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蔚:守国画之本,创“极写实工笔人物画”
2012-04-29刘莉
刘莉
走进李乃蔚位于武汉画院的画室,挂在墙上的工笔和水墨画板各占半壁江山。他的画案一角,放着与前辈的通信,熟宣上书写的小楷沉逸朴厚。这位在绘画上一直坚持传统的材料、技法和理念的工笔人物画家,在生活中也如出一辙,坚持手书、鲜听西方音乐,喜爱传统。
17岁凭一套连环画参加全国美展而引起关注,而立之年却毅然创新。画家钟孺乾先生论及李乃蔚对中国美术的贡献,说:“他创造了一个类型——极写实工笔人物画。”不惑之年以《山菊》破茧,一举夺得“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览”银奖(当时的最高奖),《银锁》再冲高峰,获得“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至此,李乃蔚在中国画界占有了一席之地。
连环画家改画工笔人物
连环画处女作《乌兰的歌》,让少年李乃蔚闪闪发光,藉此作品,中学时代的他就被推荐参加1975年的“全国年画·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而后,连环画在很长时间内成为他的一个标签,它让李乃蔚在插队劳动时当上了相对轻松的“猪倌”,利用空余时间创作的《火红的战旗》让这个年轻人再次引起关注。
而后,又是连环画,使他特招进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后,做了8年连环画编辑、也画了8年连环画的李乃蔚总有一个心结打不开:如何做一名“真正”的画家?
1986年,从出版社调至武汉画院工作,创始院长中流先生问他,创作方向在哪儿?李乃蔚坦言西方油画讲求尽力写实,想用中国画也做些尝试。中流提醒李乃蔚,国画材料、宣纸、墨、颜料,老祖宗创造发明的物什并非都用来写实的。
忐忑中,他开始工笔人物画的探索。当时,半层楼常常只有李乃蔚一个人。友人调侃他:你这里,凋蔽之所,骇人得很。十年磨砺,1997年,李乃蔚的《山菊》与一同参展,早已声名在外的何家英的《桑露》取得并列银奖,当届金奖空缺。评委们分成两派,各执一词,争至夜半。也因为这场争执,李乃蔚在中国画界渐露头角。
从材料到技法,全部“中国制造”
1999年,《银锁》又获得了“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获奖作品随后赴日韩展出,日本当地选用了《银锁》作为展览海报。日本本土画家用手去摸画面,研究究竟是不是纸本?是不是中国画颜料?有人甚至怀疑是水粉画、丙烯画。这件事让李乃蔚从此确定,恪守本土的技法、材料。在此之上,再讲创新、推进。
中国画强调用线,一根线下来,浓淡干湿,哪里该重,哪里该转折,有明确的章法。西方的油画用色受环境色影响,李乃蔚的作品中展示的是固有色。西方画讲究光影,李乃蔚用的是“凹和凸”。
“我从来没有脱离过中国画的技法和材料,以及把握整个画面的中国画味道,脱离了这些就不是中国画了。”
在极写实的路上,李乃蔚是在“用命画画”。因为他的作品中的人物、道具多采用1:1的比例,所以速度最快的一幅作品要花半年时间,最慢的《红莲》,耗去四年时间,光是红衣服就染了一百多遍,“用工笔淡彩的方法画出工笔重彩的效果”。
向全国推出“武汉画派”
2010年8月,李乃蔚出任武汉画院院长,当时,李乃蔚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武汉画院的画家集体推出去,举办一次武汉画院院展。“画家需要通过自己的作品价值在学术圈获得定位,让社会及专业圈子对你有一个认识。”
办展意味着以前只专心画画的李乃蔚要在短时间联系中国美术界的各位权威人物。事后有人打趣他,“一个从未接触过行政工作的人,把事情干成了”。
对李乃蔚而言,这次画展的最大收获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陈醉老先生在研讨会上提出,“武汉画院这批作品称为武汉画派也未尝不可”,这是对武汉画院画家的高度评价和肯定。