者进行较为专门的深入研究,在当代中国的音乐批评领域则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对此,应当将音乐批评人物的“人学”研究作为《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书写的核心命题开展工作。

3.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的理论问题。毋庸置疑,任何实践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的自觉行为,为《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发掘、总结出一些基础性的理论问题是该研究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之一。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借鉴当代哲学、史学、文化学、艺术学的基础理论成果,对在批评实践发掘出来的批评理论问题展开深入的梳理与解析。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实践的历史贡献与时代局限做出较为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的理论总结与历史批评。

重点、难点与方法

第一,《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的研究重点:

1.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献的收集与整理。音乐批评文本的文献收集与整理,是《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研究》的基础。在现实音乐生活中,音乐批评文献的表现形式有传统的平面媒体承载的纸质文献、现代的虚拟信息媒体承载的数字文献。面对纸质文献,遇到的难题是特殊历史时期(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政治人物有关讲话、宣传文化机构的政策法令、“两报一刊”社论等文献的使用问题。面对数字电子文献,遇到的困扰是瞬息万变、海量传播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以审慎的态度“沙里淘金”,汰除海量的信息“垃圾”,凝练音乐批评思想观念的菁华,在此基础上开展批评史的书写工作。

2.当代中国音乐批评人物的走访。音乐批评人物的访问与调研,是《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研究》的核心工作之一。由于研究对象的性质所致,本研究走访的对象大多是研究者现实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是活生生的现实生存者的社会人物,“缺乏历史距离感”是本研究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以客观的眼光,冷静审视我们身边的这些批评人物;以超拔的心态,谨慎辨析现实生存的这些鲜活人物;最终以冷静、谨慎而又客观、大胆的笔触,书写这段可歌可泣的音乐批评断代史。

3.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热点问题的深入发掘。音乐批评的热点问题是驱动音乐历史进程的重要指数。在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观念论争、理论纷繁等,都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驱动了音乐历史进程的发展。不妨这样表述:当代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轨迹都蘸带着各种观念论争、理论探究的印记。故,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发掘与研究应当成为《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第二,《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的研究难点:

1.由于国内音乐学科现状以及历史的缘故,当代中国批评家多是以“客串性”的“身份”出现(职业音乐批评家在当代中国几乎不存在),这是本研究课题的难点之一。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应当客观地审视音乐批评家的这个身份特征,以批评事实为依据、以批评建树为准绳,尊重各色批评人物的历史活动。

2.由于批评家角色的“客串性”,产生的批评文本也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也就是批评文献中既有史学与形态学的内容、也有美学与心理学的内容,可能还有其它的相关内容等。所以批评文献的“多义性”是本研究课题的难点之二。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应当谨慎地分析音乐批评文本的多元学术内涵,从中提炼出适合音乐批评史学研究的知识内涵。

3.由于批评家个人知识背景、性格气质、价值观念、审美标准等各不相同,便引出了本研究课题的难点之三——批评观念“多元化”的问题。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应当透过文本看人物、结合人物析文本。立足于多元文化生态视角,呵护各种观念的现实生存权益,梳理各色批评观念话语文本。从而书写出符合多元观念现实的音乐批评史学著述,为音乐批评人物树碑立传、为音乐批评历史纪实录言。

4.由于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呈现出来的诸多文化、政治的特殊性原因,对于诸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音乐批评文本、事件、人物等,如何进行甄别、梳理与研究是本课题的难点之四。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应当廓清批评文献的学术界域,排除非学术性因素的困扰,将特殊时期具有非常规性特征的批评文献、批评人物、批评事件等,纳入音乐批评史学的研究视域之内,以保障批评历史学术的正常发展与进步。

5.由于当代中国历史发展日新月异的缘故,各个历史时期音乐批评的承载媒体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音乐批评的承载媒体由平面化(传统的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转变为多元立体化(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媒体、网络媒体)的形态。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如何收集数字、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批评文献,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技术难题。由此,批评媒体的复杂性、多变性、多元化是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书写的难点之五。

第三,《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的研究思路:

我们将在研究团队前期成果《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的基础上,结合批评家访谈、批评文献发掘、批评事件追踪等,展开研究与书写工作。同时还将有机运用以下研究思路开展工作:

1.处理好历史与逻辑的关系问题

虽然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在每个个体的研究对象面前,史学研究者如何始终不渝地贯彻“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治学原则,却是一个永恒的学术难题横亘在每一个研究课题与研究者面前。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联系实际”,“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其中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无需赘言。其中的“以论带史”、“以史证论”。就是以音乐批评理论的发掘、研究与总结,进而带动音乐批评历史的书写工作;以音乐批评历史的研究实践,进而证实音乐批评理论的科学性。只有经过了以上的“双向互动”之后,才能写出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的“信史”。

2.把握好史料与人物的结合问题

音乐批评历史研究与书写的基础是音乐批评的史料,音乐批评历史的创造者是音乐批评者。于是,如何处理好音乐批评历史史料与音乐批评历史人物的关系问题,就成为该课题研究的另一个基础性问题。诚然,批评史料中承载的学术信息是真实、丰厚的。但是,如果脱离历史背景、文化心理的参照,一味地“照单全收”,则未免陷入简单机械地运用史料文本的泥淖。诚然,批评人物(尤其是当代音乐批评历史中仍然健在、活跃的音乐批评家们)是活生生的、真切可感的现实存在。但是,如果脱离现实环境、历史背景、心理变化等因素的考量,简单地“偏听偏信”,则未免步入简单机械地接纳批评人物个人表述的漩涡。所以,“透过文本看人物” 、“结合人物解历史”、“立足历史析文本”等“正反合”的解析、论证方法,应当成为《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研究与撰写的基本思路。

3.处理好作品与时代的关系问题

音乐批评的作品——批评文本,是在音乐批评历史进程中具有直接推动作用的时代文化标签、社会历史符号;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是在音乐批评历史进程中具有直接催生作用的时代历史环境、文化“生长基” 。两者中,一个是“生物”、一个是“土壤”与“阳光”;一个是“文化植物”、一个是“文化基础”。它们即是一个对立的双方,又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对两者中任何一方的偏颇都可能致使历史抒写的讹误。

4.把握好主流与支流的关系问题

当代音乐史学的学者的研究实践行为与研究成果文本中,“中心主义”的史学研究观念一直都是以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如影随形地存在着的。如何克服“文化中心主义”价值观普遍存在的只注重主流批评的狭隘文化观念,在音乐批评历史研究实践中充分兼顾各种批评观念、批评话语的现实存在,呵护多元艺术观念的生存空间、尊重多元艺术观念的生存权力?这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审慎面对。

框架、观点与创新点

第一,《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的结构框架:

1.按照历史进程划分结构板块

1.1.《建国初期的音乐批评》

1.2.《“文革”时期的音乐批评》

1.3.《新时期的音乐批评》

1.4.《后新时期的音乐批评》

2.按照历史事件忠实纪录史实

2.1.《建国初期的音乐批评事件》

2.2.《“文革”时期的音乐批评事件》

2.3.《新时期的音乐批评事件》

2.4.《后新时期的音乐批评事件》

3.按照批评人物记载历史活动

3.1.《建国初期的音乐批评家》

3.2.《“文革”时期的音乐批评家》

3.3.《新时期的音乐批评家》

3.4.《后新时期的音乐批评家》

4.按照理论元素凝练研究内容:

4.1.《建国初期的音乐批评理论》

4.2.《“文革”时期的音乐批评理论》

4.3.《新时期的音乐批评理论》

4.4.《后新时期的音乐批评理论》

第二,《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的核心观点:

笔者经过对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历史史料、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长期研究,认识到:当代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历史,“从本质上看,就是音乐创作、表演、研究实践与音乐批评实践互动的历史” 。因此,音乐批评是中国音乐历史进程的“驱动器”,是人类音乐实践活动的“磨刀石”,是社会音乐理论研究的“训导师”,是民众音乐欣赏活动的“导航员”。所以,对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历史展开专门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当代中国音乐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打开这些问题的“黑匣子”、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均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第三,《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史》的创新点:

1.批评定义的“宽泛性”有机运用

如果按照传统的音乐批评定义(要求的“独立性”、“创新性”等文化质素),在“文革”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就不能找到音乐批评文献。因此,突破已有的有关于音乐批评文本应当具备的“独立性”、“创新性”的定义,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研究中,尤为重要(如果以“对社会现实音乐生活产生影响力”这个标准来遴选音乐批评的历史文献,“文革”时期的“两报一刊”社论、“写作组”时评、政客、领导人的讲话等均能列入音乐批评的文献范围之内)。

2.批评人物“客串性”问题的化解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与现实国情,在当代中国可能难以找到一位职业的音乐批评家(即依靠音乐批评的撰稿收入安身立命的职业化音乐批评者),绝大多数的音乐批评从业者均为各类特定工作岗位与音乐艺术院校教师、媒体专职(或兼职)记者、艺术研究机构的专门研究人员、社会爱乐人士等。这就需要我们从这些“客串”音乐批评的社会群体中,发掘研究对象、遴选批评文献,进而研究批评文本与批评实践(事件)。

3.文献信息“多元性”的深入筛选

由于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国情原因,音乐批评文献的学术信息内容的“多元性”问题是其文本形态的一个基本特征。如果按照“狭义”的音乐批评概念定义 遴选音乐批评文献的话,就只能得到少量较为单纯的音乐会现场乐评文献。除此之外,绝大多数的音乐批评文献是以“一体化”、“多元性”的形态,与音乐史学、美学、形态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内容“混生”在一起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收集、整理音乐批评文献的时候,对之作出大量的文献内涵解读、遴选、提取与分析的案头工作。

4.批评媒体“全面性”的全面梳理

在立足传统平面媒体发掘音乐批评文献的同时,还应当将当下盛行的网络电子虚拟媒体信息的发掘纳入进来。从中遴选批评文献、发现批评事件与批评人物。在资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全面、深入、海量地收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批评文献,是本研究必须要作出的观念转型。只有由传统的期刊、报纸、书籍等平面媒体,扩大到现代的数字虚拟网络媒体,我们的研究才能真正成为“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的“历史研究”。这是因为:当下音乐批评的话语,绝大多数是以虚拟的网络媒体承载着的。

责任编辑:李姝

主要参考文献:

[1]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2]明言.音乐批评学[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3]冯长春.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2007年10月第1版.

[4]居其宏、乔邦利.改革开放与新时期音乐思潮[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北京)2008年3月第1版.

[5]明言.百年奏鸣——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黄钟,2004(4).

[7]明言.世纪交响——中国新音乐百年奏鸣如是说[J].人民音乐,2007(10).

[8]明言.纪录百年批评 驱动世纪音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1).

[9]明言.透过文本看人物——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人物鸟瞰[J].音乐探索,2009(2).

猜你喜欢

当代中国
论当代中国文化格局的优化路径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反思当代中国哲学的精神构建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山水精神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人格精神塑造
浅析当代中国中学德育的风险和建设对策
当代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情感在视觉图像中的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